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董氏“三其穴”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复杂性肛瘘术后并发症:一项真实世界研究

来源 :中国针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na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电针董氏"三其穴"配合耳穴贴压治疗复杂性肛瘘术后并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18例复杂性肛瘘手术患者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接受电针双侧董氏"三其穴"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分为观察组(157例)和对照组(161例)。采用1︰1最邻近匹配法成功匹配125对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7、14天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第1、3天尿潴留发生率,手术前后肛肠动力学指标(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最低敏感量),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VAS评分方面:治疗方法与治疗时间存
其他文献
笔者运用针刺呼吸补法为主治疗感染后咳嗽30例,现报道如下.rn1 临床资料rn30例患者来自2019年3月至2019年12月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呼吸科咳嗽病专台及针灸科,其中男12例,女1
目的:观察艾灸治疗血瘀证斑块型银屑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比较艾灸与卡泊三醇软膏的疗效.方法:将80例血瘀证斑块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40例,脱落
温针灸,又名烧针灸、针柄灸,是指将针刺入穴位一定深度得气后,把艾炷或艾段固定于针柄上点燃,使艾灸产生的热力通过针体传导至穴位深部,以发挥针刺与艾灸的双重作用。笔者临床应用温针灸疗法时,发现其存在以下不足:①温针灸广泛适用于寒凝经脉和气血痹阻导致的各种寒证(实寒证、虚寒证)和痛证,但阴气偏盛及久病、虚病者,其气沉滞、运行困难,因而得气感较弱,且针感出现较慢[1],正如《灵枢·行针》曰:“其气沉而气往难,故数刺乃知也”;②患者在传统温针灸治疗过程中往往只感受到穴位局部及皮肤表面的热感,而
郑谅教授认为手术创伤致“瘀”停滞局部,使局部气血不畅、筋脉失养是术后面瘫的主要病机。采用小针刀治疗术后面瘫应注重审查术后面部的异常结构,以瘢痕为中心,选取针刀操作部位,剥离松解局部粘连。治疗时尽量选取细微的针刀,注意进针方向、松解幅度,频率以每周1次为宜。
目的:观察循经穴位拍打联合雷火灸对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上肢肌肉力量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40例脑卒中上肢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35例,脱落2例)、循经穴位拍打组(35例)、雷火灸组(35例,脱落2例)和常规组(35例)。常规组仅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在常规组基础上,循经穴位拍打组予循手阳明大肠经拍打,合谷、手三里、曲池、手五里和肩髃穴为重点穴位,每日1次,每次10 min;雷火灸组于患侧手三里穴、曲池穴及其周围区域行雷火灸治疗,每日施灸1次,每次15 min;联合组于循经穴位拍打结束后立即行雷火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治疗慢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60例慢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脱落1例)。观察组予“通督调神”针刺治疗,穴取百会、印堂、神庭等,隔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对照组予艾司唑仑片1 mg睡前口服,均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血清γ-氨基丁酸(GABA)及皮质醇(CORT)水平变化,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SQI睡眠质量、日间功能障碍评分,两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
目的:观察靳三针联合“通督调神”针刺对智力障碍患儿发育水平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智力障碍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脱落2例)和对照组(30例,脱落2例)。对照组予康复训练及常规针刺,均治疗30 min,每天1次,每周6次,共治疗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靳三针联合“通督调神”针刺,靳三针中四神针、智三针、脑三针及颞三针留针1 h,手智针、足智针留针30 min;“通督调神”针刺选取百会、神庭、水沟等穴,留针30 min,每天1次,每周6次,共治疗3个月。分
目的:比较芒针阴阳透刺法与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痉挛性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观察组采用芒针阴阳透刺法,穴取患侧阳陵泉透悬钟、曲池透温溜、环跳透风市、肩髃透曲池等;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穴取患侧内关、水沟、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肩髃等。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2周为一疗程,共计2个疗程。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改良肌张力Ashworth量表(MAS)评级、Fugl-Meyer肢体功能活动评定量表(FMA
目的:观察健脑安神法针刺治疗失眠的疗效及针刺前后磁共振成像的动态变化,为针刺治疗失眠提供神经影像学依据.方法:受试者58例,其中29例失眠患者为观察组,29例健康受试者为对
介绍盛灿若教授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特色临证经验.盛教授主张“针灸攻其外,汤药攻其内”,首创“面三针”和“颊内穴”,总结经验“对穴”“对药”,善用透刺针法,针药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