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集会纽约共唱《不能忘却的南京1937》

来源 :音乐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qianji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媒扫描
  
  12月9日,纽约华人集会曼哈顿联合广场,纪念南京大屠杀70周年,呼吁牢记历史。国民党抗日将领梁敦厚的儿子梁安仁,和亲历日军侵华的辽宁籍老人李首笃等人,登台清唱《松花江上》。人们在写有“不能忘却的南京1937”的布幔上签名,抗议日本当局少数右翼分子否认和淡化这段惨绝人寰的侵略历史。最新纪录片《南京》记录了二战期间日军在南京的暴行,也于12日在纽约上映。
  由纽约地区留学生、专家学者以及当地华人团体联合举办的南京大屠杀70周年纽约纪念集会活动,包括展出南京大屠杀的历史照片、放映有关南京大屠杀及二战的纪录片和故事片。当地华人和纽约民众希望通过悼念大屠杀中遇难与受难的同胞,重温这段历史真相。当日,数百名参加集会的侨学界代表戴上红围巾,撑起黑伞,共同唱起《不能忘却的南京1937》。
   本月初发起的纪念南京大屠杀70周年系列活动由包括纽约亚太事务中心、纪念南京大屠杀受难同胞联合会、对日索赔中华同胞会、中国近代口述史学会等机构联合组织。
  ■小棵 摘自《新华网》
其他文献
影视沙龙面来风    与去年一枝独秀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庞大攻势相比,今年的贺岁档电影来得有些不动声色。11月30日,《命运呼叫转移》《苹果》《凤凰》扎堆上映,开启2007年年末贺岁档。以《投名状》和《集结号》为代表的大片,再加上小资情调的《蓝莓之夜》和走恶搞路线的《大电影2》,以及2008春节期间的《长江七号》《大灌篮》,贺岁档呈现出“多片鼎立”的局面。贺岁档里尽管明星不少,但内容题材都与概念中
期刊
环球博览    12月21日,纽约爱乐乐团正式宣布将于2008年2月26日正式访问朝鲜,并在平壤举办音乐会。该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引起各国政界的极大反响和关注。  作为纽约爱乐亚洲巡演的一站,纽约爱乐将在结束25日中国的演出之后,直接飞抵平壤。此次纽约爱乐乐团将由团长扎林·梅塔和指挥大师洛林·马泽尔亲自带队。届时,纽约爱乐将演出格什温的《美国人在巴黎》、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乐》,以及美国和朝鲜的国歌
期刊
热点出击    施万春也许有些人并不熟悉,但提起电影《青松岭》插曲《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40岁以上的观众几乎无人不晓。12月9日,这部脍炙人口的作品再度在北京音乐厅响起,施万春影视作品音乐会在此举行。  本场音乐会展示了施万春数十年来在影视音乐创作方面的成就,音乐会在观众熟悉的《青松岭》中开场,两段音乐都借鉴了唐山皮影中的大跳大滑,表现了解放初期河北农村的生活。随后是选自影片《多彩的云南》的
期刊
本报讯(记者 张欢)记者日前从北京演出公司获悉,由于演出票供不应求,原定于12月31日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08祖宾·梅塔北京新年音乐会将在12月30日加演一场。  祖宾·梅塔与以色列爱乐乐团此次中国之旅,历时一周。12月27日在深圳音乐厅初次亮相,29日登陆上海大剧院,12月30日到达北京。北京演出公司总经理李勤透露:“4场演出中,重头演出还要属31日的北京新年音乐会。届时祖宾·梅塔将以《奥林
期刊
院团风景    陕西省乐团携手郎朗奏《黄河》  2008年1月6日,陕西省乐团将携手青年钢琴家郎朗,共同演绎中国经典作品——钢琴协奏曲《黄河》。  诞生于陕西的《黄河大合唱》是钢琴协奏曲《黄河》的母体,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展示了中华儿女热爱和平、向往幸福的愿望。钢琴协奏曲《黄河》创作组成员当年多次到陕西,亲身体验黄河的壮丽,感受黄河文化、领悟黄河精神,使改编后的《黄河》更加辉煌灿烂,更加深入人心
期刊
名团名家    伟大的德国先锋派作曲家卡尔海因茨·施托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于12月5日在他位于德国北莱茵-维斯特法利亚州西部城市Kuerten-Kettenberg的寓所内逝世,享年79岁。据作曲家的妻子Mary Bauermeister透露,作曲家死于突如其来的疾病。  施托克豪森于上世纪60-70年代以他的一系列实验性电子音乐闻名遐迩。他一生创作了362部作品
期刊
现场播报    世界著名小提琴大师吉顿·克莱默与他的音乐重奏团上月在杭州、深圳、上海、北京四城市进行巡演。从北京中山音乐堂的音乐会,我再次感受到克莱默大师丰富的艺术灵感和独特魅力。  音乐会的第一个曲目是马勒《a小调钢琴四重奏》,这是一个单乐章的未完成作品。除克莱默外,年轻的中提琴家乌拉·乌丽乔娜、大提琴家杰德烈·德瓦纳乌斯凯特及中国钢琴家陈萨参加了演奏。听马勒的室内乐作品我还是头一回,以往耳中充
期刊
11月13日的上海音乐厅,继2005年年底杨松斯的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登台之后,当今国际乐坛最杰出的中生代指挥家之一蒂勒曼指挥他的慕尼黑爱乐乐团,以一台纯粹的德奥经典作品——理查·施特劳斯的交响诗《唐璜》《死与净化》与勃拉姆斯的《第一交响曲》,再一次让我们感受了德奥音乐博大精深的魅力以及世界一流乐团纯正超凡的演绎给我们的心灵带来的巨大震撼。  《唐璜》一开始,乐队疾似闪电、强似风暴的演奏纹丝不乱,
期刊
周报评点    大型情景音诗《风情包克图》12月2日、3日亮相北京国安剧院,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和内蒙古自治区领导观看了演出。这部由包头广电系统组织创作的作品,2006年底在当地首演后,曾邀请北京和内蒙古民族音乐学专家进行专题研讨。与会者一致认为,这是包头本土第一部真正拥有知识产权的原创力作,主创者应认认真真地修改,进一步打造精品,使之成为包头城市文化形象代表,一张拿得出手的文化名片。此次进京演出
期刊
《原野》是万方根据曹禺的同名话剧改编的歌剧。天津版比起1987年的首演版,除了作品本身已经具有的音乐的戏剧冲突及戏剧性和抒情性较完美的结合之优势外,作为作曲家的金湘和作为歌剧导演的李稻川夫妇俩长年来对作品多层面、多角度和现实的与超现实音乐与戏剧的大胆勾勒,更使得作品越来越显得紧凑、合理、好听、耐看。  对于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歌剧作品来讲,舞蹈的成份是不可少且不可低估的,此次天津版的《原野》融入了很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