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研究中医药的思考与展望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byqjkwk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本文主要为了探讨中医学自身独特的思维特点和学科规律性,探究研究发展中医正确的思路方法,并且用中医的方法规律来进一步指导多学科的发展。方法:通过查阅大量医学典籍,分析其它学科研究中医方法与成果,来进一步的发现中医自身规律的独特性。结果:中医有其自身的规律性,是一门综合学科,现代的研究手段与方法存在有误区。结论:现代学科研究中医必须遵循中医自身的规律特点,把握其思维方法,才能更好的发现其内涵,并进一步的促进自身学科的发展。
  【关键词】 中医药多学科研究 中医现代化 中医思维
  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呈突飞猛进之势,机遇与挑战并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如何更好的回顾过去,把握现在,展望未来,抓住每个机会去发展,是每个人,每个学科,每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都在思考的问题。我们中医如何在保持自己的特色下,充分利用现代科技下的多学科知识,进一步发展自我,与时俱进,为自己注入新的活力,而现代化多学科怎样利用中医这个集大成者,来提升与突破自我,则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中医与生物学
  生物学特别是系统生物学同中医比就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它里面也有整体观的思想,我们所熟知的生物链,就和中医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类似,把人和自然看成是一个整体,整个生物链环环相扣,互为影响。中医强调整体,限于当时科技的限制,对局部微观特征的描述不足,生物学对微观描述比较详尽。它研究一个生物系统中的所有组成成分:基因、mRNA、蛋白质、代谢物等构成。以及在特定条件下如遗传、环境因素变化时分析组分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以整合多种信息为手段力图实现基因到细胞、组织、个体的各个层次的整合。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从基因—蛋白质—代谢整体调控网络探讨中医证候的物质基础,以阐明发病机理,研究新的诊断和治疗技术,从而引领医学进入预测化、预防化、动态化、个性化的时代[1]。
  3.2 中医与心理学
  中医虽然没有系统的论述心理学,但是我们中医的很多理论都是在说心理,《内经》的162个篇章中,论及医学心理学的占到90%以上[2],而且在防治疾病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可以说我们有自己的中医心理学。我们的心理学就是重视“神”的调摄,认为神是生命活动的总主宰,是养生防病的关键。而调神又以养心为首务,心神统领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中医心理学模式为自然、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
  现代心理学则是以人的大脑为生理基础,通过社会这个平台来论述人的行为性格,是社会—心理—社会的模式,同中医相比较注重后天环境对人的心理的影响及由此产生的结果,是人的功能应用,以此形成了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疗法”和“行为认知疗法”。现代心理学研究结合中医心理学以先天为本,以元神为调控系统的理论,发展出以元神系统为基础,以社会环境为背景下综合而成人的心理参照模式、人格参照模式[3]。我们以此为切入点制成的《五态性格测试》就为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界所接受,在诊治疾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3 中医与逻辑学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形式、思维规律的学科,它既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又是一门工具性学科,人们的思维方式正确与否,表达思想是否周密,是否有论证性,是否是必然性推理,都是通过逻辑学来衡量的[4]。中医学的继承与发展,关键是合理理解古代医者的思维方式,中医本身就有其特殊的逻辑。中医的取像比类就是以像为基本单位,进过取象、移像、比类过程,最终得出思维结果[5]!它是以某些事物存在时空相同,数类相等为时空前提的!逻辑学正是研究中医这种独特潜在的逻辑体系与方法来发现其深刻内涵的。通过对其语言逻辑的论证推理,让中医的言语行为更为大家所理解,也为逻辑学提供新的思路。
  3.4 中医与数学
  中医是通过四诊搜集资料作为论治疾病的依据,受医者和患者的影响,主观性很强,没有客观的量化指标。正是由于缺少客观统一的规范和标准,给中医的诊断和疗效评价造成很大困难。也导致临床分型的严重差异!因此建立客观标准用数据定量表述中医成为目前研究中医的前沿课题。模糊数学、统计学、信息学、流行病学都逐步引入“临床流行病学”力求对中医进行定量化,客观化,和标准化研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描述;采用相关因素赋分法及数理模型对中医证候进行量化辩证,对症状、体征等指标进行客观化量化[6]。如李联社教授制定出的症状评分诊断标准采用5级计分法并且根据主次症状在中医证候中所占比重不同而赋予分值,避免了主观成分的渗入!量化是寻求共性,中医则是个性化较强,我们应该使共性与个性结合,制定出共性基础上的个性化诊疗方案!
  结语
  天下之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学科在不断分化,又不断整合过程中呈现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是在不断的进化与发展。中医可以说是一个综合学科,那么多学科可以认为是分支学科,就是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中医,促进中医的与时俱进,也促进进一步的整合与提升。多学科更需要进一步的联合与交叉渗透,在遵循中医自身规律特点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去进一步研究发展中医,互相汲取营养,实现中医与现代学科的双腾飞!
