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促进学生有效参与的策略研究

来源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小学生由于不具备足够的人生阅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处于发展阶段,很容易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与法治观念,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困惑,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实现全面发展。本文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为切入点,积极探索教学中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关键词】课堂教学;参与;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12-0173-02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是当代教育界颇为关注的话题,道德与法治教育对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快乐发展有重要作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多,需要教师反复实践,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培育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观念,为学生健康成长奠定基础。在道德与法制教学实践中,教师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调整,会严重限制课程价值的发挥。基于此,广大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致力于探索有效策略,全面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切实发挥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作用。
  一、创建生活化课堂,培育学生规则意识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和现实生活息息相关,道德与法治和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其他学科不同,道德与法治需紧紧围绕现实生活开展教学活动。换言之,道德与法治教育源自生活,需回归生活。教师应按照新课标要求,以小学生生活为基础,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逐步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活动[1]。
  (一)增强体验,回顾生活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有很多内容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實际,积极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故事。如在教学“挑战第一次”时,笔者就邀请学生仔细回忆自己的诸多“第一次”经历,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在生活实际中提取包含道德价值的内容。在课堂教学结束后,笔者还安排了规划未来生活的活动,学生的积极性异常高涨,纷纷发表创意和想法。再如教学“我们好好玩”时,这一单元分别设置了“健康游戏我常玩”“传统游戏我会玩”“我们有新玩法”“安全地玩”,为了迅速调动学生的兴趣,笔者积极搜索各种各样的小游戏,为学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游戏体验。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设置游戏时,还要注重融入学科知识,以促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中深入学习知识,既收获游戏的快乐,又收获知识。
  (二)模拟生活,体验生活
  小学道德与法治倡导向生活学习,其中既包含过去的生活、当下的生活,也包含未来的生活。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带领学生走进真实生活、模拟真正生活,确保学生进一步树立规则意识、道德意识、法律意识,进而“学以致用”。如在教学“我们不乱扔”时,为确保学生与教材知识产生共鸣,乐于参与实践活动,教师可以提前收集各种生活场景的图片、影视资料等,如菜市场、公园、公交车站的图片、视频等,通过播放影像资料及排练情景剧的方式,令学生真正“回归”现实生活,用真实案例激发学生的公德心,促使其改正各种不良习惯,更好地遵守规则秩序,养成良好习惯。
  二、创造活动化课堂,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认知
  小学道德与法治是活动性课程,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极为有限,很难对抽象的道德原则及法治观念知识产生深刻理解。对此,教师需采取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推进教学工作的落实。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讨论、现场调查、情景剧模拟、角色扮演、讲故事大赛等方式,令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如在教学“我们有新玩法”时,教师可以针对传统游戏设置新的玩法。在开展游戏活动时,全面考虑游戏条件、天气状况及学生身体状况等,鼓励学生在游戏中全面思考,学生只有全面思考、深入思考,才能领会游戏的要义。在游戏中,学生对所学知识会有新体会,进而逐步养成对道德、道义的敏感性。教师可将“金鸡独立”“亚洲蹲”等挑战项目作为游戏内容,让学生在游戏中培养坚持意识,通过不断坚持与努力,收获良好的游戏效果,进一步强化对学科知识的认知。
  三、打造开放性课堂,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目标强调的并不是知识与技能,而是培育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打造开放性课堂,可从多角度为课堂赋予活力。以“开放”的氛围为前提,迅速拓宽“开放性”实践渠道,在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的同时,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一)开放教学资源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应是开放的、生动的道德实践课堂。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不仅要巧妙应用课本知识,更要注重灵活调动自然资源、社会资源等,坚持“因地制宜”原则,挖掘各种各样的有价值的资源,进而引导学生真正走出课本,在实践中养成道德意识。如在教学“绿色小卫士”时,教师便可以通过多媒体视频向学生展示环保公益宣传片,通过“我为社会作贡献”等主题实践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中感受环保的意义,让学生学会通过一点一滴的小事为环保事业助力。
  (二)开放教学内容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具有综合性特点,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高度重视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如在教学“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调查、走访等方式实地调查现实生活中的环境污染现象,积极探讨如何有效避免污染环境的行为。之后,教师可开展“保护环境我有妙招”主题班会活动,请学生集思广益,使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深化。
  (三)开放教学空间
  突破传统教学方法,打破教学空间的束缚,带领学生真正走出课堂,走进工厂、田野、博物馆等,进一步感悟广阔的社会,在观察、实践中体会知识、品味生活,发现书本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如在教学“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艺术节,在地方艺术节中欣赏民间艺术,观赏以往未曾接触过的民间艺术形式,进而培育学生的观察兴趣、探索兴趣。   四、谨慎挑选典型案例,潜心优化问题设计
  在学习小学道德与法治知识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集中在道德与法治的素材。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案例教学法尤为有效,可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通过讲解、分析经典案例,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从案例中收获知识。在具体选择案例时,教师应保证相关案例具有时效性、典型性,可满足当下学生的认知需求、探索需求。因此,教师在讲解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时可引入社会热议话题,进一步满足学生的行为教育需求、思想教育需求,最终获得最佳教學效果。
  教师需在网络上积极搜集课堂教学素材,通过多媒体设备辅助课堂教学活动,定期为学生播放《今日说法》《焦点访谈》中涉及的经典法治案例。同时,教师应注重组织课堂讨论活动,通过巧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开展小组讨论,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到学生的问题兴奋点,刺激学生的探索欲,进而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与能力。
  五、有效丰富实践,提升知识的转化率
