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课对促进农村中学数学后进生的作用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dly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微课已经渐渐地步入初中的课堂上,它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它的优势对于农村中学数学后进生掌握数学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微课;数学后进生;提高
  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如果能将微课进行有效的运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从而可以达到知识与科技结合,也更能为学生的理解和教师的讲解提供便利。微课是针对性的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进行详细的讲解,这毫无疑问的提高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也因为其直观生动的特点,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的兴趣,使之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整个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但是在农村中学中,由于学生的生源不好,相应的教学软件硬件设施都没城里学校的好,所以在数学教学中出现了不少的后进生。
  一、 农村中学数学后进生出现的原因
  数学是初中教学的一门重要课程,对学生学习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虽然新课程提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等理念,但是初中数学对于一些农村学生而言还是困难重重,导致这些学生数学成绩不理想,究其原因如下:
  1. 生源质量等客观因素导致教师必須面对基础知识欠缺和学习能力不佳的学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能反复强调基础知识,教学显得重复、枯燥,难以充分调动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往往会过多地强调数学公式、性质、定理等基础知识和解题技巧,缺少对于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致使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创新能力得不到充分发展。3. 讲解重难点内容时,教师开展的课堂互动难以实现与每个学生开展一对一沟通交流,导致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学步调,这些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知识,缺少主动的内化知识过程。4. 学生在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中以模仿例题为主,教师不能及时指导每个学生的错误思路,学生也无法根据错误开展有针对性的练习;教师只能凭经验在教学中预想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并提醒学生注意,或者在批改作业后分析讲解绝大多数学生出现的错误。5. 农村中学数学后进生对于数学学习没有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从自身方面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上课听讲不认真,注意力不集中,极易走神,没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习惯,作业不能独立完成,且对自己作业中的错误不能及时改正,无论是在基础知识技能的掌握方面还是在各种能力的培养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二、 微课在数学教学中的优势
  (一) 传统的初中数学
  课堂上主要是教育工作者站在讲台上对学生进行授课和知识的传递,基本占据了多一半的课堂时间,但是,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以及教育工作者的需求。微课,这一新兴教学模式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局面,大大的解决了以上出现的问题,教师也不仅仅是站在课堂上进行讲述,将原本短短的45分钟规划的更加合理。
  (二) 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数学学科是一门逻辑性和抽象性比较强的学科,仅仅依靠数学教材上的文字描述,学生无法对抽象的内容进行理解,并且还有可能降低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信息化、多媒体技术是一种最为直观的救学工具,学生可以观看动态的视顿或者图片等对抽象的文字信息进行理解,帮助对知识点的掌探和理解,微课是当前教学中种现代化的教学方式,给传统的教学模式增添了斯的生命力和活力,使得学生对抽象信息有了感性的认识,帮助初中学生从形象思想向抽象思维的转变。
  三、 微课在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具体运用
  (一) 应用于概念教学中
  掌握数学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只有真正理解概念的含义,才能明确一些解题方法,真正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初中数学后进生受到知识储备的限制,理解能力比较有限,因此掌握概念比较困难,尤其是初中数学教学中涉及到很多概念性的知识,很多概念比较抽象,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教师也很难将其直观的表述出来,花费了大量时间却很难取得良好效果,要想使学生真正理解这些概念,并把这些概念牢记于心,就需要将这些抽象的概念翻译的通俗易懂,微课应用于概念教学中就能够实现这一目标。教师要提前录制好相应的视频,使用通俗的语言描述这些概念,学生不仅在课堂上真正理解了这些概念,还可以复制或者下载这些微视频进行课后温习,深入理解这些概念。例如,在讲授“二次根式”这一章节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将微课应用于课堂教学中。书本中关于二次根式的概念只有简单的一句话:形如的a式子叫做二次根式(其中a≥0),学生很难在这一句话中理解什么是二次根式,教师可以在网络资源中找到关于二次根式概念的微课,或者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做一个微课,将二次根式的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视频中的语言要幽默,形象直观的描述二次根式的特征,这样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只需要用三分钟左右的时间就能够将这个概念完全表述清楚,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在这段时间内集中精力。从实际效果上来看,要比教师直接用语言讲述这一概念的效果要好的多。
  (二) 应用于典型习题中
  典型习题的练习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数学后进生只有真正掌握了典型习题的精髓,才能举一反三,学会所有相关习题的解法。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找到或者自己去创设一些典型的例题,例题的特点是一定要有代表性,在解答该例题的过程中训练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学生能够举讲一道题就相当于讲了一类型的题,在讲授典型例题的过程中就可以使用微课,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自己总结习题的特点。例如,在练习证明等腰三角形这一类型的习题时,教师就可以从最基础的证明做起。在微课中展现这样三个条件:其一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其二是一组平行线,其三是一条角平分线,只要满足其中的两个条件,就能够将另外一个条件作为结论,这个例题的典型特征就是条件简单、图形直观,学生很容易就做出证明。但是将这几个条件放在复杂的图形中,或者说图形中的线段较多,学生就很难在短时间内理清思路,无从下手,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再观看一遍微课,使大家回忆起该种习题的证明方法,使学生明白无论图形中有多少线段,只有具备其中两个基本条件,就能够得出相应的结论,万变不离其宗。这样,学生在遇到该种习题以后就会首先想到这三个条件,不会再出现无从下手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庄美容.微课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32(10):167-169.
  [2]吴小松.微课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科学:引文版,2017.
  [3]杜霜.初中数学微课教学应用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3):141-142.
  作者简介:
  王江锋,四川省雅安市,四川省荥经县花滩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加强了对插图的使用。插图具有生动形象的特点,能够对文本进行清晰地展示。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使用插图,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结合自身教学经验,针对小学英语对话中对插图的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学英语;插图;应用策略;分析  小学英语教材中,插图比较多,插图能够对情境进行有效地延续,进而为学生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
【正】 我的一位初中同学喜欢枯花干叶,常常将收集起来的各色花辨,用各种形状的小玻璃瓶装着,摆在房间里。于是,每一个角落,目光所及,都有那么一道别致的风景。透过这些小瓶,
讨论了大型薄壁高温合金整体铸件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现状。
解放军第253医院副主任医师徐新民等经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大剂量应用甘露醇也可导致应激性溃疡发生。
研究了镁,稀土及不同比例的稀土镁合金对Ni20%的奥氏体铸铁显微组织的影响。对比了镁和稀土的球化,蠕化能力,提出了适合我国生产条件的奥氏体的球化剂类型。
国内生产厂家的明争已经没了法律基础,“暗斗”就成了目前“哥们”大战的主旋律。“真”伟哥在医院系统进行“正规战”,而“假”伟哥则在性用品商店与之暗斗。
齿轮箱座的铸造凌源钢铁公司(辽宁省凌源县122504)赵明广TheProductionofthePedestalCastingforaGearShiftZhaoMingguang(LingyuanZron&stelCompany)齿轮箱座是我公司第一...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练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不断感受、体验这些以教材内容为本的审美内容及形式外,还要遵循学生审美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体验到评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美的渗透,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能力。下面,我就谈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一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初中化学教学作为我国教育的启蒙性阶段,基于学生对事物的好奇心,那么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必须遵循学生的学习特点来进行。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应当注重化学实验教学这块,因为它的增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还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 前言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与深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意到初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和对小学生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期通过教学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养。小学语文教学因其独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