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日灼病发生机理研究进展

来源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shaoqiao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灼病是葡萄生产中一种严重的生理病害.强烈光线直接照射、紫外线辐射以及高气温等因素的协同作用是日灼病发生的主要原因,空气湿度、风速、土壤水分等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或加剧日灼症状,受到这些胁迫后,浆果会运转如抗氧化酶系统、合成热休克蛋白等一系列机制来保持自身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但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剧或胁迫时间的增长,这些机制终会变得低效,最终导致日灼症状的出现.近年来,随着极端高温和干旱天气的频繁出现,日灼病时常发生,严重影响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对此,本文对葡萄果实日灼病的发病机理、果实自身的抗氧化机制以及防控技术进行综述,为葡萄果实日灼病防控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维多利亚\'葡萄果粒大、果形美、果肉硬脆、甘甜可口,是最适宜设施促早栽培的优良葡萄品种之一.自引进日照以来,通过多年试验调查,探索出更新修剪、打破休眠、温湿度调控、合理负载、水肥减量增效、绿色防控等标准化栽培技术.在保证产量和品质的同时,果品能在4月中旬成熟,比露地栽培提早100 d上市.销售价格提高至15~20元/千克,种植效益约为4万元/667m2.
目的:比较浸润法与直接法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icity,SWE)测量正常人跟腱平均弹性值(mean elasticity value,Emean)的可重复性,分析影响SWE测量的外部因素,为使用SWE评价跟腱提供更优选的方法.方法:在56例正常成人右足跟腱同一位置处,由2名从事弹性成像5年以上的高年资超声医生及1名弹性成像初学者超声医生,分别使用浸润法、直接法2种方法测量跟腱Emean,每位测试者在不同时间点测量2次,分别比较高年资医生使用浸润法SWE与直接法SWE测量跟腱
为了更有效地管控安全风险,提出并建立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体系、工作机制,创建了基于移动互联技术的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多源风险信息融合管控平台,提出了盾构施工实时监控自动预警机制,研发了基坑隧道工程安全风险预警测判方法等.通过技术及管理创新,提升了信息采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提高了风险处置效率,降低了安全风险管理的难度.实施13年来的情况表明,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取得了良好效果,基本达到了“三杜绝,一减少”的安全管理目标.最后,对安全风险智能化管理进行了展望.
为了明确不同施肥配比对葡萄叶片生长发育及养分含量的影响,以4年生\'黑比诺\'(Pinot Noir)为试材,在不同配比施肥处理后对葡萄叶片各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5最有利于生长初期(6月1日)叶面积的增加,比对照高出98.6%;T2和T6促进叶绿素含量的增加,最高可比对照高32.2%;T6叶片干物质积累量最高,高出对照17.1%;各施肥组合均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叶片中氮、磷、钾、镁的含量,T2和T6氮元素含量最高,分别比对照高86.9%和78.6%.运用隶属函数分析得出,T6处理是促进\'黑
隧道智能建造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隧道修建技术与智能装备深度融合形成的隧道建造新模式,是我国山岭隧道修建技术的发展方向.为适应行业发展趋势,探索适合我国高速铁路隧道的智能建造新模式,依托郑万高铁湖北段隧道工程,在前期机械化、数字化科研成果基础上,综合利用机器学习方法、数据库技术、机器人自动控制技术、物联网技术等,研究总结形成围岩智能分级、设计参数智能优选、开挖及支护智能施工、智能建造协同管理等4大关键技术成果,初步构建高速铁路隧道智能建造技术体系,并进行现场实践应用,验证了该技术体系的适用性.
山东省郓城县栽植有400余hm2元宝枫A cer truncatum Bunge,由于管理粗放,林业害虫发生普遍,严重影响元宝枫的生长,降低其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本文介绍了元宝枫的主要常见虫害和发病规律,包括元宝枫细蛾Caloptilia dentata Liu et Yuan、黄刺蛾Monemaf lavescens Walker、黑蚱蝉Cryptotympana atrata(Fabricius)、桑褶翅尺蠖Phthonandria atrilineata Butler、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
\'新郁\'是晚熟的优质鲜食葡萄新品种,具有果穗美观、果肉较脆、酸甜可口、风味佳、贮运性等特点.该品种在云南干热河谷区引种栽培中,12月初发芽,1月下旬盛花期,5月中旬果实开始成熟,从萌芽到成熟需要155~160 d,栽植第二年产量为2000 kg/667m2.本文从引种地气候特征、栽培表现和枝蔓修剪、花果梳理、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控等方面总结了\'新郁\'葡萄在云南干热河谷区的关键技术,为该品种在云南干热河谷区的种植推广提供参考.
为应对不断变化的防水需求,接缝防水体系经过不断演化,产生了多种布置方式,但当前业内对各种布置形式的接缝防水体系尚未有统一的描述.为便于统一指代,调研分析国内各种盾构隧道管片接缝防水的发展过程,针对盾构隧道管片接缝防水体系特征提出代系划分方法,并详细阐述各代系的构造特征及主要适用范围,具体包括3代:采用单道三元乙丙橡胶密封垫的第1代接缝防水体系,以单道三元乙丙橡胶+遇水膨胀弹性体形成“一主一辅”的第2代接缝防水体系,以双道三元乙丙橡胶密封垫为主体的第3代接缝防水体系.最后,结合目前大型水下盾构隧道的建设需求
简要介绍中国铁路隧道建设发展概况,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铁路隧道建设取得的长足进步,在已建成运营的16798座(总长约19630 km)铁路隧道中,于近40年建成的就有12412座(总长约17621 km),占中国铁路隧道总长度的近90%.从隧道设计理论与方法、标准体系、支护结构体系、特殊岩土和不良地质隧道修建技术体系、风险管理体系、运营防灾疏散救援体系、隧道建造技术等方面总结中国铁路隧道取得的系列成就.通过列举标志性重点隧道工程,阐述中国铁路隧道不同时期的发展状况和技术特点.结合当前铁路隧道工程面临
隧道地下水防冻(融)和结构抗冻是寒区隧道技术的关键,其中地下水防冻(融)是核心,结构抗冻是重点.通过结合地理位置以及寒区既有交通隧道的抗防冻技术和出现的冻害情况,提出高纬度寒区和高海拔寒区的设计分区方法;对比分析寒区公路和铁路等隧道相关技术标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寒区隧道抗防冻措施的优化方向;并结合实测运营铁路隧道洞内纵向温度场,分析寒区隧道抗防冻设计的主导因素.结果表明:1)高纬度寒区和高海拔寒区,可按最冷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气温,分别划分为5个设计分区;2)寒区隧道抗防冻关键是围绕隧道构建保温排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