  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不可过于拘谨,评价也不能太过单一,应从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能力。因此,教师要突破限制,有效丰富教学实践。具体而言,可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有所感悟,实现对知识的理解和积累。如在教学“感恩”这部分内容时,可组织学生到附近的敬老院探望老人,为老人表演节目,陪老人聊天。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才能在生活中学会感恩。
  总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培养小学生基本道德与法治观念的重要课程,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能促使其养成健康的行为,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生活。由于该学科内容涉及的范围较广,广大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全面整合教学资源,通过生活化教学、实践化教学等方式促进学生参与,提高教学质量,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韩帆.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
  Research on the Strategies of Promoting Students’ Effective Particip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
  Xueli Lin
  (Shennei Central School of Anxi County, Quanzhou, Fujian, 362400)
  Abstract: The primary school period is an important stage of students’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re short of life experience, world outlook, view of life, opinion of values in the stage, and it is easy for them to be tempted by a variety of factors. The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in primary schools mainly cultivate students’ basic moral concepts, help students solve their life puzzles, develop good habits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primary school moral and rule of law classroom teaching, this paper actively explores how to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students’ participation in classroom teaching and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and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Key words: classroom teaching; participation; strategy
其他文献
【摘 要】英语单词教学既是英语教学的基础,也是英语教学的重点。英语单词的数量庞大,学生只有不断积累,才能增加词汇量,为后续的英语学习奠定基础。部分小学生在记忆英语单词时死记硬背,不仅记忆效率低下,记忆的速度以及准确率也不够高。部分学生也没有掌握正确的单词记忆方法,由于记忆单词的过程过于枯燥,所以对记忆英语单词产生抵触心理,难以主动记忆单词,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对此,教师应创新记忆单词的方法,引导学
期刊
【摘 要】语文是一门比较基础同时应用性比较强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少教一点,让学生多学一点,把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以及教学质量。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少教多学”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成为语文教师努力的方向。小学语文教师既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也要跟上时代步伐,创新优化课堂,打造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小学语文;少教多学;模式构
期刊
【摘 要】新课改的提出并逐步深入,使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得到转变,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各项素养。在小学阶段,语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对学生学习各门学科以及未来发展均有重要意义。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要教会学生掌握一些生字词,还应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意义进行阐述,分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
期刊
【摘 要】班主任是班级的直接管理者,是一个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工作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对一个班级的面貌,起着比一般教师更为重要的作用。一个班级的面貌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的工作质量。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耐心;爱心;亲和力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12-0169-02  班主任工作繁琐而辛苦,在小学阶段,
期刊
【摘 要】依托“互联网+”,教育技术信息化融合了视频、文字、图片等多种媒质,使语言文字兼备了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较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全新的多维感官体验,为其积极、深入地思考奠定了基础。在这一背景下,教育技术信息化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平台,有利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促进语文教学从教师单向教学向学生主动学习转变。  【关键词】互联网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教师可以通过阅读教学指导学生识记字词、学习语句表达,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难点,如教材编排不当、学生阅读接受能力较差、学生理解能力较弱等,教师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理念落后、忽略教师主导作用、无法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学方式单一等。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该采取转变教学方法、创设互
期刊
【摘 要】语音教学是小学英语的教学难点,学生对音标知识难以理解,缺乏领会与运用方法,导致语音模块成为学生知识体系中的薄弱环节。自然拼读强调字母音与形的综合,将语音、语境和语感结合,帮助学生习得语音方法,学会拼读词汇,加深对词汇的理解,提高词汇记忆效率。  【关键词】小学英语;语音教学;自然拼读法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1)12-015
期刊
【摘 要】构建平面、立体、装饰、写实、抽象、具象的美术作品,离不开线条的勾画,线条是美术创作的艺术语言,能够将美术作品中的美感和丰富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些都足以看出线条对美术创作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注重“线造型”的教学,“线造型”是学生创作美术作品的基础,学好“线造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能帮助学生把握绘画要领,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学生以后的美术创作打下坚实
期刊
【摘 要】课后作业是教师检验教学成果的重要方式,也是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前提下,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应注重作业设计的多样性与层次性,使语文作业更具趣味性,这样学生的创新思维才会得到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得以提升。本文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原则进行了分析探讨,从设计趣味性的作业,让学生乐于思考;设计多样化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设计有层次
期刊
【摘 要】在阅读课堂上,仿说对学生来说是张口就来。相较于仿写,仿说是一种更方便、快捷的语言表达形式,但仿说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也容易出现过多、过滥的情况。因此,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和口语表达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结合文本语境设计仿说训练,让学生在文本留白中仿说,在活化语言表达中仿说,在破译表达秘妙中仿说,通过仿说真正获得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仿说训练;小学语文;表达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