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3N,4SiC纳米复相陶瓷化学制备工艺研究

来源 :第三届全国溶胶-凝胶科学技术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ng_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湿化学方法,通过非均匀成核方式将烧结助剂Al<,2>O<,3>,Y<,2>O<,3>均匀包覆到纳米SiC及Si<,3>N<,4>颗粒表面.经烧结助剂表面包覆修饰后的SiC,Si<,3>N<,4>粉体表现出相似的胶体特性,其等电点IEP分别从pH=3.4,pH=4.4移至pH=8.6,pH=9.2.在pH=7.5时,被覆烧结助剂的SiC,Si<,3>N<,4>颗粒都具有较高的Zeta电位正值,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然后,通过胶态悬浮液混合,将纳米SiC均匀分散到Si<,3>N<,4>基体中.从而实现纳米复相陶瓷中各相的均匀混合.实验结果表明,用湿化学方法制备了Si<,3>N<,4>/SiC纳米复相陶瓷材料具有较均匀的显微结构、良好的烧结性能和力学性能.
其他文献
研究了W含量及预热温度对Ti-W-C体系燃烧合成产物相组成及粉末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体系W含量减少,或燃烧之前进行预热,通过提高体系的燃烧温度,其燃烧反应机制由扩散-固溶机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技术,研究了热循环对Cu-23.6Zn-4.47Al-0.23Mn-0.17Ni形状记忆合金中双可逆相变的影响,结果表明,X→M转变温度随热循环的进行而降低,而马氏体逆转变的温度几乎不
基于标准的等效电路模型,用介电的方法研究剪切模式压电驱动元件的性能.对于剪切模式压电驱动元件,电阻-频率曲线上呈现一个或几个响应频率.对应于响应频率,模量的实部(实部
采用Ti,Al和C元素粉末为反应物原料,通过燃烧合成法首次成功地制备出了单相三元碳化合物Ti2AlC1.x.实验结果表明:若以&#39;理想&#39;晶体结构化学式Ti2AlC化学计量比为起始反
采用射频辉光放电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RF-PCVD)法在聚碳酸酯(PC)表面沉积类金刚石(DLC)薄膜.研究了功率、气体浓度和沉积时间等条件对薄膜性能的影响,优化了工艺条件;用X射
本文分别用真空热压、H2S模式的化学气相沉积以及S模式的化学气相沉积3种工艺方法制备了红外透过性能良好的ZnS材料.比较了不同的工艺过程对ZnS显微结构的影响,并且分析了不同制备方法形成的缺陷对光学性能的影响.探讨了热等静压工艺改善光学性能的原因和机理.透过谱图的测试表明,S模式的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ZnS具有最高的可见光至远红外的透过率.对3种方法制备的ZnS分别进行了热等静压后处理,发现对材料
重点研究以Ba1-xSrxTiO3和(V1-xCrx)2O3为主要基体的双基体PTC热敏厚膜材料的相关特性.用(V1-xCrx)2O3取代价格昂贵的RuO2和银粉,不仅降低了室温电阻率,消除了非欧姆接触,同
通过XRD,SEM和PSA等微观分析手段,研究了冶金环境中腐蚀性液体介质的作用下混凝土材料的腐蚀机理,并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成的纳米微粒和聚合物共同作用研制成具有该腐蚀性介
采用薄带钎料粘贴在CoCrW预置层表面进行真空加热,实现了真空熔结制备涂层的新方法,对涂层的组织和抗微动磨损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涂层组织致密,涂层与基体和Ni基钎料与
采用国产钆制作Gd-Si-Ge合金,测量H-M曲线,计算磁熵变(-△Sm)判断其磁热效应.发现采用商业级钆配制合金时,由于杂质抑制了材料的一级相变,未发现巨磁热效应.经提纯后的钆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