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穷人教育学”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ppat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温总理在这里强调的“穷人教育学”,正是他曾提出的平民教育的理念,当时在教育界曾掀起波澜。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意见认为,我们已经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早已不是当年晏阳初开展贫民教育、难民教育时的情况,今天重提这一概念似乎并无多少必要性和针对性。以我的认识,虽然中国教育已经超越了当年那样的贫穷落后,但平民教育的理念、精神和价值——面向大多数人、面向农民和弱势群体的教育公平价值,以及朴实无华的“平民化”教育的价值——并没有过时,而是我们的教育现实中十分匮乏的。“穷人教育学”重申的依然是我们的教育必须是面向大多数人的,是农村贫困家庭等弱势人群能够享用的。这正是“穷人教育学”的第一要义,我把它称之为“关注穷人的教育”。
  众所周知,教育具有促进社会平等的功能;然而,教育并非自然就具有这种平等化的功能。正如布尔迪厄揭示的,在存在巨大不公平的社会现实中,教育的作用究竟是促进社会经济平等还是强化这种不平等,取决于教育制度自身的价值和特征。普及和扩大教育,向工农及其子弟开门、关注劳苦大众的教育等等,原本就是社会主义教育的基本价值。但是,在近些年来追求高速度、高档次、高学历的教育发展中,我们的确有意无意地弱化了这一价值。一方面,教育的重心过高,资源主要向城市和高等教育集中;另一方面,在师资配备、学校撤并、教学模式等方面大统一的计划管理,忽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巨大差别,致使在山区、贫困地区出现新的“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当前,国家已经将优先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作为教育公共政策的核心价值。今年8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讲话,提出“以更大的决心、更多的财力支持教育事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这样的表态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也是当前教育发展新的现实。
  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保障的主要是平等的教育机会,这只是实现教育公平的第一步;真正的挑战在教育内部,即学生在学业成就方面的平等。让我们正视这一被遮蔽的事实:在许多农村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的硬件和经费问题已经大面积解决,教育的贫困从外表上看已不那么触目惊心;然而,虽然小学和初中生的入学率已经很高,但他们的学业合格率却很低。最近,我们在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调查,发现小学的语文、数学两课合格率仅达10%左右,初中六科的及格率更是低到不足2%。由于取消了留级制度,也为了控制流失辍学,不论成绩如何都可以达到初中毕业。然而,这真是穷人所需要的教育吗?
  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低下的根本原因之一,是农村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低下,尚未得到有效的解决。因而,“穷人教育学”的第二要义,不妨称之为“为穷人服务的教育”。当前,它突出表现为关注农村教师,培养愿意和能够为农村教育服务,在贫困地区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教师。近年来,我们倡导的大多是依靠城市大学生和城镇教师短期支教的项目,比较忽视因地制宜地培养在贫困地区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的长效机制。前些年高等教育扩张,高校合并、升格热的一个严重后果,是教育重心不断提高,极大地削弱了师范教育培养农村教师的功能,尤其是片面追求高学历,大量取消为农村培养小学教师的中等师范教育,致使乡村小学教师的来源出现危机。新近实行的免费师范生计划,是一个切实有效的治本之策,但仅在六所重点大学实行,仍有重心过高之弊;而省级以下的师范院校能否仿效实行,受制于地方财力,在最需要实行这一措施的西部地区,仅靠地方财政是难以支撑的。
  贫困地区农村教育另一个流血的伤口是代课教师。由于教育经费不足,他们作为编外教师,以极低的待遇在最偏远、贫困的乡村教学点长期执教,全国仍有四五十万之众。在广西,他们占教师队伍的24%;在甘肃陇南,他们的工资待遇仅为每月80~200元。他们是农村社会中最穷的一群,也是面向“穷人的教育”难以替代的主力。然而,对于农村代课教师,我们缺乏正视历史和实事求是的态度,缺乏必要的支持和救助。主管部门企图用冷酷的“清退”办法勾销几十万代课教师十几年的心血和奉献,无论在法律上还是在道德上,都是说不过去的。最近,重庆市从1万余名代课教师中招考8000名公办教师,一举解决代课教师问题,是值得学习、推广的善政之举。实事求是地解决好贫困地区农村代课教师问题,关键是温总理所说的不仅要用财力,还要用“心力”:“无论是做教师,还是做人,都应该有一颗同情心、一颗爱心。同情和爱心是道德的基础。”如果有这样的爱心和道德基础,以今天政府的财力,解决代课教师问题应当是不难的。
  “穷人教育学”的第三要义应当是“对穷人有用的教育”,即对学业成就、教育结果的追求。在老少边穷地区,上述高入学率和低合格率的情况并不鲜见。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多年来我们追求、表征的只是入学率、巩固率,十分低下的教育质量这一事实似乎被遮蔽了。关注穷人的教育,农民的孩子有学上固然是重要的;但向他们提供什么样的教育同样重要。对此,“有用的教育”也许是比“高质量教育”更具针对性的说法。当然,对大多数农村孩子而言,有用的教育是什么样的,应当说我们还缺乏研究,这是涉及农村教育改造的大题目。但它至少是与只求数量的“普及”和达标,脱离实用和过于城市化的教育不相容的,更不用说那种两眼向上的奢华教育。用陶行知的话说,平民教育不是培养小姐少爷书呆子的教育,而是一种“粗茶淡饭”、“家常便饭”的教育,读平民的书,说平民的话,做平民的事。黄炎培的追求则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近年来长江平民教育基金会在安徽休宁举办的鲁班木工学校,不仅培养有很强技能的工匠,而且培养“诚实、勤劳、有爱心、不走捷径”的人;晏阳初乡建中心在厦门开展的工友教育,提出“使无力者有力,使有力者有爱”,开展符合农民工实际需要的教育,都是有益的探索。
