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派潭凉粉草的故事

来源 :少男少女·小作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lj4037400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听说过增城“四宝”之一——派潭凉粉草吗?它和“迟菜心”一样,是有名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之一。增城农民种植凉粉草的历史悠久,在增城中北部的派潭、小楼、正果、荔城、增江等镇街均有种植,尤以派潭镇的产量最多、品质最佳。用派潭凉粉草制作的凉粉,具有色泽墨茶透亮、口感爽滑、味香、甘醇、无渣、不易变质等特点,享誉海内外。
  有一次,我和妈妈去市场买菜,发现挂着“派潭凉粉”的牌子下面围着很多人在买凉粉,黑亮爽滑香甜的凉粉馋得我口水直流,妈妈和我便过去各吃了一大碗。等我们买好菜转回头时,发现凉粉摊的阿姨正在收摊。原来她已将凉粉全部卖完了。于是我在旁边嘀咕妈妈为什么当时不买一些回家呢。卖凉粉的阿姨笑着对妈妈说:“我今天带来一些派潭凉粉草到草药店交货,你可以买一些回家自己做,学会了做凉粉,在炎热的夏天就可以天天吃到自家做的涼粉了。”妈妈听了很高兴。那个阿姨便开始教妈妈如何做凉粉,如怎样煮草,怎样过滤,加多少粉(粘米粉、葛粉等)、如何调粉、怎么冷却、怎么做糖浆……
  望着这位皮肤被太阳晒得黑黝黝的阿姨,我在想:这个阿姨是不是有些傻啊?她难道不怕泄露了“商业秘密”影响自己的生意?正想着,阿姨已向妈妈介绍完做凉粉的方法,她向妈妈补充了一句:“我看孩子体质比较燥热,我建议你不要用粘米粉做,用葛粉做。你去跟乡里人买一些葛粉,这样做出来的凉粉清热解毒、透疹止泻、生津止渴,治喉咙肿瘤效果很好。”她的最后一句话,彻底打消了我的疑惑,让我顿生敬仰之心,我不由得感叹:她真善良!
  回家后,妈妈就迫不及待地动手做凉粉给家人吃,大家都夸妈妈做得好吃,妈妈却让家人感谢今天遇到的派潭农民阿姨,妈妈一直在后悔当时忘了留那个阿姨的电话号码。望着黑亮亮、草香四溢的凉粉,我觉得那个阿姨就像质朴无华的凉粉草:热心助人,与人为善,不求回报。
  我爱派潭凉粉草,更爱像派潭凉粉草一样的人!
其他文献
南方人泡茶,可算得上是烦琐.rn适宜的温度,适宜的茶叶再配上适宜的茶杯,恰到好处的力度和不差分秒的时间.南方泡茶是一种品,是一种人生,多多少少人间起伏都在那一口茶中蛰伏
期刊
只为赚吆喝不为赚钱?在没有中国面孔的欧洲足坛,中国企业只能花钱让名门球队成为自己的移动广告牌,但效果如何难以衡量。三年前,曼联俱乐部CEO大卫·吉尔(David Gill)面对媒
期刊
实现语文素质化教育首要的就是敢于创新教学.这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也是推行素质教育的先决条件.初中语文课素质化教育的主渠道仍然是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渗透分创新教学,运用“
弱视是指单眼或双眼最好的矫正视力低于0.8,而眼部没有器质性病变的一种视觉状态.弱视的治疗效果取决于年龄、弱视程度和对治疗的依从性.1弱视的治疗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早
我想起了我的外公。他是广东潮汕人。  “学习累了吧,过来喝一杯茶吧。”每次我回老家,外公总是张罗着我们喝茶,那套摆在桌子上的茶具不知道用了多久,也不知道换了几套,不变的永远是每次都要喝茶。  记得小的时候,最喜欢在茶桌面前坐着,看着外公将热腾腾的开水倒进茶壶里,茶壶里也冒着白气,我仰着头看着白气飘啊飘,飘到空中融入了世界,然后消失了。  我总是问外公:“为什么白气融入空中就会消失了呢?”“我们看不
期刊
采中原之精粹,纳四海之新风,岭南文化,源远流长.岭南园林、粤剧、客家围龙屋……皆是岭南特色.而杨羽仪的《水乡茶居》让人品鉴了岭南茶文化.rn七八张四方桌的小院落,抑或是
期刊
一、调查目的rn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时代的需要,是未来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现代社会的一切资源中,人力资源最重要的.后进生的教育在教育工作中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随
期刊
早就想去寻访纪念史上广东第一个诗人杨孚的南雪祠,元旦有暇,笔者到广州漱珠冈纯阳观寻访一番。访问了几个道人,大都语焉不详,所得的资料甚至比坊间介绍的还少。因南雪祠早已圮废,祠的旧地也变身为观中的食堂。人事变迁,嗒然若失,几句感慨的诗便在心中酿成:  纷嚣布市噪相围,访雅寻诗兴转微。  南雪几时经劫尽?岭梅何地不芳菲。  著书绛帐浑无见,修道蝶灰犹漫飞。  解笑阮公能引凤,凭君片语吊斜晖。  纪念大清
期刊
目的:对肺炎患儿进行人性化护理干预手段,探讨其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后对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将2017年6月-2018年1月入我院进行住院的120例肺炎患儿,经随机数字分配成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