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高血压的社区治疗与管理效果分析

来源 :健康之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ge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社区治疗与管理方式对高血压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88例,对所有患者进行高血压社区治理与管理,比较管理前后患者血压变化情况。结果:社区治疗与管理介入后,老年患者高血压显著降低,与社区管理介入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社区治疗与管理后,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改善明显,能够实现对血压的有效控制,改善患者生活方式,降低并发症出现风险,促进患者身体健康。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社区治疗;管理效果
  高血压是一种可控制疾病,患者一般需要长期治疗,疾病好发于年龄≥60岁的老年群体,患者应提高对疾病的重视程度。随着疾病进展可出现心、脑、肾等多器官并发症,需对该类患者强化治疗和护理,提升高血压疾病干预效果[1]。本研究以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社区治理与管理的临床应用意义。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社区医院2018年5月~2020年2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8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有关高血压的诊断,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院医学伦理学标准。入组患者男48例,女40例;年龄56~78岁,平均(66.28±0.38)岁;病程5~15年,平均(8.26±1.26)年;无并发症40例,有并发症48例。
  1.2 护理方法
  1.2.1 社区治疗
  组织患者学习高血压相关知识,讲解高血压日常预防手段,对高血压疾病危害进行告知,注重提升患者治疗与护理过程中依从度。指导患者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并加强饮食健康指导,通过控制和优化饮食结构的方式,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1.2.2 护理干预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正确护理干预,提醒患者禁烟酒,积极参与有氧运动,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患者应自行控制体质量,保持足够睡眠,关注自身健康情况,监测血压,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降低高血压,为自身健康提供保障。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对轻度患者进行饮食护理、睡眠指导和运动干预;重度患者则需要使用降压药物辅助治疗,常见的降压药物主要有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利尿剂、血管紧张速转化酶抑制剂等。
  1.2.3 社区管理
  建立患者信息档案,定期做好高血压疾病回访工作,根据患者高血压水平、生活方式和并发症情况,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护理,关注患者血压变化,并进行社区介入管理,通过社区慰问和医疗辅助,为患者健康提供支持;组织老年高血压患者交流会,分享经验,研究合理有效的日常护理方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管理前后SBP和DBP指标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分析患者临床资料,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社区治疗与管理后,老年高血压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出现降低,与社区管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高血压疾病在老年患者中較为常见,属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临床应对疾病护理和治疗提高重视力度。社区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单位,以社区管理和治疗为主要方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干预,是目前老年高血压疾病治疗的有效方式。本研究中,对所有患者进行社区治疗与管理,注重对患者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调整,开展有效的护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度。社区护理中,组织老年高血压疾病患者,积极参与到社区主题活动中,对患者治疗过程进行监护,并采取应急措施,减少护理风险发生率。经过对照分析,社区管理和治疗措施后,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均出现不同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老年人社区高血压治疗与管理中,社区治疗与管理的方式能够改善患者血压值,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保障患者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赵凤宇.健康教育护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J].继续医学教育,2020,34(4):114-115.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风险的预防。方法:选取收治的下肢骨折术后患者64例,按干预方案不同分为普通组和观察组,各32例。普通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方式。结果:观察组的血栓发生率为6.24%,低于普通组的15.62%(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预方法  1.2.1 普通组  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  1.2.2 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前列腺癌患者应用术前健康教育联合术后延续护理对患者生活质量及情绪的影响。方法:在2018年8月~2019年8月治疗的患者中选取符合研究条件的120例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术前健康教育聯合术后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情绪、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躯体疼痛、生理机能、健康状况、精
期刊
心绞痛是一种常见的病症,发生率高,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不良影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绞痛经系列治疗后病情稳定,处于稳定期,该阶段的护理对控制病情有很大帮助。那么,处于稳定期的心绞痛,护理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1心绞痛的概念及表现  心绞痛是指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暂时性缺血、缺氧,引起的以发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适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心绞痛是心脏缺血反射至身体表面所感觉的疼痛,以前胸阵发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方法用于早产儿出院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19年12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98例早产儿加入本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在早产儿出院后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早产儿出院后给予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早产儿出院后家属护理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早产儿体格发育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1.2 入组标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供应室消毒灭菌监测对医院感染预防的作用。方法:从近3年于滕州市龙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临床治疗中发生感染患者中,选取11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两组患者感染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  1.2 研究方法  在供应室消毒灭菌监测过程中,首先,应加强供应室生物学监测。对于供应室管理人员来说,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体检人群中脂肪肝患者生活方式治疗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6月~2020年7月体检出脂肪肝患者300例,根据随机排列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15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持续性干预及健康指导,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研究组轻度脂肪肝、中度脂肪肝、重度脂肪肝发生率与参照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轻度脂肪肝(12.00%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个体化注射技术的效果。方法:对60例CT冠状动脉成像受检者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注射技术,观察组30例采用个体化注射技术。对比两组小血管显示情况。結果:观察组室间隔支、圆锥支、窦房结支显示例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  1.2 注射方法  仪器设备:飞利浦Brilliance CT,64排128层;Medrad Stellant双筒高压注射器;
期刊
1检查项目一: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是人体血液中比较重要的一种血细胞,与机体抵抗力与免疫力密切相关,能吞噬异物,生成抗体,与机体的损伤治愈能力和病原体侵入抵御能力等相关。通常血常规能有效检查受检者体内的白细胞计数,指标的变化与化脓性细菌性炎症等有关。  人体内白细胞总数升高或降低,与机体生理性、病理性因素相关,通常生理性白细胞计数升高临床意义不大,需要高度关注病理性白细胞总数的升高。(1)生理性升高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健康教育模式应用于病毒性肝炎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66例2019年8月~2020年5月就诊的病毒性肝炎患者参与病毒性肝炎健康教育模式干预实验计划,以平衡序贯法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33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健康教育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相比于常规组,实验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病毒性肝炎者护理中贯彻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高原条件下基层部队官兵患爆震性耳聋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患爆震性耳聋官兵108例进行医学研究,按照治疗措施不同分为西医治疗组与中西医治疗组,各组54例,评估治疗有效性。结果:中西医治疗组完全治疗20例、改善治疗32例、失败治疗2例,西医治疗组完全治疗18例、改善治疗28例、失败治疗8例,中西医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高于西医治疗组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