  可见,关注穷人的教育,培养愿意和能够为穷人服务的乡村教师,造就穷人所需要的教育,这样的主题和任务是十分现实和真实的,是长期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所不容易感受的。这正是提出“穷人教育学”的难能可贵之处。
  (作者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其他文献
17岁那年一场意外的交通事故,几块碎玻璃溅入我的右眼,从此,我只能用一只眼睛看世界。直到27岁遇见同样患有眼疾的他,我的世界才有了一丝缤纷的颜色。许是同病相怜,认识半年后我们便走在一起。  两年后的夏天,儿子在我们的殷切期待中呱呱坠地,从此,平淡的生活里有了一股动力与期待。  因为看不太清,做饭于我而言是件极困难的事。但儿子未嫌弃过我的饭菜,每次总是大口大口地往嘴里拨,吃得津津有味,小小的他竟然学
一口气读完张帆的《才子邓拓》一书,再去翻看《燕山夜话》,觉得无论在中国当代的政治进程中,还是在中国当代杂文史上,邓拓都是不可忽略的一个人物,他和他的杂文的命运,总给我某些象征的意味,让人感慨不已。    一    邓拓,原名邓子健、邓云特,1912年出生于福建闽侯一个旧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就酷爱文学艺术。1930年,18岁的他参加了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从事革命活动。1937年
我喜欢家里整洁,而老婆记性不好,用过的东西总是随手乱放。我找不到老婆放不回原处的东西,常常会很生气。每次一找不到东西就会数落老婆丢三落四。总是被责备,老婆心里也不舒服,抱怨我对她曾经的爱和包容在生活琐事中慢慢磨蚀了。  一日,老婆又将锅铲放在了一处,我见了,又责备她老毛病重犯。这一开始,我就刹不住脚,顺流而下,将她以前的过失挨个又数落了一遍。我只图自己说得痛快,根本没注意到旁边老婆火山要爆发了,直
朱玉琴,女,49岁,中共党员,华亭市安口镇朱家坡村人,任朱家坡村妇联主席。在带领全村妇女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她用自己的爱心、信心、恒心,影响、帮助身边的人,不仅铸就了小家的辉煌,也点亮了万家灯火。  朱玉琴始终坚持以“党政所急、妇女所需、妇联所能”三位交汇点为工作立足点,处处以身作则,勤勤恳恳,身先士卒,模范带头。粗活也好,重活也罢,各项工作她从来都是身体力行,带头干,抢着干。在“最美家庭”、“
什么是教育,每个学校每个教育者可能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我们认为,能把最美的童年留给孩子,让他们能在最快乐的环境中成长,无疑体现教育的最本质特征。为了让在人大附小读书的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最快乐的童年,我们在教师教育、德育活动、课程建设、校园环境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形成了颇具特色、富有成效的办学思路。这里重点介绍我校德育活动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及主要成果,希望对当前学校德育建设有所裨益。    1、全
我国教育家夏丏尊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将教师热爱学生视为“教育的奥秘”。师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教师的爱可以促进互爱,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让学生成长了。在教师之爱与学生成长间有一架桥梁叫做“智慧”。一般意义上的智慧应该包含
在大多数的时候,贫困似乎总是和落后、肮脏、愚昧、自私、心灵的扭曲联系在一起。贫困者因此总是在成为帮助救济对象的同时,也成为人们潜意识里歧视的对象。贫困真的那么可怕吗?如何面对贫困?伊朗电影《小鞋子》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发。    贫困下的艰难生活    阿里在买菜的时候丢了妹妹萨娜唯一的鞋子。由于家里贫困,父亲不可能给萨娜买一双新鞋,兄妹俩就剩下哥哥阿里的一双破旧球鞋和一双破凉拖鞋。这意味着上学时
在网上看到一个调研:你从小到大接受过别人的哪些评价?听到这些评价,你有怎样的感受呢?至今为止,这些评价又是怎样影响你的生活?  一个叫“寂寞”的人说就因为她皮肤黑,曾被男生叫做“黑乌鸡”。这个称号让她难过了整个青春期,甚至曾经将出国把皮肤洗白当成了唯一梦想。  “一只摇曳的船”说:“我拿到人生的第一份工资时,立即买了个当下很流行的包包,结果遭到室友打击:‘怎么这款包在明星身上那么优雅,在你身上却像
地处长江三峡之西陵峡的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是爱国诗人屈原的故乡,是三峡工程所在地。长江横贯秭归64公里,境内的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崆岭峡,是西陵峡的“峡中之峡”,也是西陵峡内最险峻、最壮美的峡谷。一条长江南岸的小溪,在牛肝马肺峡注入长江,其名为九畹溪。屈原《离骚》中有“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九畹溪因此而得名。传说屈原入郢前曾在此开坛讲学、植兰修性。九畹溪入江口巨鱼坊的下游20公里就
听了一段引人深思的话,出自音频节目《好好说话2》。马东说他亲自把关公司所有面试的最终环节。在面试新员工和实习生时,他经常会问:一份西红柿炒蛋该怎么做?我当场发蒙,换作是我,该如何作答呢?  无厘头的题目后,肯定埋着玄机,我怀着几种猜测继续往下听。  应聘者凡是支支吾吾回答不会做的,还是结结巴巴报流水账似的,都没过马东这一关。  其中一个应届小伙子的回答是这样:“马老师,您的这个问题真有意思,我猜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