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忽视的挫折教育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ai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挫折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对中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其核心就是要培养中小学生一种内在自信心和乐观感,主要目的是培养中小学生受到挫折后的耐受能力和恢复能力,使其树立起从挫折、困难、逆境中走出来的信心和勇气。
  一、中小学生承受挫折能力差的原因
  
  1 社会环境。当今,我国经济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大部分的孩子处于优越的生活环境里,在物质和精神上的要求比较容易得到满足,优越感强,对挫折缺乏心理准备。
  2 家庭环境。现在,大部分家庭是四二一式的,他们都是家庭中的小“皇帝”。这些孩子由于家庭的宠爱,娇生惯养,感情比较脆弱,遇到挫折就难以承受。
  3 生活经历简单。中小学生年龄小,所处的环境单一,生活经历简单。很少有失败苦闷的生活体验。因此当遇到挫折时就会惊惶失措,束手无策。
  4 教育环境。应试教育依然有着强劲的生命力,使学校、教师、家长,一味地重视分数,疏于情感世界的培养,轻视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和培养。这就造成学生心理品质差,承受挫折能力更差。
  
  二、中小学生受挫折的具体表现
  
  1 难以进行自我心理调控而产生的挫折感。中小学生心理不成熟,自控力差,尤其是上进心强的学生,如在评选班干部,“优秀少年队员”时,总对自己充满信心,一旦目标不能实现,内心就不能面对现实,产生不受重视的挫折感。
  2 沉重的学业竞争受挫。在高考指挥棒的驱使下,学生的成绩排名在老师心中已根深蒂固。中小学生对学习中的困难往往估计不足,常因某次考试成绩不佳或有所落后受到质疑和责怪,很容易产生恐惧感或焦虑感,进而怀疑自己的智力和能力,对自己失去信心。
  3 家长过度干涉孩子交往而产生的人际关系不足。现在的家庭基本上是独门独户,孩子除了在校紧张学习和活动外,同外界同伴的交往很少,使他们在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得不到锻炼。
  4 因意外刺激受挫而产生自闭孤立行为。中小学生正处于心理发育成长期,承受能力较差,对于突如其来的事件,如亲人之故、父母离异等都是一次考验。
  
  三、进行中小学生挫折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 加强学生抗挫折心理教育
  为了增强学生抗挫折能力,应定期召开主题班会,告诉学生什么是挫折,如何面对挫折以及怎样提高抗挫折的能力。活动内容要丰富灵活,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可利用多媒体搜集各种资料,如图片、感人事迹等,并且每次班会后让学生以日记、观感或心得等不同形式写出体会,让他们懂得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可能遇到挫折甚至失败,关键是我们怎样面对和克服。
  2 利用课堂资源,帮助学生提高抗挫折能力
  很多学科的教材本身就能提供很好的抗挫折教育素材。如语文教学中面对大火烧身的邱少云、飞夺泸定桥的英雄群体等面对困难、挫折甚至是牺牲,心怀祖国,顾全大局并一往直前。再有课堂中老师与学生的质疑、解答的共同活动,就是一种面对疑难,解决疑难的过程。多加引导,学生们会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克服困难,获得收获的快乐。这样,既磨砺了学生抗挫折的心智,又收获了知识。
  3 及时沟通家长,共同因势利导
  对于来自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性格的学生,只有多与家长沟通,才能更全面的了解学生,分析他们产生懦弱、自卑的原因对症下药。作为老师只有准确判断每个学生智力潜能等不同特征及发展潜质,给予学生广阔发展空间,才能让每颗金子都闪闪发光。老师要和家长多沟通达成共识,少些溺爱,多些历练。多给孩子提供遇挫折的机会,让孩子勇敢面对,培养打击到来时的独自承受能力。
  4 创设一定的挫折情境
  老师可以适当的设置一些挫折情境磨练学生,如果他们跨过一些大的障碍,那么今后遇到再大的风浪也不会畏惧而会勇敢面对了。在学习上,同样要创造和设置适度的高于孩子心理承受能力的“难题”,使孩子暴露弱点,激发奋进精神,以免骄傲自大,自以为是。
  挫折是一种财富,对我们的学生进行挫折教育,让他们成为学习、生活中的强者,成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中国的未来中坚力量吧!
  
  责任编辑 王 波
其他文献
师生关系是贯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最基本的关系。这两者从理论上讲应该是一致的,但在实际的体育训练中却常常是对立的、矛盾的。教师施以不同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必然会使受训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和态度,从而出现不同的训练效果。那怎样才能使体育训练中的师生关系协调一致呢?本文就这一问题作一些粗浅的分析:    一、教师要增加自身的凝聚力    教师的凝聚力。取决于教师科学地组织管理受训学生,将他们团结在共同奋斗
追求美,是人类尤其是女性永恒的话题。而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之人,无论在各方面,都应作美的典范:以美的形象吸引人,以美的语言感染人,以美的行为昭示人,以美的心灵熏陶人……  首先,教师应具有“形象美”。这里的形象美是指教师仪表应落落大方,给人以朴素、典雅、气质之美。衣着不要过于华丽、繁琐,也不要袒胸露背,随便得像在自己家一样。以前有个女教师在上示范课时,对自己精心打扮了一番:头上插了别致的
目的研究分析微创内镜保胆取息肉术治疗胆囊息肉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远期预后,为胆囊息肉临床有效治疗提供科学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诊治的125例胆囊息
近年来,虽然各级党委、政府加大了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力度,各有关部门也立足自身职能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但是,未成年学生的社会教育状况并未得到有效改善,其教育氛围尚没有真正形成,不良社会现象依然对未成年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着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    一、未成年学生社会教育的现状    我们常说,对青少年学生的教育,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网络,三环相扣,形成合力,才能显现出最佳的教育效果。但在现
本文简要介绍了造成室内空气质量恶化的原因,较详尽的介绍了室内常用装饰材料对室内环境及人体健康的危害和改善途径,认为开发绿色建材是杜绝污染源头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