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高考化学复习题解题信息解读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uan8604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6-0080-02
  1.题目.(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 1—2合刊总365~366期2014年高考化学复习题精粹第九部分物质结构 17题)
  短周期的五种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C三种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是5;A、B两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C元素最外层电子数;B元素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是它的电子层数的2倍,A和C可以形成化合物CA3;B与D的原子序数之比为3:4,E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1。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由A、B两种元素组成的分子有多种,其中一种分子含有10个电子,写出其电子式__________。
  (2)甲、乙两种化合物,它们均由A、B、C、D四种元素组成,都既可以与盐酸反应又可以与氢氧化钠(NaOH)溶液反应,甲为无机盐,其化学式为_____,乙为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水解产物,且是同类物质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其结构简式为_____。
  (3)由A、C、E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C2A6E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属于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水,溶液呈酸性,水解原理与氯化铵类似。写出该化合物第一步水解的离子方程式_____。
  (4)胶态磁流体在医学上有重要的用途,而纳米材料级四氧化三铁(Fe3O4)是磁流体中的重要粒子,其制备过程可简单表示如下:
  ①将化合物CA3等物质的量的硫酸亚铁(FeSO4)、硫酸铁(Fe 2 (SO4) 3 )的混合溶液中,生成两种碱,写出该过程的总离子方程式_____。
  ②上述反应生成的两种碱继续作用,得到四氧化三铁(Fe3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解读
  (1)短周期的五种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该信息①指明了五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周期为前三周期;②指明了五种元素之间原子序数的关系为依次增大。
  本条信息属于显性已知条件,容易判读。
  (2)A、B、C三种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是5;该信息是一隐性信息,根据原子结构及周期表有关知识及信息(1),将其“翻译”为:
  ① A、B、C三种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之和是5,也就是它们的周期序数之和是5。②它们的周期序数分布可能为1、2、2,或1、1、3。如果是1、2、2,A、B、C三种元素可能是A=H或He(根据“A和C可以形成化合物CA3”的叙述及稀有气体一般无简单化合物组成,可将He从本题元素中排除); B、C则为第二周期的前后相邻的一组元素,如Li、Be或Be、B、或C、N或N、O等。
  (3)A、B两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C元素最外层电子数;B元素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是它的电子层数的2倍;
  该信息亦为隐性信息,因此,需要利用相关知识进行“翻译”
  ①对“B元素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是它的电子层数的2倍” 在周期序数分布可能为1、2、2 的前提下,将其“翻译”为:
  B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4,这样,B元素暂定为碳元素。综合考虑“1、1、3”的周期序数分布,则A、B分别为H和He,而依据He不存在简单化合物的考虑,排除该组组合。这样,B元素由暂定为碳元素,即可“转正”为确定为碳元素。
  (4)A和C可以形成化合物CA3;在A确定为H的情况下,能与H形成CA3的第二周期的元素是惟一的,即C元素为氮元素。
  (5)B与D的原子序数之比为3:4;建立简单比例式即可解得D元素为氧元素。
  (6)E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1;根据信息(1),E元素的位置应在氧元素之后的第二周期其它元素及第三周期元素,在此前提下,对这些元素进行排查,符合该条件的元素也是唯一的,该元素应为氯。
  3结语
  以本高考化学复习题分析为例,对信息量较大的题目,在进行条件解读时,注意已知条件有两种表述方式:一是显性表述,其中信息可从题目文字表明直接获得,如信息(1)。二是隐性信息,如信息(2)、(3)、(4)、(5)、(6),欲从中获得信息,需要其他相关知识作为基础,否则,是无法获得其中包含的重要、必需的信息。学生解题出现障碍,与基础、及知识的系统性缺乏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在教学中,应向学生说明,督促其注意基础知识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为深入学习、后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6-0075-01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高中物理新教材的广泛使用,物理教师在新教材的教学中遇到了一些新的课题。要求教师必须以《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为指导,及时转变角色,努力克服长期传统教学形成的弱点、转变原有的教学方式、确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和体会,认为在物理新教材的实施中教师要努力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