  参考文献
  [1] 罗国安 梁琼麟 《中医药系统生物学发展及展望》 中国天然药物[J]2009.4(7):35-37
  [2]王蓓 杜文东 《中医心理学发展的现状与展望》[J]2005.2(6): 97-99
  [3] 刘家强 ,王米渠 《中医心理学与现代心理学的结合》 中华中医药学刊 [J]2008.3(26).: 530-531
  [4]孙超 ,孟庆刚 《逻辑学研究方法在中医领域中应用》 中华中医药学刊 [J]2014.9(32):2160-2163
  [5]王宏伟 《中医联想类比思维逻辑浅析》 内蒙古中医药 [J]2012.9(30):18-19
  [6]王瑞明《量化分析在中医证候诊断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中国中医药科技[J]2008.6(15):.489-490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分析和研究舒适护理对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4月创伤骨科手术患者108例,将其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舒适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小时、72小时疼痛评分相比较: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
期刊
【摘 要】 目的:研究并探讨舒适护理对于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效果影响,并分析其研究价值。方法:选取江苏省江阴市人民医院自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每组患者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给予舒适护理方法。比较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从统计结果可得,实验组患
期刊
【摘 要】 目的:针对健康体检护理应用于健康和亚健康人群中的效果总结。方法:选取2013年期间我院体检中心体检者100例,健康者、亚健康体验者各50例,另选择2014年期间对这批体检者进行再次体检,100例体检者均接受与2013年期间相同的体检项目。其中对所有调查对象于2014年均进行了人性化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全方位的护理干预后,在各项检查指标所花费的时间、患者满意度等方面比较,2014年体检
期刊
【摘 要】 血液透析是临床常见的血液净化技术,具有安全、有效的特点,但由于其质量技术的专业性、患者病情的危重性,仍然具有并发、感染、护理失误等相关风险。因此,护理人员应拥有良好的风险意识,对加强风险因素护理,以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临床护理 观察 分析  1 资料  选取本院血液透析中心 2012 年6 月 ~ 2013 年6月 100 例患者。  1.规律透析 3 个月以
期刊
【摘 要】 在中国,当提到政府的“计生工作”,用“闻虎色变”一词形容来大部分人的反映恰到好处,尤其是在幅员辽阔的农村,人们对计生工作极为反感,农村计生工作开展苦难重重。但是,追溯源头,不难发现,导致计生工作难以有效开展的主要原因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对计生工作不理解,再加上计生工作人员工作方式不当,更使得计生工作难以开展。本文就计生工作创新与宣传问题做简要分析,力求通过笔者努力,找到促进计生工作
期刊
【摘 要】 在我普外科品管圈活动中,发现患者静脉输液时红灯呼叫率最高,为了更好的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减少红灯呼叫次数,静脉输液过程中输液速度管理尤为重要  现状:科室共45张床,分为两个责任组,每位责任护士管床8张,负责患者的所有治疗、护理、健康教育等工作。  1 对象  1.1 将科室患者按两个责任组分为实验组、对照组(2015年1月——3月共270人、实验组150人 对照组120人)  2 方法
期刊
【摘 要】 目的:分析小微留置针穿刺失败的原因,探究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儿科门诊在2014年4月—2014年5月108例静脉输液小儿病例为本文研究对象,重点观察穿刺技术、穿刺部位及血管选择等方面,分析穿刺失败的原因。结果:留置针穿刺的原因在于护理人员穿刺及时、血管部位选择及患儿血管条件等相关。结论:统计分析出各种影响小儿输液外渗的原因,同时对留置针穿刺失败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从而有效
期刊
【摘 要】 目的:本文从魂魄理论的角度分析梦游症的病因病机,来进一步阐述魂魄理论的科学性及其在精神神志病中的运用,方法:通过查阅大量中医典籍中关于魂魄的论述,对其内涵和外延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来进一步的发现其病机。结果;从魂魄的理论进一步分析了梦游症病机和病理,为治疗提供了更多的思路,结论:魂魄理论具有其科学性,并且在指导梦游等神志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魂魄理论 梦游症 七情五志 神志
期刊
海螵蛸又名乌贼骨,是临床常用的一味中药。作为一味收敛固涩药具有涩精止遗,制酸止痛的作用。历来本草把它归经为肝肾经如《本草纲目》:乌铡骨,厥阴血分药也,《本草经疏》:乌贼鱼骨,味咸,气微温,无毒,入足厥阴、少阴经。与之对应的作用主要为《本经》:主女子漏下赤白经汁,血闭,阴蚀肿痛,寒热癥瘕,无子。《药性论》:止妇人漏血,主耳聋。?《日华子本草》:疗血崩。?《纲目》:主女子血枯病,伤肝,唾血下血,治疟消
期刊
【摘 要】 目的:研究老年群体与青年群体的全身麻醉患者异丙酚的药代动力学以及血药浓度差异。方法:选取我院Ⅰ、Ⅱ级的择期手术患者3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成老年组和青年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异丙酚2mg/kg注射进行全身麻醉,在麻醉后的不同时间分布对患者进行静脉取血,分析两组患者的异丙酚浓度以及药代动力学。结果:异丙酚静脉注射10min内,老年组的血药浓度明显高于青年组,P0.05;在药代动力学各个参数对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