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地区百日咳患儿临床特征分析

来源 :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3496828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温州地区儿童百日咳病例的临床特征。

方法

收集2017年11月至2018年10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收治的百日咳疑似病例875例患儿的病例资料,百日咳确诊患儿188例,根据患儿年龄,分为≤3个月组(n=79)、>3~6个月组(n=59)和>6个月组(n=50)。分析各组患儿的一般信息、疫苗接种情况、病程、住院时间、主要临床症状、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等情况。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百日咳患儿阳性检出率为21.5%。其中,男女比例为1.2∶1;≤3个月患儿比例最高(42.0%,79/188),其次分别为>3~6个月患儿(31.4%,59/188)、>6个月患儿(26.6%,50/188);春季(32.4%,61/188)和夏季(31.9%,60/188)的比例最高;未接种百日破疫苗者的比例为45.7%(86/188),不完全接种者的比例为23.9%(45/188),完全接种者的比率为30.3%(57/188);47.3%患儿有明确接触史。所有患儿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剧烈面色涨红(96.8%,182/188)、咳末鸡鸣样回声(41.0%,55/134)及咳嗽剧烈呕吐(35.6%,67/188)等。实验室检查发现,99例患儿(52.7%)白细胞数升高,127例(67.6%)淋巴细胞升高。在临床表现方面,≤3个月组患儿咳嗽剧烈发绀的发生率高于>3~6个月组和>6个月组(χ2=10.264和17.743,P值均<0.01),>3~6个月组和>6个月组患儿咳嗽剧烈发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37,P>0.05)。≤3个月患儿组的住院前病程短于>3~6个月组和>6个月组(q=5.758和4.980,P<0.01)。>6个月组患儿住院时间少于≤3个月组和>3~6个月组(q=4.184和2.906,P<0.01和<0.05)。所有患儿均治愈。

结论

3月龄内患儿咳嗽剧烈发绀发生率高,住院前病程短,>6月龄患儿住院时间较短。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升高对婴幼儿各年龄段百日咳的诊断均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3种新生儿转诊评分对转诊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死亡风险评估的价值。方法对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转诊至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的649例胎龄<37周及出生体重<2 500g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进行新生儿转运稳定生理指数(transport risk index of physiologic stability,TRIPS)、新生儿转运死亡指数(mortality index for
目的儿童脓毒症病死率在既往的数十年中稳步下降,但对于存活者的残疾情况所知甚少,本文旨在确定社区获得性脓毒症患儿无法恢复基础健康生活质量的发生率以及风险因素。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场所西雅图儿童医院。对象2012~2015年间入住普通病房或重症监护病房并在住院4 h内符合2005脓毒症诊断共识的1个月~21岁间患儿,且已被纳入医院预后评估项目并可获得基础、入院和出院时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数据。干预措施无。
目的研究新生儿脐血血气和乳酸对新生儿生后24 h内早期结局的预测作用。方法对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在北京新世纪妇儿医院产科出生的1 375例胎龄35周(及以上)无明显先天畸形的单胎活产新生儿进行前瞻性研究,生后1 min内进行脐血血气和乳酸检测,并观察新生儿生后24 h内的早期结局指标:是否复苏,1 min、5 min Apgar评分,是否入住新生儿病房,有无严重不良结局(插管、机械通气,
目的探讨口服"蚊香液(主要成分为氯氟醚菊酯)"患儿的临床特征,致病机制,为儿科临床医生提供治疗经验。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口服蚊香液患儿的临床资料,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患儿因误服"蚊香液"后出现抽搐,休克,重症肺炎,口腔黏膜溃疡,经治疗后好转。结论氯氟醚菊酯中毒后应积极镇静、止抽、降低颅内压,呼吸困难严重时吸氧,甚至机械通气支持治疗,辅以激素、抗氧化药物、预防感染等治疗。
目的探讨葡萄籽原青花素(grape seed proanthocyanidin extract,GSPE)对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诱导的大鼠气道平滑肌细胞(airway smooth muscle cells,ASMCs)增殖的影响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原代培养大鼠的ASMCs。PDGF和不同浓度的GSPE作用ASMCs后,MTT
目的分析PICU医院获得性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entral line 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LABSI)患儿的临床和感染率的变化特点,发现管理中的不足,借鉴国外CLABSI的防控措施,提高CLABSI的防控水平。方法选取北京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2014年7月至2017年9月确诊的CLABSI病例,收集患儿临床信息,计算CLABSI的感染率、住院病死率
目的报道重症医师床旁超声引导下经皮双腔管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置管的单中心经验。设计回顾性观察性研究。场所一家三级儿童医院的体外膜肺氧合团队。对象2013.1.1~2018.1.1间所有行VV-ECMO治疗的0~14岁患儿。干预措施无。方法和主要结果30名患儿共32次ECMO治疗,纳入时中位年龄2(0~20.5)个月,21次
目的回顾分析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结果,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以2014年2月至2018年7月河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25例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其临床特征、基因突变及随访结果。结果25例患儿男17例,女8例。主诉"抽搐"、"反应差"、"发绀"者分别为17例、6例、2例。就诊时血糖0.78~2.60 mmol/L,胰岛素3.93~115.90 μU/ml,C肽0.0
目的了解2016至2018年我院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趋势,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住院患者所有送检标本61 139株菌株,分离肺炎克雷伯菌6 627株。回顾性分析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及药敏结果。采用WHONET 5.6和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6至2018年,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率分别为1
目的比较PCR-荧光探针法和Xpert MTB/RIF在组织、脓液等非呼吸道标本中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8月在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疑似结核病患者225例的非呼吸道标本,后经临床确诊结核病177例,非结核病48例。所有标本均行PCR-荧光探针、Xpert MTB/RIF、Bactec MGIT960检测。以临床确诊为金标准,比较PCR-荧光探针、Xpert MT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