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标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仅专业学识要较为丰富,而且还要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争取成为一个学者型教师。是否善于对教学问题进行反思,已成为衡量优秀教师的主要标准之一。
【关键词】新课改 教学反思
新课改下的英语教学反思,不是对英语教学活动一般性的回顾或者是重复,而应该是教师置身于整体的英语教学情境中, 从更宽广的社会实践、情感价值观及教育层面激发自我意识的觉醒。对新课改形势下的英语教学反思,我觉得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反思教学观念
新课改之前,教师的教育观念往往是在被动条件下形成的,没有教师的实践反思,往往只是简单的重复照抄,效果很不理想。面对新教材,首先思想观念要转变,有了新的观念才能接受新事物。有必要进行新课程理念学习,积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反思,在深层次上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并用它来指导教学实践。英语新课程标准不仅对英语知识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符合实际的要求,同时也对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提出了具体、可操作性强的目标。“培养学生必备的英语素养”是高中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英语观。所以教师要进行有效的反思,立足课堂超越课堂。
二、反思教学方法
1.教师要角色改变。
新课标下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把“课堂”变“学堂”。在“交流—互动”的教学中,学生的动是以教师的启动为基础的。师退生进。外语作为一门工具语言,其实践性非常强。要使学生掌握听、说、读、写、译的技能,必须要让学生参加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以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全面提高。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不断反思,以免无意识地回到“一言堂”或课堂的主宰角色上去。
2.学生要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讨论是“交流—互动”的主体。英语教师应改变过去领着学生分析课文的传统模式,而是通过设计一项任务或问题,让学生在一种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根据优中差生的比例,每个小组由8人组成,通过小组互帮,我们想努力达到以下几点:一是实现兵教兵的帮教作用;二是共同交流讨论解疑纠错;三是做到小组内自查和互查的检查;四是对上课精力不集中的约束功能。学生自行讨论,组内同学相互学习,团结协助,共同达到学习的目标。
三、反思教学设计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时会发觉实际教学效果与教师预期的效果有很大差异,课后认真想想,原因在于进行教学设计时忽视了对教学实践的反思,也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适合,不断思考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并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四、反思教学过程
第一,新课程标准提倡“探究式学习”,这种学习模式能提供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同时探究式学习模式对教师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有较高的教学素质和研究能力,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优秀的教学设计方案,能随时调控学生的学习障碍,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能作出正确的评价。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必须从多方面充实、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校内外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从而使教学活动处于活跃积极的状态。
第二,教学过程中,看学生动的如何。学生个别在动,还是全体在动?是主动在动还是被驱使在动?动有三看,听声音、评动作、看表情。好教育其实就写在脸上,盛在眼中,种在心里。一节好课,要从三个维度来评价,课堂氛围、参与人次、学习效益。所以,教師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了解课堂的目标达成情况。
五、反思教学课后
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课堂学习,还要通过课后学生作业获取教学反馈的信息。我们常常会发现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教学内容和习题,在考试时学生还是做不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知识的获得不是学生自己学会的,而是老师教会的,所以我们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本身更重要。
课后反思不仅使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更重要的是对教师自身总结、积累教学经验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虽然新课程下关于英语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英语教学反思对英语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英语教师实现自我发展有效途径,也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更会促使英语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的研究型、复合型、学者型教师。
(河南郑州市第七十四中学;450000)
【关键词】新课改 教学反思
新课改下的英语教学反思,不是对英语教学活动一般性的回顾或者是重复,而应该是教师置身于整体的英语教学情境中, 从更宽广的社会实践、情感价值观及教育层面激发自我意识的觉醒。对新课改形势下的英语教学反思,我觉得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反思教学观念
新课改之前,教师的教育观念往往是在被动条件下形成的,没有教师的实践反思,往往只是简单的重复照抄,效果很不理想。面对新教材,首先思想观念要转变,有了新的观念才能接受新事物。有必要进行新课程理念学习,积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反思,在深层次上促进教育观念的更新与转变,并用它来指导教学实践。英语新课程标准不仅对英语知识的教学提出了具体的、符合实际的要求,同时也对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力和方法的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提出了具体、可操作性强的目标。“培养学生必备的英语素养”是高中英语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我们的课堂教学必须更加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英语观。所以教师要进行有效的反思,立足课堂超越课堂。
二、反思教学方法
1.教师要角色改变。
新课标下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把“课堂”变“学堂”。在“交流—互动”的教学中,学生的动是以教师的启动为基础的。师退生进。外语作为一门工具语言,其实践性非常强。要使学生掌握听、说、读、写、译的技能,必须要让学生参加大量的语言实践活动,以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全面提高。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不断反思,以免无意识地回到“一言堂”或课堂的主宰角色上去。
2.学生要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讨论是“交流—互动”的主体。英语教师应改变过去领着学生分析课文的传统模式,而是通过设计一项任务或问题,让学生在一种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与问题情境中,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根据优中差生的比例,每个小组由8人组成,通过小组互帮,我们想努力达到以下几点:一是实现兵教兵的帮教作用;二是共同交流讨论解疑纠错;三是做到小组内自查和互查的检查;四是对上课精力不集中的约束功能。学生自行讨论,组内同学相互学习,团结协助,共同达到学习的目标。
三、反思教学设计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时会发觉实际教学效果与教师预期的效果有很大差异,课后认真想想,原因在于进行教学设计时忽视了对教学实践的反思,也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应积极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是否适合,不断思考教学目的、教学工具、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并积极改进,从而优化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四、反思教学过程
第一,新课程标准提倡“探究式学习”,这种学习模式能提供给学生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和方式,同时探究式学习模式对教师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有较高的教学素质和研究能力,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优秀的教学设计方案,能随时调控学生的学习障碍,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能作出正确的评价。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必须从多方面充实、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校内外多种多样的课程资源,从而使教学活动处于活跃积极的状态。
第二,教学过程中,看学生动的如何。学生个别在动,还是全体在动?是主动在动还是被驱使在动?动有三看,听声音、评动作、看表情。好教育其实就写在脸上,盛在眼中,种在心里。一节好课,要从三个维度来评价,课堂氛围、参与人次、学习效益。所以,教師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了解课堂的目标达成情况。
五、反思教学课后
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课堂学习,还要通过课后学生作业获取教学反馈的信息。我们常常会发现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教学内容和习题,在考试时学生还是做不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知识的获得不是学生自己学会的,而是老师教会的,所以我们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本身更重要。
课后反思不仅使教师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更重要的是对教师自身总结、积累教学经验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虽然新课程下关于英语教师教学反思的研究,目前还是个新课题。许多的反思问题都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索。但英语教学反思对英语教师的成长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是英语教师实现自我发展有效途径,也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新的尝试,更会促使英语教师成长为新时期的研究型、复合型、学者型教师。
(河南郑州市第七十四中学;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