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学生小课题研究的组织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3959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课题研究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受到学生、老师和家长的欢迎。但是,许多学校认为这种学习方法好是好,就是平时课太多,没有时间实施。就在大多数学校喊困难的时候,有的学校卻在思考:为什么不把寒暑假利用起来哩?不仅思考并且行动起来,例如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就已经坚持五个寒暑假,改变低效的假期作业方式,组织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近几年的媒体也时不时介绍一些学校在这方面的改革尝试。这些开始做的学校,其经验各有特色;这里面有不少值得学习之处,如:重视培训、重视研究过程指导和重视展示环节等,主要做法是——
  一、培训的组织
  假期小课题研究,为什么做,做什么,怎样做?需要经过培训才能明白。
  (一)培训的对象
  首先是全体学生,还有他们的家长;因为假期孩子主要生活在家里,家长要知道孩子做什么,如何给予支持。而关键是培训教师。全班的活动,是要由老师去布置、去落实的;老师清楚了,事情才好做。
  一般人认为,低年级同学不可能做课题,事实不是。低年级同学,相对时间宽裕,尤其是家长特别愿意让学生参加活动。因此,在低年级开展亲子小课题研究是可行的,关键是对家长要进行培训。
  (二)培训的内容
  第一,价值认识。假期小课题研究的价值至少有:(1)能满足中小学生爱
  探究的心理需求;(2)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能推动教学方式的改革,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教育差距;(4)为培养国家需要的大批的创新人才奠基。教师、学生及家长,认识到假期小课题研究的价值,就能积极去做。
  第二、课题选择。常言道,选题好,等于成功了一半。对中小学生来说,最主要是回答“你最想做什么课题,是不是有条件做?”指导学生不要想到一个题目就定下来,而是想出三四个题目,做点比较,再从中确定一个。就中小学生而言,提倡做调查类、实验类的课题。这些课题有利于动脑动手,假期相对也有时间做。
  第三、课题设计。为帮助同学做好课题设计,学校会制定简单的“课题申报表”,主要栏目有:申报人姓名班级、指导人、课题名称、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步骤(时间安排)、研究条件、成果形式等。老师或家长要帮助学生把表认真填好;有了蓝图,研究就好开展了。
  第四、研究方法。研究方法要考虑研究内容,通常会用到调查法、实验法及文献研究法。说到文献研究法,注意引导学生探究一个问题,要依据不同的材料,学会从不同的材料做出判断,而不是见到资料照抄不误。另外就是要养成“注明出处”的好习惯,将资料来源准确无误地标注出来。
  (三)培训的方法
  一般是先培训教师,然后学生和家长可同时培训。一些学校是安排科学老师做培训教师,分年级做培训,让同学们明白研究的要求和流程。培训中有互动交流,对不清楚处欢迎提问。最好能找到已经做过小课题的并能说出道道的学生和家长现身说法,典型引路,这样效果更好。坚持开展一两年,培训“师资”就不用愁了:上个年级的同学,就可以做下个年级同学的“辅导员”;“小先生制”无疑是培训的好办法。
  (四)培训的时机
  期末考完试到放假有一两天时间,部分老师改试卷,学生有时间参加培训。在这之前,有关领导和培训教师要精心准备培训内容、参考资料和必要的表册。
  二、研究过程的指导
  (一)组织落实
  要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小课题研究活动就需在班级中开展。科学老师是“业务指导”,班主任是组织者。大部分同学是在家做研究,放假前,老师要检查学生对研究什么以及怎样研究是否明确,家长是否知道和给予支持。如果有同学愿意合作研究,老师要帮助他们选出负责人,明确研究任务和分工。这些都需要登记下来,便于以后检查督促。
  (二)指导交流落实
  假期指导,更多是利用网络(微信、QQ等)进行。老师面对全班那么多课题要指导,在时间上和专业素养上都是有困难的,更多是给学生搭建网络交流的平台,在交流中推动学生的研究。有的老师的做法是:根据课题内容或类型,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组,规定几天要上传一次研究过程资料,互相点评,老师也会适当点赞。
  三、展示的组织
  长期以来,我们对“展示”重视是不够的。而人本主义坚持“展示是人性的基本需求,基本权利,是生命成长的基本形式,也是学习的有效途径。”“学习既包括吸收、获取,还包含释放、展示。因此,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是学生的获取和展示有机统一的过程。”对展示的组织,需要考虑这样几点:
  (一)面向全体。让每一位做了课题的同学都有展示的机会,而不是选几个同学展示一下。这是将小课题研究作为一门课程所必须坚持的。
  学生需要展示,教师、家长也需要展示;通过展示,使他们克服困难辅导学生的智慧与幸福感得以传播,自己也得到提升。
  (二)保证时间。开学事情多,全班同学都要展示,哪来那么多时间?只要下决心做,时间是能挤出来的。班会课要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科学课、品德课都可以用,语文课也是可以用的——不能安排习作交流课吗?
