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的绝笔诗

来源 :党史文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8520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7年,郭老仙逝半年之前。一天,他的老友、著名古典戏剧画家关良拿来一幅《鲁智深醉打山门》的画作,请郭老题诗。郭老抱病为此画题诗一首:
  神佛都是假,谁能相信它。
  打破山门后,提杖走天涯。
  见佛我就打,见神我就骂。
  骂倒十万八千神和佛,打成一片稀泥巴。
  看来禅杖用处大,可以促进现代化,遍开大寨花。
  当时正值“四人帮”倒台不久,破除迷信拨乱反正之际,郭老的诗句自然带有明显的时代色彩。此诗在当年似乎未被媒体重视,因此知道者不多,不少人误认为郭老的绝笔诗是那首流传甚广的“大快人心事,揪出‘四人帮’”的《满江红》。
  细考之后又发现,郭沫若评《水浒》人物诗并非仅此一篇。早在20世纪40年代,他就为关良的《水浒人物画》题写过诗作。其中一幅《翠屏山》,画的是石秀智斬裴如海,郭老题诗曰:“好个石秀,能除奸宄;如这样拿个木鱼,不如有刀在手。”另一幅宋江画像则题曰:“别人并不爱你,偏要卖弄你的老气。我实在不爱宋江,他并不侠义,彻头彻尾,是一个假仁假义、欺己欺人的浪子。”这些人物诗明评《水浒》,暗批国民党反动派,深得国统区人民的赞同。
  (摘自《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 张荣辉
其他文献
在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和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之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的提问。在近两个小时里,温总理就政治、经济、社会,内政、外交、国防等十一个问题一一坦诚作答,获得中外记者和众多媒体高度评价。  “本届政府工作走过了4个年头,她告诉我们,必须懂得一个真理,这就是政府的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一切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归功于人民。”简短、真切
期刊
1946年12月1日,延安《解放日报》用很大的篇幅刊载了这样一则报道:“国民党当局,惨无人道,不顾民众死活,致使国统区人民饥寒交迫。自今年7月起,又对上海之摊贩实行打压,禁止经营。上海摊贩及各界民众奋起反抗,至11月30日止,当局出动大批警察武力镇压,迫害抗命之群众,当日有小贩七名中弹毙命,受伤者甚众。”12月2日,该报继续援引路透社消息:“全日军警向群众开枪至少在一百排以上。在军警屠刀下死伤的人
期刊
[摘 要] 历史剧集感官、认识、精神三方面的美学功能于一体,决定了历史剧创作必须遵循“历史与艺术辩证统一”的基本原则,这就要求历史剧要处理好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历史共性与历史个性、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并对历史进行艺术的表达。  [关键词] 历史剧 历史与艺术 辩证统一 《卧薪尝胆》    一、历史题材戏剧与历史剧    戏剧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历史结下了不解之缘。自元杂剧至今,戏剧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期刊
纪念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八十周年之四    湘赣边秋收起义第一次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鲜艳红旗,这面红旗的设计者是参加起义的何长工、陈树华、钟文璋。在这支起义队伍里,聚集了众多的革命豪杰、仁人志士,他们有的在起义时便英勇献身;有的在此后的革命斗争中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有的为革命建立了不朽的业绩,成为新中国的开国元勋。他们都是卓越的领袖,英勇的战士。因篇幅所限,本刊选择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人物略作介
期刊
[摘 要] 码头工人以罢工、破坏敌人物资、参加爱国捐献、帮助抗战部队等方式参与抗日救亡活动,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是中国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码头工人 抗日战争时期 罢工 捐款    2007年是中国人民开始全面抗战70周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奋斗的结果。毫无疑问,中国抗战的胜利也离不开城市下层社会群体的支持。城市下层社会群体长期深处社会下层,容易被忽视,但其所作出的努
期刊
[摘 要] 本文立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时代背景,阐述了农村留守孩的德育现状,分析了其原因,并结合社会学相关理论和德育教育相关原理,提出了新形势下应如何建构留守孩德育教育体系。  [关键词] 德育体系 留守孩 农村 分析构建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构建和谐社会提到了
期刊
在研究中国苏维埃运动史林林总总的著作中,从客家与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关系入手,探索客家与中国苏维埃运动方方面面的联系,可谓是一个新视角。开创这个研究新领域的代表人物,是江西省赣州市研究中央苏区史的专家舒龙先生。由他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客家与中国苏维埃革命运动》一书,成为这一新视角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  舒龙,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赣州电视台专业作家,被国务院批准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期刊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国民党到处疯狂屠杀共产党人,镇压工农运动。为反击国民党的白色恐怖,挽救濒临绝境的中国革命,中共中央在武汉召开紧急会议(史称“八七会议”),决定在湘、鄂、粤、赣四省举行秋收起义。      毛泽东奉命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任起义部队的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起义部队称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毛泽东任师长,下辖三个团;起义军的旗号为“镰刀斧头”。这次起义是在江西
期刊
讲述长征故事的电视剧《雄关漫道》在央视一套热播。但美中不足的是,连日来不断有观众反映,由于编导误读“漫道”,致使剧名原本表达的正面意义出现硬伤。  了解毛泽东诗词的观众知道,该剧剧名源于《忆秦娥·娄山关》中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句。不过把“雄关漫道”单独取出作劇名是否妥当?  有人查阅《辞源》,称“漫道”放在毛泽东诗词是“别说”、“莫说”的意思,因此以“雄关漫道”做剧名就有点不知所
期刊
[摘 要] 密切联系广大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观点,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的经验。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是当时中国的“首善之区”。总结和借鉴党在这一时期处理党群关系的历史经验,对搞好当前的党群关系及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仍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党群关系 群众利益 党的先进性建设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群众工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形成了与人民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