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lcharmer1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招生考试政策对于人才选拔、人才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自2014年9月正式颁布新高考方案以来,浙江、上海等地已率先进行了新高考改革,改革更加重视学生个性教育发展,突出了全面发展、综合选拔的育人路径。本文以新高考改革为背景,分析新高考改革带来的主要变化及其对思想政治课的挑战,同时对一直以来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不足加以反思评价,在此基础上,探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出路。
  【关键词】:新高考改革;思想政治课;教学
  一、新高考改革背景及主要变化
  2014年9月由国务院颁发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掀起了高考改革的新浪潮。实施意见关于“改革考试科目设置”中指出: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
  从国家颁布的改革文件中,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到,这次改革改变了以往传统文理分科的考试模式,增强了考试的综合性,也就是说,思想政治科目将会成为一门文理科生混合所学的科目。这给思想政治教师也带来了众多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国家政策的指引下,部分试点地区逐步出台了高考改革的具体方案和选考要求。2015年年初,上海、浙江、江苏等地先后公布了2017年高考选考科目情况。以上海为例,所有专业(类)中,提出比较多的选考科目是物理、化学和生命科学;提出比较少的选考科目是地理、历史、思想政治。巨大的选考比重差异间接反映了思想政治学科的生存压力。在追求高考升学率的社会压力下,思想政治课可能出现高校不要求,中学不重视,教师不上心,学生不学习的糟糕局面。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不足
  (一)思想政治課程目的与功能不明确
  《全日制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中对思想政治课程的目的与功能做了这样的阐释:“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弘扬民族精神,扩展国际视野,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的基础。”但是,由于受到目前高考的影响,大部分的老师和学生都把学习思想政治当做是应付高考的必要手段,并没有真正理解思想政治课程的目的与功能。
  (二)缺乏对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引导
  新课程改革施行后,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积极革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努力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把“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贯彻到自已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过程中。但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了,而学生的学习方式却依旧以被动接受为主,老师很少让学生自我进行情感体验,很少让学生通过社会实践的学习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这种被动灌输、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严重影响着学生个性的发展。因而,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善于引导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学习方式,使他们既掌握知识,又掌握方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脱离学生培养目标
  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是让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实际生活中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及应用能力。然而传统的思想政治课采用的是“授之以鱼”的教学方式,即教师作为一个传授者,在课堂中起主体作用,把课本中的所有知识通过系统的讲解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这门学科的知识体系。在过程中学生以死记硬背为主,这样往往出现学生政治课考试中得到高分,但在实际生活中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及应用能力却极为低下。鉴于这种情况,新高考改革中要求思想政治课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参与探究实践活动。显然,思想政治不参与统一高考的新高考改革对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目标回归是一种新的机遇。
  三、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出路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出了问题,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生活支撑的政治教师将面临更大的生存问题。作为教师,需要为个人职业发展负责,为政治学科的发展负责。做一个负责任的人,不能只有抱怨,更不能失去信心,要用行动确保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回归学科本真,提升国民素养
  思想政治不参加统一高考是一种挑战,但也是一种机遇。不参加高考,意味着应试教育对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的影响减弱,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抛开应试教育的束缚,大胆开展学科素养的教育。
  进入新世纪,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改革全面推广,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进行全面深入的改进,以进一步激活课堂教学的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可以充分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促进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全面提高。从核心价值来看,高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的课程;从基本内容来看,又是一门提高参与当代社会生活能力的课程;从培养目标来看,是一门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课程。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其它学科在教育职能上大有区别,它肩负着意识形态教育的使命,它在向青年学生灌输国民意志,把握舆论导向,提供精神动力,促使社会价值观的终极导向中有着重要的战略地位。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道德品质的培养、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都离不开科学、优化的思想政治课教学。
  在新形势和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摈弃繁重枯燥的政治考点,以正确的教学思想为指导,回归思想政治教育的本真,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国民素养,包括经济素养、政治素养、文化素养和哲学素养。
其他文献
【摘要】:备课是教学中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为保证学生顺利而有效地学习而做的一系列工作,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教师提高以课堂教学能力为主的专业素质的一条重要渠道。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备课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切实提高课堂效益。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备课的认识
期刊
【摘要】: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作为法律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正在施以其潜在的影响力。本文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价值进行探析,以探寻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律文明的契合点。  【关键词】: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现代价值  法律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人类在法律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及其法律制度、法律规范、法律机构和法律设施的总和,同时也是一个国家或一
期刊
【摘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市场就业压力不断加剧,高职院校钢琴专业学生出现了与实际就业需求脱节的现象。高职院校钢琴专业为了培养出社会所需的综合性专业人才,必须针对专业教学的实际状况,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本文从钢琴教学改革的重要性着手,对钢琴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措施做了简单介绍,促使学生有效就业,服务报效社会。  【关键词】:高职;钢琴教学;职业能力;  随着人类精神
期刊
【摘要】:基层党组织是党组织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直接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带领基层广大党员干部实现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战斗堡垒,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党建工作更有效的指导业务发展,对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摆在基层党建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课题。  一、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意义  建设
期刊
【摘要】:自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以来,我国社会工作出现了跨越性的发展,建设一只规模宏大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被列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然而,在大力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同时,社会工作仍然面临认同问题。其中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认同问题尤为突出,主要表現为专业认知模糊、就业难就业率低、社会认同度低。解决上述问题,不仅要从个人层面着手,更要调动学校及社会力量,全面提升高
期刊
【摘要】: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 机关效能是机关作风的具体体现,机关效能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威信、干部队伍的形象。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三个文明建设的重大举措,是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机关的有效保证。其内涵和
期刊
【摘要】:生态美学是美学的分支学科,它以生态审美观为核心,探求生态美的本质和规律。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已经有了生态美学的思想,其生态审美观是在新时代经济与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崭新的存在观,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一致的生态审美关系,反映了人民大众的审美需求,是一种理想的审美人生,在当代仍有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人与自然  一、马克思生态审美观的前
期刊
【摘要】:样板戏《红灯记》中毫无血缘关系的三代人组成一个彻底的“革命家庭” ,通过对其家庭构成、家庭关系、家庭空间的分析,了解革命历史叙事如何征用、重构传统家庭话语来动员全民实现对革命对新的国家的合法性认同。  【关键词】:《红灯记》;家庭;革命;家庭伦理  《红灯记》是文革时期“八大样板戏“之一,主要讲述的是在“二七”大罢工革命运动浪潮中,中共地下党员、无产阶级革命英雄李玉和,饱经世事沧桑与革命
期刊
【摘要】:柏拉图提出“洞穴说”,本意指受过教育与没受过教育的人,本文通过“洞穴囚徒”的概念,提出要解放人类思想,防止思想僵化与固守成规,哲学与艺术作为人文学科,应充满兼并、开放、包容之心态,保持与各学科与世界紧密的联系。  【关键词】:哲学;艺术;教育  哲学与宗教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最初,人信仰的是自然,所有神话的起始也是因为对自然有着恐惧。自然是古代人类的衣食父母,祈求风调雨顺便可以带
期刊
【摘要】:低年段识字写字教学是小学阶段重要落实的教学内容之一,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识字写字教学做出了比较明确的定位,识字写字教学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对完成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和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但当我们走进校园,仍会发现错字别字现象十分严重。本篇论文便是从小学生识字写字教学入手,从汉字本身、教师、教材这四个方面分析小学生错别字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根据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