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典诵读中渗透识字教学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ihuixin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G623.22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学生自主发展的前提条件。 湖北有一名五岁的小女孩就认识三千多个字,这个例子说明只要做得得法,低年级学生大量识字是可行的。在此同时,我们发现中国文学精髓——经典古诗文,它精悍,琅琅上口,语言优美,是学习中国文化的最好题材。让学生从小接受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以提高詩文素养已经被许多有识之士达成了共识。在诵读经典古诗文的同时,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认读汉字,这样既认识了汉字,又熟读了经典,这是一举两得的好方法。于是我们学校“新学校 新经典”课题组把这两项教学实验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在开展快速识字教学的同时进行经典诵读,相互促进,在相同的时间内收获两项成果,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家长和孩子们都付出了很多,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感悟,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利用《三字经》识字,体验识字乐趣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着“记字难、遗忘快、不会写字”的现象。原因有两点:一是因为小学生天生活泼好动,静不下心,坐不住;二是课本中大量的生字,识字任务重。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主动地识字,就要充分地运用国学经典进行辅助识字教学,因为“三字经”制作的光碟集图像、文字、声音、图片动画为一体。这样一来既可以充分刺激学生各种感官参与识字,又可以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识字效率。我在《识字3》一文的识字教学中,我结合课文内容,利用课前学生已诵读过的“三字经”,他们已经通过诵读《三字经》认识了大量的字。而《识字三》正好是《三字经》里面的内容,所以在识字教学时学生比较乐于学,兴趣浓厚。当我提问你认识了哪些字时,学生纷纷举手发言,课堂气氛活跃,识字效果很好。
  实践证明,利用诵读《三字经》让学生进行识字,为小朋友提供识字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欲望,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因为《三字经》好读易记,将识字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并赋予学生爱的教育,对学生今后的日常行为规范习惯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识字教学中,认字是很重要的,因为许多生字都是学生在诵读《三字经》时认识或巩固以前认识的字,而《三字经》又是小朋友非常喜欢的读本,三个字、三个字一起读,朗朗上口,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给识字过程带来了乐趣。这样使学生的识字量大增,这样在识字教学中学生已经在诵读《三字经》时认识了许多字,在头脑中已经有了印象,所以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容易接受,激发学生识字兴趣,体验识字的快乐。
  二、利用《弟子规》识字,收获识字快乐
  古人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语文识字教学中,单纯的识字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必须运用多种直观手段,创设形式多样的教学条件。为此,在诵读完《三字经》后,又相继开展了诵读《弟子规》。同样采用每天利用早读的十分钟时间让学生诵读《弟子规》,并要求学生每节课前三分钟诵读经典,每天的语文家庭作业我也布置学生回家诵读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引导学生在读中认字、在读中识字,在读中记字,在读中理解字义,在读中领悟做人的道理,提升了识字能力,收获识字的快乐。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经典教育,教给学生识字方法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从小大声诵读经典,养成每天坚持诵读经典,识字的好习惯,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认识一千多字,而且可以让学生自幼就敦厚好学、通达事理、孝敬长辈,可谓一举多得。
  三、利用古诗词诵读,提高识字兴趣
  古诗词是我国五千年灿烂文化中的瑰宝。在低年级进行古诗词诵读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可以让低年级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加深对祖国五千年文化的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其次,可以让孩子们接受优秀文学的熏陶,提高孩子们审美能力,丰富知识、启迪智慧、发展潜能。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古诗词诵读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孩子们识字的持久热情。
  例如教学《一去二三里》时,我们可以把古诗编成孩子们爱听的故事,如《一去二三里》: 一个小孩儿,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儿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得茂盛,小孩儿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儿,嘴里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耳丫上,把自己打扮得像个迎春小喜神儿。他刚要动手,妈妈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歇脚的人就不能看景了。” 小孩儿听了妈妈的话,就缩回了手。后来,花越开越多,数也数不过来了,此地就变成一座大花园……
  孩子们听得入迷。在背诵时,孩子们兴趣盎然,很快就把诗背了下来,并默写出来,每个字都写得那么工整,漂亮。引导孩子们在诵读中识字,孩子兴趣高,识字的效果也很好。
  四、充分利用课本以外的教育资源进行识字
  识字教学需要课本,但仅靠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把教材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广告牌,商标、报刊,商品包装物,还有各种杂志,这些都可以成为小学生识字的最好材料,让他们收集起来,并杂抄在本子上。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爸爸妈妈或者查字典读一读,并记住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收集整理等等,这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老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积极地参与识字教学,鼓励学生想象、实践,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发现兴趣的热土。
  在儿童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最具有智慧性和文学性的经典读本,并通过诵读大量的古代文化经典,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们自幼陶冶高雅情趣,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特别是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渗透识字教学,并采用形式多样的识字方法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就可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识字,从中获得识字的快乐,进而提高孩子们识记字的效率,巩固了所学的生字词。此举可谓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经典诵读,大量识字的教学实验模式给老师们和孩子们一个更好的平台,既提高了学校教学质量,又不增加孩子的学习负担。我们肩负着对孩子进行基础教育、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及更多方面的职责,只有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才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更好!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篇分析理论引入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对英语阅读语篇知识的掌握效率,帮助学生形成系统性的语篇知识框架,这样可以快速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主要针对语篇分析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相关应用进行分析和探究,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应用建议,从而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语篇分析理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应用建议  G63
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旨在用控制论的原理剖析课堂信息交流的规律,促使学生多层次、多侧面地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渗透数学审美观点,激发学生的反思意识,而具有反思性的课堂教
初中数学如何才能实现高效化教学?在笔者看来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回答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如何才愿意自主参与数学学习.在笔者看来,只有学生愿意学习,课上学生才
设计有效的问题题组能促进学生对知识体系的自主建构,提升学习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引领学生智慧地探索学习内容.通过设计导学型、探究型、关联型、归纳型问题题组引发自主学习
摘要:随着新课标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语文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越来越多的高中语文教师倾向于用全新的教学方法,以促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高中语文传统教学理念,使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面临极大的挑战,同时也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实现教学目标。尤
本文首先分析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过度教学”现象,接着提出了相应的矫正措施,旨在提出过度教学对学生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在教学中应该避免过度教学的情况出
目的探讨危重病人肺部二重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防治对策。方法对APACHEⅡ评分>12分的326例危重病人中发生肺部二重感染的21例患者进行相关危险因素的统计分析。结果原发病严重、
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的调节课堂氛围,发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有助于教师更好的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然后依据学生的情况做对应的教学指导.要充的理解小
摘要:学生是教育的主体,需要教师从人文的高度对其加以关照,更需要洋溢人性之美的课堂教育对其加以引導,唯有此才能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价值取向。语文学科是一门具有浓郁人文特色的课程,需要我们应把此理念运用到语文教学实践中。本文将从尊重、重视、发掘、引导四个维度探讨如何提升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人文关怀,以期对提升学生人文关怀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渗透;人文关怀  G633.3 
胡锦涛总书记曾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于人才,尤其是创新型科技人才.”那如何利用课堂内外有限的时间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呢?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和探索.课堂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