效率取决于能力 能力来源于课堂

来源 :语文周报·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oveye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构建“双向三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双向三环节”中的“双向”是指课堂遵循教学过程的递进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教师和学生双边活动方向。通过教与学的互动,既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又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进而达到教学相长、双赢共好的教学效果。“三环节”是指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三个最基本的环节(自学—展示—达标)。
   第一环节是自学目标的生存和信息捕捉环节。第二环节重点是将学习目标引向深入。第三环节主要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测。而伴随课堂始终的是评价机制的适时运用,真正使学生在评价中矫正错误、落实目标、升华情感。
   2、实施“双向三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1)指导教师编写《导学案》。通过集体备课,个案选定等方式,让教师把握好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教学环节设置。
   (2)引导教师用好《导学案》。由学校“五学科”(语、数、外、品德、科学)课改工作组,签审《导学案》使用情况,做到在使用中落实,在使用中创新。
   (3)激励教师发展《导学案》。为了编好,用好,发展好《导学案》,我们坚持要求教师,做好一周一话题的“教学反思”或“教学体会”、“听课
   3、评价“双向三环节”课堂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坚持用评价的方式,落实课堂教学。并按照“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方向制定《课堂教学评价细则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定期评价。
   二、形成学习能力培养系列
   课堂教学的过程,也是学生能力培养的过程。就课堂教学而言,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大致从“听、说、读、写、展、研、评”七个方面去培养。当然,也存在学科差异。
   我校根据各个学科的《课程标准》要求,拟定出了不同年级段《学习力的培养训练系列表》。然后,在让每位教师围绕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拟定出了自己的小课题。还以低年级语文为例,教师们围绕“听、说、读、写、展、研、评”七种能力,拟定了“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倾听的能力”、“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写字的能力”、“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课堂评价能力”等课题。并在谷城县教育科学研究所申请立项。以课题攻关的形式,促使教师通过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从而实现课堂高效。
   三、发挥课堂评价效益
   为了增强活力,提高培养效率,教师在课堂中,要运用好评价手段,助推学生学习力的提高。
   1.拟定评价细则。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围绕 “如何激励学生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这一话题,让教师展开讨论。要使这些能力的训练得到很好的落实,学习小组的建立和评价机制的完善是关键。我们围绕“听、说、读、思、展、研、评”的能力培养要求,制定了各学科、各年级段《学习能力的评价细则》。让学生、教师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给学生评价、肯定,促使并激励他在小组中表现,在表现中提高,从而达到效率。一篇题为《课堂评价提升学生学习力》的成果刊载了《湖北教育》2013年第七期上。
  2、实施小组评价。
   一是建小组。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基本原则,对全班学生进行学习小组划分。依据本班学生学习优秀、良好、一般或较差的状况,合理分配小组。每个小组一般以六个学生为宜,最多不超过八人。
  二是建机制。每小组按学科设小组长、记录员、检查员、汇报员各一名。组内各个成员都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组内岗位职责原则上每周一轮换,组长一周一选举,一人最多连任两期。首任小组长可一月后轮换,以便培养好的习惯,内化相关规则。其他岗位职责成员,由小组长和课任教师联合置换。为了便于管理,小组内建有学习制度。
   在岗位职责轮换的同时,还要注意小组成员间的差异。对不能承担岗位职责的,要实施“一帮一”结对子的方式,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提高学习能力。
   三是量评比。对学生课堂上的学习表现,不能简单的运用“对”或者“错”、“棒”或者“差”来评价。要按照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求,制定出详细的“课堂评价标准”,在课堂上及时由教师或学生量化学生的学习表现。如在语文课堂上,评价学生的“听”的能力是按这样的标准来评价。按照“耐心听、听明白、能复述”三个指标去评价。“耐心听”的标准:注意力集中;别人发言边听边想;听完整,不随意打断或插嘴。“听明白”的标准:知道要求,了解内容;能够点评、补充或持续;善于总结,会表达。课堂中的表现由学习小组长按照“3”“2”“1”的等级给予记分。
其他文献