  (三)形式多样。口头展示:小组交流——大组交流——年级交流——全校交流——校际交流。书面展示:出班级壁报展——年级壁报展——学校壁报展,出班级或学校小课题研究成果集,给教育报刊投稿等等。
  (四)纳入评价。评价学生假期小课题研究,不仅要看学生的纸质稿(或电子稿),也要结合其展示的态度和效果来评价,即强调综合评价,以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小课题研究活动,也是一种教育活动。要引导学生“诚信做研究”,在开展评价时,要看学生汇报成果有没有做到“双注明”,即引用资料有没有“注明出处”,受别人(包括老师、家长)帮助有没有注明和感谢。
  学者认为,“从讲授为体走向探究为体,是一场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的深刻性、复杂性、重要性确实不亚于经济领域中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变革”。第八次课改提出推进研究性学习已经过去十多年了,至今举步维艰。对于基层学校,难于毕其功于一役,一下子将学习方式改变,但在能做的地方做起来,却不失为一种积极的选择。改变假期的作业内容和方式,利用假期把小课题研究开展起来,确实让人们看到了教育变革的曙光。
其他文献
含银复方消毒剂为含硝酸银,过氧化物的白色透明液体,含银离子512mg/L,pH值为2.29。以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检测其杀灭微生物效果与稳定性。结果,用其加5倍水的稀释液(pH2.77)对布片上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第一次阅读《鸦片的背后》,笔者心情很沉重,那段不堪回首的近代史重现在眼前,万恶的鸦片吞噬着无数中国人的性命,他们在鸦片的诱惑下浑浑噩噩,过得人不像人,鬼不像鬼。英国用鸦片了打开中国的大门,鸦片战争掀开了中国屈辱的近代史……  在痛心的同时,笔者想到,这段历史远离学生的生活,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再加上教材语言高度概括,难以引发学生的共鸣,这种历史主题的教学成了小学品德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该以什么形式让
妇宁生物液是以发酵性金色链霉代谢产物为主要成分,配以蛇了、龙涎香、薄荷等制成的消毒液。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中,以其1:1稀释液对白色念珠菌作用2min,或以其1:2稀释液作用10min,杀灭率均达99.9%。向
将中药当归、白芷的水煎提取液混匀制成消毒液。以原液浓度为100%,使用时加蒸馏水稀释。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法检测其杀菌效果。以其1.2%溶液对大肠杆菌与金黄色葡萄菌作用1.0min,杀灭率均达99.9%以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核心理念。作为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在学习方面的个体差异,满足学有余力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需要,鼓励其进一步拓展和提高。本案例描述的是笔者和一名“特殊”学生在学校体育大课间发生的故事,通过我的随机应变和正确引导,让原本能力强的他通过自主学习,突破自我,由此爱上大课间,爱上体育,同时也影响着身边其他同学。  我校在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中开展少儿趣味田径项目。少儿趣味
<正> 离心式选粉机广泛应用于水泥厂的闭路粉磨系统中。大多数选粉机的机械撒料盘为平板状,这种结构的撒料盘不能将物料中的粒子团打散,也不能使物料粒子得到应有的加速,所以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教师必须探明这一点,并且从这一点开始教学。”也就是说,生本教育是使学生事先有准备的教育。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只是服务“学”的一种手段,学生的“懂学”“会学”才是教学的出发点和目的。因而在当下,我们的数学课堂主张“先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生为本”的理念,将课堂前置。  “前置性学习或思考”,教师在课前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观察一种小型臭氧发生器所产臭氧水对微生物的杀灭效果.所产臭氧水含臭氧0.29 mg/L,在18~20℃作用1 min,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与白色念珠菌杀灭率
在温度为41-45℃,相对湿度为60%条件下,以400mg/L环氧乙烷作用6h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换样灭率可达100%;但以800mg/L环氧乙烷,作用10H才能使HBsAg转阴。
LK植物液系山楂成熟果实的浅黄色果核经水煎煮提取,静置24 h,过滤后的淡黄色透明滤液,pH 2.28,含多种有机酸和酚类化合物.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观察其杀灭微生物效果.结果,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