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妇好和王姜看商周王妃地位的变迁

来源 :陕西社会科学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3986993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后妃群体是宫廷政治生活中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她们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影响,从她们出现之初就发生着变化。本文通过对甲骨文、金文记载的商周时代的两位王妃——妇好、王姜在王朝事务中的活动、地位及其发挥的作用作简单比较,来探讨商代、西周时期王妃地位的变化。
  关键词:妇好;诸妇;王姜;王妃;地位变迁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3-068-04
  
  古往今来,后妃群体是宫廷政治生活中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的父权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她们的地位、作用逐渐制度化、模式化。早在国家制度建立发展的初期——商周时代,王妃这个不同寻常的群体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样的?商周甲骨卜辞、青铜器铭文中对商周王妃的活动有丰富的记载,其中以妇好、王姜这两个名字出现的最为频繁,她们的时代分别是殷商、西周,身份都是王妃。下面就对她们的事迹作个简述和分析,以窺商周两代王妃地位的变迁。
  一、妇好
  据甲骨文可知妇好是商代名王武丁之妻。妇好墓出土的铜器铭文中又称“司母辛”,说明妇好是武丁法定配偶妣辛①。卜辞及青铜器铭对妇好的活动有丰富记载:
  (一)生平事迹
  1.祭祀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在商代人政治生活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祭祀活动中,妇好的身影屡屡可见。妇好祭祀的对象不仅有女性祖先,还有男性祖先:
  贞:妇好有(报)于四妣,槱 。(《合集》2607);丁巳卜,槱,妇好御于父乙 。(《合集》712))
  父乙是武丁的父亲小乙。
  从妇好参与的祭祀活动看,都是对重要的祖先的祭祀,足见妇好地位之高。
  2.征伐
  对外征伐,使众多小邦国臣服于大商邑,保证商王政权能长治久安,这在商朝政治生活中是相当重要的。卜辞也记录了妇好参与对外征伐的情况:
  辛巳卜,争贞:今者王共人呼妇好伐土方。(《合集》6412);辛未卜,争贞:妇好其比沚瞂伐印方,王自东亳(薄)伐捍,陷于妇好立。(位) (《合集》6480)
  上面卜辞记载了妇好或单独或同其他将领配合征伐方国。
  卜辞另有记载王征调妇好的三千人马征伐敌国:
  辛子卜,□贞:登妇好三千,登旅万,呼伐□。(《英》150正)
  足见妇好拥有自己的军队,而且军队数目相当庞大。除了固定的军队外,妇好还为出征作战征集人马,操持商王朝的军务:
  甲申卜,壳贞:呼妇好先登人于厐?(《合集》7283)
  另外,在妇好墓中出土两件青铜钺。《史记•周本纪》记载钺是权力的象征,《尚书•牧誓》中武王伐商“左杖黄钺以誓”。而妇好墓中青铜钺的出土,说明妇好在军事方面有相当高的统帅权。
  3.政务
  除祭祀和征伐,妇好还参与王朝其它政务。如,管理农业,派遣、接见下属:
  妇好受年。(《粹》864)
  该卜辞祈求妇好的封地食邑能有好的收成。②
  妇好使人于湄。(《合集》6568正)
  妇好派人去湄地。
  贞:呼妇好见多妇于徉。(《合集》2658)
  妇好在徉接见诸妇。由此看出,妇好地位应该高于其他诸妇。③
