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买餐具”问题

来源 :学苑创造·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g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杰克和玛丽是师从同一个数学教授的博士生,两人由于共同的爱好渐渐走到一起。他们两人都喜欢吃正宗的西餐,而且都愿意享受在家里烹饪和品尝的乐趣,于是在结婚后的第一周,他们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购买成套的西式餐具。必须说明的是,西方的成套餐具通常包括食刀、食叉和汤匙三种。
  他们来到一家只收现金的专卖店,很快就选中了某种品牌的餐具,可在清点身上所带钱数时发现,所带现金正好可以购买21把叉子和21把汤匙;或者是28把小刀。一个显然的事实是。要买成套的餐具,刀、叉和匙的个数必须相等,否则不能配套就有点不伦不类,或者说是不成体统了。那么现在的问题是:能不能花完身上所带的钱,恰好购买整套数的餐具呢?如果可以,刚好买几套呢?
  这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看上去就没有那么简单,难怪营业员有点思维混乱,最后竟然不知所措。不过,这并没有难住这对新婚夫妇,别忘了他们的专业可是教学。两位数学博士略加思索,便相互露出会意笑容。因为他们不约而同地算出了应采购的刀、叉和匙的数目,你知道他们的分析思路么?
  杰克搂着自己的妻子悄悄说:“先假设A为一把叉子和一把汤匙加在一起的价钱,B为一把小刀的价钱,而C是我们所带的钱数,那么按照购买要求,我们将得封两个方程:21A=C,28B=C,则有21A=28B,所以A=4/3B。”玛丽点点头接着说:“再设咱们要买X套餐具,即有X把刀,X把叉和X把匙,一套餐具的价钱为(A B),则有X(A B)=C,已知A与B、C与B的关系,可将此式转换为X(4/3B B)=28B,两端消去未知数B,得X(4/3 1)=28,所以X=12。没错吧?”
  怎么样?思路是不是很巧妙?应该注意到,新婚夫妇在分析时大胆采用了设未知数的策略,根据购买要求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在推导过程中用替代法消元,自然巧妙地计算出结果。现金正好用完并且餐具刚好成套,结果堪称圆满,作为新生活的开始这可是个好兆头哟!
其他文献
手势控制器  一款像鼠标一样准确、比键盘更可靠、比触摸屏还灵敏的体感控制器问世了,它的外设体积只有口香糖那么大,有了它,你就可以直接用手势来控制电脑,而无需鼠标、键盘。与电脑连接后,它会闪出一个工作空间,在这个空间里,你的10根手指的动作都会被即时跟踪,其对移动轨迹的记录可以精确到百分之一毫米。  听觉导游地图  英国阿伯丁大学设计专业的学生制作了一款相当有趣的听觉导游地图。设计者把具有实时录音与
《论语》二十篇,各篇之间、各章句之间往往都缺乏有机的内在关联,各种教材选本更是纷繁各异,再加上对话简短,微言大义,又少具体对话情境,这给解读文本和开展教学带来很大困难,但同时其中丰富的潜在意蕴和多种理解可能性也给教学创造了更大的发挥空间。我们可以考虑把不同章句组合重构,以引导学生探究新思路、获得新发现。统编本新教材《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按照篇目次序从《论语》七篇中选了十二章组成《(论语)十二章》一
自动灭火粒  现在森林火灾日益频繁,经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想发明一种自动灭火粒。这种自动灭火粒由一种可吸收并贮藏水分的生物材料构成,体积小,可以用飞机撒播在森林中。这种自动灭火粒只要一接触地面,就会像种子一样在土里扎根,从土里吸收水分并贮藏在体内。一旦地面发生火灾,灭火粒受热膨胀弹到空中,并自动爆破,把平时贮藏的水分散发出来,从而扑灭火灾,保护森林。    不可思议的气囊  我想在汽车的头
几个月前的一天,寒风吹动着大地。傍晚,我和妈妈去超市买东西,在回家的路上,一阵阵刺骨的寒风吹来,我冻得直打哆嗦。我对妈妈说:“太冷了。”妈妈马上把自己身上的外衣脱下给我披上。我顿时感到暖洋洋的,很暖和。转头看到妈妈紧缩着,便问:“妈妈,您冷吗?”妈妈回答说:“不冷。”我心里想,妈妈真健康。  到家后,妈妈直咳嗽,我恍然大悟:妈妈冻感冒了。我连忙找药给妈妈吃……唉,原来妈妈说不冷是为了让我放心地穿着
斯威夫特是一个快乐的老头,自他30岁与漂亮的玛丽结婚后,夫妻俩相濡以沫、举案齐眉,生活十分美满幸福。在斯威夫特寿登八十之时,恰好又是他和玛丽金婚纪念日(西方把结婚满五十周年的称为金婚),儿孙绕膝的斯威夫特夫妇心里充满了甜蜜,分外高兴。为了欢度这个具有特殊纪念意义的节日,大家一致决定隆重庆祝。家庭成员各司其职,分头准备,其中斯威夫特的大孙子汤姆的任务就是去超市购买宴会所用的火鸡、鸭与鹅,在此过程中,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本是古人遵循的生活规律,但古时也有上夜班的人,如更夫、门僮等,甚至和尚。且看张继的千古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瞧,要不是有值夜敲钟的僧人,哪来的夜半钟声呢?  古代官员也要上夜班,叫做“更直”, 这一制度始于春秋,至汉唐两代基本成型,《后汉书》和《旧唐书》里均有相关记载。如唐代,中书、尚书、门下三省都要轮流值夜班,各省有一本“直令”,也就是夜班记录本,由“直
摘 要 许多教师认为,记叙文写作是训练学生写好作文的基础,殊不知,记叙文作为众多文体中的一种,并不具备为其他文体写作奠基的作用,记叙文写作训练只是培养学生那些更为基础、更为重要的写作能力。本文以《盲人摸象》和《庖丁解牛》两个经典的寓言故事为例,探讨了在记叙文写作中如何训练学生的审题及深入表达能力。  关键词 记叙文;基础能力;写作教学  语文教师都有训练学生写作记叙文的情结,认为记叙文写作是练习写
很多学生议论文写不精彩,关键是不会分析。一篇议论文,不但要观点鲜明,而且要进行恰当的分析。什么是“分析”?“分”就是分解,“析”就是剖析,即把一件事或某种现象分解成若干个有内在联系的部分,通过合理的议论让人能认清事件或现象的本质属性,从而得出结论,起到明理的作用。“分”解和剖“析”所拟中心论点包容的种种人情、种种事理、种种内部构造、种种外部联系。分析好,大有益;分析好,理自现。  然而,很遗憾,如
I Has A Hotdog : Prickly Situation.  I try to eat it,but I’m afraid of going pin balloon popping on my lips.  Dogs are Our Friends: No!I Will Not Be Having Any of This. No!Just No!  英国10岁女孩用儿童玩具做出“泡泡海
何元山:不会因为怕人诬赖而不去扶老人。  黄鹏城:我赞同“乐意搀扶”,因为人心都是肉长的,当看到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摔倒在地时,你怎么忍心看他艰难自理?  许赛凡:我一定会帮扶,因为我们也有老的时候。  董彬彬:从我们的爱心出发,应该要去帮助的。中国人还是需要爱的!每个生命都不容易,尤其是老人,无论结果怎样,选择帮扶应是每个国人都要首先考虑的!  高文英:虽然社会上时常有报道帮扶者被诬赖的情况,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