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实施诱思探究教学初探

来源 :西北职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rfe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诱思探究教学理论认为要实现学科教学“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品德”的三维教学目标,就必须坚持“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的四主教学思想。其中主导作用的本质是转化,主体作用的本质是发展。以教师为主导作用的积极转化,促进学生主体本身的全面发展是教学价值的最高体现。为了保证教学价值的实现,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坚持把训练作为一条主线,渗透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从而完成了教学目标。诱思探究教学的三维教学目标,很好的落实了素质教育。其教学思想,反映出了教与学的辩证关系。
  
  1、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听、说、读、写是手段,最终要达到思维能力的训练,“思”才是核心。“诱思探究教学”提出:为了实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过程必须以训练为主线,并且贯穿始终。因此,语文教学改革就应加强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把语文课上成语文基本综合训练课。在以往的语文教学实际中,这四种能力的培养虽然常常挂在语文教师的嘴上,但具体做起来,却往往落不到实处,或者仅仅做一些形式上的“训练”,而忽视了最重要的“思”的训练。实施了“诱思探究教学”,我们就会以“思维为主攻”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大训练量,精心设计训练形式,不断地丰富训练内容,使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全面提高。比如论辩就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活动。论辩前,要求学生找材料、写提纲、分组讨论,学生的积极性会很高。准备过程就是很好的学习。同时说写结合,思维的发散性得到了锻炼。抓住一条“主线”,强化听、说、读、写训练。
  当然,要实现思维为主攻,还要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更要培养形象思维能力。中职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这超级作品都是形象思维的产物。在教这类课文时,我们就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体味语言、感知形象,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得到很好的训练。
  
  2、语文阅读和活动课相结合,开拓新的教学思路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仍是一个大问题、老问题、难问题,不少教师仍采用传统的“夫子式”教学或“信天游式”的教学;更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教学中强调“文以载道”、“以文解道”一步到位。这种教学,其结果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课堂教学效率极低。“诱思探究教学”理论认为,教学中学生的认知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亦即在媒体导向下的间接认识。它提出“文”是“像”的载体,“像”才是“道”的载体,“像”在教学中,是联系“文”与“道”的中介层次,是提高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据此,提出了“释文——成像——悟道”的教学思维层次。这种教学思维层次尤其适用于语文教学。“释文”是对文章进行观察的过程。“成像”是展开形象思维活动,“悟道”是运用逻辑思维提示出寓于语言文字中的客观规律。这种教学模式,符合学生认识发展顺序,体现了语文阅读教学的规律,是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当然,这种模式,并非僵化的框架,而只是提供一种设计教学过程的基本思路,便于我们分清教学途径,理顺教学步骤。
  有经验的教师十分重视活动课的作用,所谓“两翼齐飞”,学生的能力才能得以提高。语文学科工具性的本质特性,决定了它较之其它任何学科的课外渠道都广泛得多,丰富得多。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语文老师都把这块“宝地”舍弃了。“诱思探究教学”十分强调活动课的作用,认为活动课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扩展,且能反过来促进课堂教学;活动课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各个方面,让学生自主发展,这正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就是说,我们要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而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学生。由于活动课堂的学习具有社会性、自主性、充分性、实践性等特点,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作学习的主人
  
  首先,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把学生作为知识的容器,学生也是被动地等待老师“喂食”。比如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总是看老师怎样给自己分析课文,然后去死记硬背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而“诱思探究教学”理论指出,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处于主体地位,也就是尽可能地给学生创造民主和谐轻松的学习气氛,要把学生作为认识的主体,用全部身心去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激发学生的情绪,主动去攻读课文,积极思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其次,教师主导作用的核心是一个“诱”字,它是教师为主导的精华;变教为诱,变教为导,以实现学生主体地位为目的,教师的主导作用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那么,要课堂教学中如何去诱导呢?可讲故事、趣闻,或引古诗名言;或创设情境,或借助直观挂图,或利用电教手段,都会能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陶冶学生的品德。
  总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摆正教与学的关系,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的原则‘,注重培养学生的自读、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素质。真正使语文教学向着素质教育的轨道迈进,向着叶老讲的“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的境地迈进。
其他文献
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的青海共和盆地,本文依据三个主要气象站(茶卡、恰卜恰和贵南)及18个临时气象站的长短期气象资料和共和县(恰卜恰站)的土壤水分资料,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数字高程模型和Penman-Monteith公式,对共和盆地的年均温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共和盆地的年均温序列是非平稳的,存在线性增长趋势;依据年均温的线性模型,茶卡、恰卜恰和贵南的气温平均每年分别升高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