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灵活解题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10938154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反比例函数具有下列特征:
  1.反比例函数定义:一般地,形如 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是比例系数. 等价形式:
  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它有两个个分支,可用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3.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性质:
  ⑴当 >0时,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
  ⑵当 <0时,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 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4.∣ ∣ 越大,图象越远离坐标原点;∣ ∣越小,图象越接近坐标原点.
  5.k的几何意义: .
  6.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既是中心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直线 y=x和y=-x.对称中心是:坐标原点.
  7.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可通过待定系数法求出 值,即可确定.
  灵活利用这些特征,可以解决下列问题.
  一﹑利用一个点在图象上,求函数的关系式
  例1 已知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经过点(4,1) . 求这个反比例函数的关系式.
  点拨 如果一个点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只要将点带入,就可以求出k了.
  解 ∵点(4,1)在 图象上,
  二﹑利用函数的增减性比较大小
  例2 若点A(-3,y1)、B(-2,y2)、C(1,y3)在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上,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点拨 如果这一题认为A、B、C三点的横坐标在增大,所以纵坐标在减小,就会选到错误的答案.这里可以通过解析式求出y1、y2、y3三个数的值来比较大小,也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方法在图形上大概描出三个的位置,来判断它们纵坐标的大小,特别注意A、B两点在第三象限,C点在第一象限.
  解:由图象可知, 选C.
  例3 已知点A(x1,y1),B(x2,y2)是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上的两点,若x1<0  点拨 这里不能求出x1、y1、 x2、y2的值,但是可以用特殊值法,假设x1为某一个负数(例如-1),x2为一个正数(例如2),求出纵坐标就可以比较大小了.这里还可以根据图象,大致描出A、B两个点的位置,A点在第二象限,B点在第四象限,得出y2<0  例4 如图:点A在双曲线 上,AB⊥x轴于B,且△AOB的面积S△AOB=2,则k=______.
  点拨 点A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AOB为对应的矩形面积的一半,所以对应矩形的面积为4,由 的几何意义知,∣ ∣=4,在根据图象分布的象限求出 .
  例5 如图,点A在双曲线 上,点B在双曲线 上,且AB∥x轴,C、D在x轴上,若四边形ABCD为矩形,则它的面积为 .
  点拨 本题考察了两个反比例函数,作如图所示的辅助线,可以得出
  矩形ABCD面积= .
  解 矩形ABCD面积=3-1=2.
  四﹑利用反比例函数的对称性
  例6 如图,直线y=k1x与双曲线 相交于点A、B若点A的坐标为(-2,3),则点B的坐标为_________.
  点拨 反比例函数关于原点中心对称,A、B两点的横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
  解 点B的坐标为(2,-3)
  例7 如图,直线y=kx(k>0)与双曲线 相交于P(x1,y1),Q(x2,y2)
  两点,则2 x1 y2-7 x2 y1=________。
  点拨 反比例函数关于原点中心对称,A、B两点的横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
  例4:如图,反比例函数与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过点A作AC⊥x轴于点C.若△ABC的面积是4,则这个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____________.
  点拨 这里由A、B两点关于O点中心对称,可得△AOC和△BOC以
  OC为底边上的高相等,所以S△ABC=k,可得k=4。
  解
  五﹑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题
  例6 如图,一次函数y1=kx+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 (m≠0)的图象交于A(2,0.5)、
  点拨 这里需要用到数形结合的方法,当直线在曲线对应位置的上方时y1>y2,过A,B,画y轴平行的直线,连y轴把图象分成四个部分来观察,其中满足要求的应该有两个部分。
其他文献
摘要: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切实将教师的引领、指导、协助、参与作用发挥好,加强教学互动.本文就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互动问题展开探讨,提出要切实落实新课改理念,牢固树立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积极引入更为优质的课堂提问,增强课堂互动魅力;紧密结合高中物理的实验性特点,丰富课堂互动内容;积极紧贴兴趣这一教学基点,激发课堂互动动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多元互动
期刊
实行新课程标准以来,数学课堂越来越突出以学生为主体。而课堂中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是备课和教学中对所教内容的最重要、最整体性认识的反映。如何以学生为主体落实好三维目标,加强对目标内容的认识和合理表述,使其认识得以实现,这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十分有益,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下面结合我在上《向量的概念及表示》这一课时的一个教学片断,来谈谈我对这节课中三维目标的实施的理解。  【教学片段】讲解平
期刊
一、高考要求  直线是最简单的几何图形,是解析几何最基础的部分,本章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直线方程的各种形式以及两直线平行、垂直、重合的判定都是解析几何重要的基础内容 应达到熟练掌握、灵活运用的程度,线性规划是直线方程一个方面的应用,属教材新增内容,高考中单纯的直线方程问题不难,但将直线方程与其他知识综合的问题是学生比较棘手的  二、重难点归纳  1 对直线方程中的基本概念,要重点掌握好直线方程的
期刊
在高中电学实验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定值电阻选用问题。很多学生不知定值电阻的作用和选用定值电阻后对电路影响,对它的选用感到无从下手,因此,笔者对定值电阻在高中电学实验的教学作一总结。  一、保护电学仪器  在实验操作中,为了防止操作不当损坏仪器,往往加一定值电阻,保护仪器。同时,加一定值电阻后,不能影响测量要求。一般而言,对某仪器进行保护时,应当与其串联在一起。  例1 现有一电池,其电动势E约为9V
期刊
解析几何,顾名思义用代数的方法解决几何问题。我们在教学中或者在高考备考中往往过多重视代数方法,过多关注计算能力和技巧,忽略了集合本身特质,以至于走了弯路。  一、利用曲线定义解决复杂问题:  例1.一个动圆与 外切,同时与圆 内切(1)求此动圆圆心P的轨迹E的方程;(2)若点M是 上的动点,点F(1,0),求 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  (1)解:设P(x,y),F1(-1,0)由题意PF1-1
期刊
摘 要:教师通过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现数学的规律和解决问题,那么就要清楚情境创设的原则,做好情景创设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数学 课堂 教学情境  “数学问题情境”是指一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问题在学习活动中及其重要,好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欲望,使学生在发现与解决问题中探索学习,学会学习。《数学课程标
期刊
数学教学大纲指出“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这就是说数学的课堂教学不仅是数学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利用数学知识这个载体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思维的创新是思维品质的最高层次,只有多种品质协调一致发生作用才能有助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本人是一名初中数学教师,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和认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注重思维诱导,培养思维探索性  良好的思维习惯,主要体现在是否敢于思维
期刊
摘 要:化学实验是中学化学课程内容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知识的重要环节。化学实验在初中阶段化学学习中具有不可获缺的地位,化学教师如何发挥其主导地位就显得特别重要,本文从教师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明确实验特别重要,弄清实验原理方法掌握实验目的要领,精心设计化学实验细心选取实验器材,启迪学生思维碰撞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等方面谈谈搞好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关
期刊
关键词:组织着,引导者,合作者,自学,主体,主导,后进生,  摘 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组织着,引导者,合作者”。  课堂是学校进行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学生的在校时间80%在课堂里。新课程理念倡导: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着,引导者,合作者”。目前,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三大问题:一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太多,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二是学生的课外作业太多,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期刊
今年我们教研室初中数学组进行了一次课题研究,我们确定的主题是对初中数学教材课堂提问艺术的研究,我们选定的研究课例之一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菱形》,教学内容是菱形的概念以及菱形的性质,其教学目标是掌握菱形的概念及性质,并能运用菱形的性质进行简单计算,理解菱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能认识菱形的本质特征,并能用菱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