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传统的教学观念及方法早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应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教师需要考虑的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基础学科,需要师生对该科目引起高度的重视。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典型学科,也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紧跟教学步伐,充分利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作用,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多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自身存在的魅力,让他们爱上数学,从而在课堂上表现出积极性与主动性。如何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本文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进行如下总结。
一、创设有效的情境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数学教学中导入是非常关键的环节,而情境教学法是导入部分常用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情境能够调动他们的学习主观性。课堂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尝试创设情境导入课堂,从而创设丰富多彩的课堂,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情境教学法也是一种有趣的教学方法。当情境与数学相结合时,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实现,他们获取数学知识的效率也会提高。如在上课前教师可选择好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学生有了思考的空间,对情境十分感兴趣,教师顺势导入课程中,学生也就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感兴趣,从而进行自主探究。
二、开展游戏活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游戏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辅助形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游戏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他们会在游戏中感到快乐,真正实现了从玩中学,从学中玩。数学本身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碰到困难或是障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会因此而大打折扣。这时教师就可趁机将游戏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得到更好的激发。同时,他们可以在快乐的游戏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进而逐渐形成参与数学活动的良好习惯,真正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例如,在教学“三位数减法”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将游戏活动引入到课堂中。教师将之前学习过的两位数加减、三位数加减呈现在屏幕上,组织学生进行一站式计算。学生的情绪高涨起来,很快进入到计算的游戏中,应用之前学习的方法进行计算。当计算到三位数减法的算式时很多同学都犹豫了。有的学生会模仿着两位数的减法进行计算,有的学生眉头紧皱不知道从哪下手。这时教师顺势引入到新的教学内容活动中,学生的探究欲望十分强烈。学生对于三位数的减法感兴趣后就会进行主动的探究,认真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从而很快地掌握数学运算知识,大大提高运算效率。
三、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传统的教学方法呈现出的是教师说话学生听,学生处于被动接收知识的状态,长期下去学生在课堂上将不愿意表达自己,难以形成自己的观点,最终形成恶性循环,这样将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在课堂上引入多媒体将会丰富课堂内容,教学形式生动,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利于师生间的互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时、分、秒”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将春晚倒计时的视频通过多媒体播放出来,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同时在学生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教师可提出问题:倒计时的十个数是什么意思呢?学生们踊跃回答。有人指出倒计时是时间,有人说是最后一分钟的最后十分钟。老师还结合倒计时视频,引出学生个人一天的时间安排,从而引出代表时间的三个不同单位,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效掌握时间、分、秒。这样在课堂上引入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学生能够在观看视频中增强学习兴趣,也有了与教师互动的欲望,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合理设置教学内容,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
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应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实现最大化的教学内容量,也就要求教师把握好课堂教学时间,全方面了解学生,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能力水平,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有效设置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围绕目标拓展和延伸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的兴趣。在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及时转变自身的角色,批判性地学习传统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以开放式的教学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让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为他们创设出合作学习的时间,控制好教学难度及开放程度,逐步引导,实现教学目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有效把握课堂教学节奏,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科学合理地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将准备好的数学知识有条理地传授给學生,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教师的教学负担也会相应减轻。对于学生来说,良好的教学节奏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都可以得到系统的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在其他学科中学习和发展,帮助学生全面提高。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优化教学方法,从而转变教学思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研究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最终实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周玉兰.浅析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J].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2020(1):48-49.
[2]武文会.浅议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看法[J].东西南北:教育,2020(20):0370-0370.
[3]周训仁.浅谈如何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J].东西南北:教育,2019(6):24-24.
[4]周志生.试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J].考试周刊,2019(003):104.
[5]耿凡友,于佳.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J].中华少年,2020(14):51,53.
关键词:小学数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综合素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基础学科,需要师生对该科目引起高度的重视。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典型学科,也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紧跟教学步伐,充分利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作用,采取有效的措施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多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自身存在的魅力,让他们爱上数学,从而在课堂上表现出积极性与主动性。如何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本文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进行如下总结。
一、创设有效的情境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数学教学中导入是非常关键的环节,而情境教学法是导入部分常用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效的情境能够调动他们的学习主观性。课堂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尝试创设情境导入课堂,从而创设丰富多彩的课堂,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情境教学法也是一种有趣的教学方法。当情境与数学相结合时,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实现,他们获取数学知识的效率也会提高。如在上课前教师可选择好情境让学生参与其中,学生有了思考的空间,对情境十分感兴趣,教师顺势导入课程中,学生也就对即将要学习的内容感兴趣,从而进行自主探究。
二、开展游戏活动,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游戏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辅助形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游戏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他们会在游戏中感到快乐,真正实现了从玩中学,从学中玩。数学本身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碰到困难或是障碍,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会因此而大打折扣。这时教师就可趁机将游戏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得到更好的激发。同时,他们可以在快乐的游戏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进而逐渐形成参与数学活动的良好习惯,真正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例如,在教学“三位数减法”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将游戏活动引入到课堂中。教师将之前学习过的两位数加减、三位数加减呈现在屏幕上,组织学生进行一站式计算。学生的情绪高涨起来,很快进入到计算的游戏中,应用之前学习的方法进行计算。当计算到三位数减法的算式时很多同学都犹豫了。有的学生会模仿着两位数的减法进行计算,有的学生眉头紧皱不知道从哪下手。这时教师顺势引入到新的教学内容活动中,学生的探究欲望十分强烈。学生对于三位数的减法感兴趣后就会进行主动的探究,认真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从而很快地掌握数学运算知识,大大提高运算效率。
三、科学合理地使用多媒体,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传统的教学方法呈现出的是教师说话学生听,学生处于被动接收知识的状态,长期下去学生在课堂上将不愿意表达自己,难以形成自己的观点,最终形成恶性循环,这样将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在课堂上引入多媒体将会丰富课堂内容,教学形式生动,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利于师生间的互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时、分、秒”这一内容时,教师可将春晚倒计时的视频通过多媒体播放出来,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同时在学生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教师可提出问题:倒计时的十个数是什么意思呢?学生们踊跃回答。有人指出倒计时是时间,有人说是最后一分钟的最后十分钟。老师还结合倒计时视频,引出学生个人一天的时间安排,从而引出代表时间的三个不同单位,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效掌握时间、分、秒。这样在课堂上引入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学生能够在观看视频中增强学习兴趣,也有了与教师互动的欲望,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合理设置教学内容,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
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应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实现最大化的教学内容量,也就要求教师把握好课堂教学时间,全方面了解学生,包括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能力水平,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有效设置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围绕目标拓展和延伸教学内容,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的兴趣。在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及时转变自身的角色,批判性地学习传统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以开放式的教学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让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为他们创设出合作学习的时间,控制好教学难度及开放程度,逐步引导,实现教学目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否有效把握课堂教学节奏,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科学合理地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将准备好的数学知识有条理地传授给學生,学生才能更好地掌握,教师的教学负担也会相应减轻。对于学生来说,良好的教学节奏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都可以得到系统的提高,帮助学生更好地在其他学科中学习和发展,帮助学生全面提高。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优化教学方法,从而转变教学思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学习研究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最终实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周玉兰.浅析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J].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2020(1):48-49.
[2]武文会.浅议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看法[J].东西南北:教育,2020(20):0370-0370.
[3]周训仁.浅谈如何有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J].东西南北:教育,2019(6):24-24.
[4]周志生.试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J].考试周刊,2019(003):104.
[5]耿凡友,于佳.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J].中华少年,2020(14):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