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过载控制的反舰导弹的高度控制系统设计

来源 :战术导弹控制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123g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了描述导弹纵向运动的线性模型.基于过载控制方法,设计了反舰导弹的新型高度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采用内外环结构设计.在内环控制反舰导弹的过载和角加速度,在外环控制反舰导弹的飞行高度,并且采用变结构控制方法设计了它的控制器.以某型超音速反舰导弹为例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显示了所设计的基于过载控制的高度控制系统的控制能力.
其他文献
反舰导弹进行末端机动,有利于增大突防概率.本文对反舰导弹的末端机动进行了分类,讨论了几种可能的控制实现方式的优缺点,给出了在几种控制指令下的末端机动实现公式,进行了
本文建立了具有气动力和侧向推力混合控制的导弹动力学模型,提出了将控制系统分成控制律和复合逻辑两部分进行设计的方法,并分析了姿控发动机到导弹质心距离对控制效果的影响
针对S1Tr近程空地导弹的特点,将导弹纵向运动的非线性模型通过参数雅克比线性化方法转化线性变参数(LinearParameter—varying,LPV)成LPV模型,基于IPV系统渐近稳定且具有H∞性能γ
给出了微控制器AT91M55800A在小型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详细描述了系统的功能和结构配置,提出了控制策略,给出了实时飞行控制软件的功能模块、流程图及采取的关键技术
本文是某型导弹控制系统电磁兼容设计方面的技术总结.首先从自动驾驶仪的电气特点出发,较全面地介绍了与控制系统有关联的各种干扰源,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已用于控制系统的
介绍了双星定位系统的定位原理,给出了其定位的量测方程,然后对其定位误差进行了分析与仿真,在指出双星定位系统定位机制缺陷的基础上,对两种双星定位系统的改进方案进行了类似的
主要是研究了电磁波在有气态电介质电离和空气电离耦合形成的等离子体鞘套中的传播特性。通过给出电子密度在等离子体鞘套中的分布模型,在不同的再入环境温度下,利用传输矩阵法
针对具有强耦合、严重非线性、变系数、纯延迟的高超声速导弹再入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鲁棒变结构控制器,克服了传统控制方法的缺陷,无需大量的增益调节,而能自动适应非
相对于常见的圆截面弹体的动力学特性分析而言。非圆截面弹体的动力学特性,特别是侧向的稳定性和操纵性分析有其特殊之处。本文研究了具有非圆截面弹体和大升阻比气动外形的某
利用dS PAC E仿真平台进行某型反舰导弹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软件设计比传统方法具有方便、高效、精确等优越性.简要介绍了dSPACE实时仿真平台及其软件环境,并提出了半实物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