㈠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有关环境保护、赞美大自然的课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既要指导学生在读书中享受自然美,也应让他们明白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如《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一文描述的是罗布泊的今昔,表达了作者为罗布泊生态环境遭破坏而痛惜的心情,呼吁人类增强环保意识,增强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所以,在引导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时,你可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增强学生的环保
期刊
一、 古文学习是学生语文学习中重要一项,但是由于学生个体差异与我校学生的实际,可能更有难度。学生积累少,基础薄弱,知识面相对狭窄,为此预习在学生生活中就尤为重要。“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事先在头脑中有疑方能在后续学习中有问,从而在解疑过程中认知得以深化,这也就是为什么要预习的主要原因。   二、预习什么内容呢?这个问题也不是可以泛化的,学生程度不同,预习内容也应有所侧重,这也为后续学习中的交流
期刊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一至四单元要求学生反复诵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根据平时学生朗读课文存在的毛病:唱读、语句不连贯、句读停顿不恰当,教材要求与学生实际相去甚远,对学生朗读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   朗读的要求可概括为四点十六个字:读准字音、找准重音、正确断句、流畅自然。其中找准重音和正确断句是朗读的关键环节。   1、重音   说话和朗读时,把句子中的某些词语读得较重的现象,叫语句重音,它
期刊
一、中学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   文言文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最丰厚的载体,学生学习文言文,是中学生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窗口和起点。文言文是祖先留给我们宝贵财富。将这些珍宝传承下去,是我们全体语文老师肩负的使命和神圣职责,也是义不容辞的义务。所以,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文言文是必要的;对于老师而言,教授文言文是重要的。   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曾言:“今日学生所读中国书中,今人之著作太多,古人之著作太少。
期刊
学校教育受到社会、家庭等方面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日益繁盛复杂,学校教育的难度也逐步上升。在教育教学中由于种种因素导致了一定数量的“后进生”的产生。在一般人心目中“后进生”似乎什么都差,是所谓的双差生,是“朽木不可雕”。那么作为班主任的我们,是不可能放弃这些所谓的差生,不能使他们成为社会的负担,而应正确地对待他们、帮助他们、对他们努力做好转化工作,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人材。  
期刊
一、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   1、教师的教学现状   (1)作文教学只为考试服务,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应试"痕迹颇深,表现出严重的功利性,学生作文缺失个性,成为千篇一律的考试作文。    (2)作文教学过程中偏重于或局限于作文知识的传授和技巧的讲解,而忽视了对学生作文素养的提升。   (3)部分教师作文教学松散,没有预先的全盘考虑,无系统写作计划,作文课上,随手拈来一个题目就让学生写,
期刊
“小徒弟资格赛现在开始”随着主持人的一声令下,小徒弟们便纷纷站起,等待着主持人的提问。   “小李:《岳阳楼记》的作者?出处?”“范仲淹,《范文正公集》”“过关”   “小张:翻译‘樯倾楫摧’的含义”“桅杆倒下,船桨折断”“过关”   “小王:‘初极狭’的下一句?”“复行数十步”“错,应是‘才通人’,没过”   ……   这是小徒弟资格赛时的情景,通过初步选拔,最终选出九个小徒弟进入下一
期刊
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夸美纽斯的这句话隐含了课堂语言的重要性。教师课堂语言的评价艺术,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工作的成败,同时也对学生素质的提高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课堂上教师的评价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   语文教学的评估要符合语文学科的特点,遵循语文学科自身的规律。所以,在教学中适时地、正确地运用评价语言,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全面提高课堂教
期刊
一、激发兴趣,让孩子渴望阅读   “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阅读的意义,在今天已被广泛地达成了共识。而在儿童阅读中,兴趣的培养是最重要的前提。阅读由兴趣起步,并将在兴趣的引导下,一路盎然下去。经常带中高年级的老师会有这样一些感触:尽管在教学中把学生的阅读兴趣、习惯的培养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但要让大部分学生热爱读书却非常困难,更可怕的是这种与书疏离的状况有可能伴随他们一生。所以作为
期刊
班主任对于学生的成长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回顾自己的20多年小学班主任工作生涯,我对此颇有体会,并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班主任管理的经验。   一、爱是教育的灵魂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曾经说过:“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唯有对学生倾注发自内心的爱,教师才能不负“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美誉。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说他爱自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