  妇好生前在商朝的祭祀祖先、征伐敌国、管理王朝政治事务中有相当活跃的表现,说明妇好的能力很强。她生前在商政治活动中地位显赫,死后也受到非同一般的待遇。
  (二)殡葬与祭祀
  1976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了“妇好”墓,即殷墟五号墓。虽然从墓葬形制上看,妇好墓并不算大,但随葬品相当丰富。出土的随葬品1928件,其中青铜器468件,玉器755件,石器63件,宝石制品47件,骨器564件,象牙器皿3件以及残片2件,陶器11件,蚌器15件,此外还有红螺两件,阿拉伯绶贝1件以及货币6820多个。而且二百多件青铜礼器绝大多数铸有铭文。④妇好墓的出土器物也可以折射出妇好生前高贵的地位及富余的生活。
  妇好的死早于武丁。武丁在位时,对妇好就有祭祀:
  □寅卜,韦贞:宾妇好。(《合集》3638)
  武丁之后,祖庚、祖甲兄弟踵继王位,妇好称为母辈,庙号“辛”亦受到祖庚、祖甲的祭祀:
  庚申卜,王贞:毋佑于祖辛、于母辛。(《合集》22971)
  妇好墓出土的青铜器上也铸有“司母辛”的铭文,妇好死后亦得到了隆重的祭祀。
  (三)其它商妇
  商代的“妇”是人数众多的一个阶层,胡厚宣先生辨别出64个妇名。⑤她们在政治生活中相当活跃,并有较高的身份,她们像妇好一样,在王室政务中表现积极,如:
  1.参与军事战争,妇妌、敏冉率领征伐,守卫边邑
  甲辰卜,妇妌伐龙,□。(《合集》6585正);王占曰:有祟,其有来艰,乞至九月辛卯,允有来艰自北。、敏冉告曰:土方侵我田十人。(《殷墟书契菁华》6)
  2.祭祀祖先
  翌庚子妇妌侑母庚。(《库》157)⑥
  妇妌侑祭母庚,母庚应是武丁母辈。
  3.掌管农业生产,卜辞记载妇妌、妇自经营农田
  癸酉卜,壳贞:妇妌不其受黍年,二月。(《合集》9976正);乙亥卜,争贞:在自田,(有)足雨。(《殷墟文字乙编》2028)
  商妇有自己掌管的土地,并在自己的土地上从事农业活动。从王对商妇们负责的田地的农业收成情况的占卜来判断,商妇们的土地最终还是受商王的管辖,对于土地,商王有所有权,而妇自、妇妌有经营权。
  对于商王诸妇的活动以及她们在商朝政治中的地位作用,胡厚宣先生总结:“或命之祭祀,或命之征伐,往来出入于朝野之间,以供王之驱使,无异亲信之使臣也。”⑦商王诸妇积极而活跃地参与商的政治事务,涉及到祭祀、战争、经济生产等方面,俨然商王的亲信使臣,她们给予了男性统治者有力的帮助。那么到了对“牝鸡司晨”深恶痛绝的西周,后妃们的活动能力又有多少?
  二、王姜
  虽然在传世文献中并不多见西周王妃的事迹,但在青铜器铭文中有西周后妃丰富的记载。其中,以“王姜”活动最为频繁,见以下铭文。
  (一)王姜生平事迹
  1.赏赐
  西周青铜器铭文中,不仅有王对臣下进行赏赐的记载,也有王后赏赐臣下的记载,而且赏赐的物品也是相当丰富而且贵重的。
  《鼎》:“唯八月初吉王姜易田三于待,师;櫨兄。用对王休。”记王姜赏赐给三块田和田内尚未收割的禾稼。⑧可见,王姜对土地有一定的支配权。
  《不寿簋》:“唯九月初吉戊辰,王才大宫,王姜易不壽裘,对扬王休。”记王姜赏赐贵族不寿名贵的皮裘。⑨
  王姜赏赐的内容有:土地、田产、财货。这些物品涉及到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农业、商业、手工业。可见,王姜在社会生产方面有一定的领导权。
  2.出征
  在对外征伐中,王姜起到了安抚诸侯,稳定后方的作用。
  《令簋》:“唯王于伐楚白,才炎……作册夨令宜于王姜,姜商令贝十朋、臣十家、鬲百人……”铭文大意是说,作册夨令作为出征的主帅伯懋父的使者来见王姜,王姜对他进行赏赐。⑩赏赐的内容相当丰富:贝、臣、鬲,涉及到财货和奴隶。从铭文看,王征楚,王姜赏赐戌边的将领,王姜在周王征伐事务中扮演了安定人心的重要角色,起的作用不容忽视。有类似内容的铭文还有《作册卣》《作册尊》。
  3.祭祀和飨礼
  《叔卣》:“唯王(祓)于宗周,王姜史叔吏(使)于大(太)保,赏叔(椅)、白金、鬯牛,叔对大(太)保休,用作宝尊彝。”[11]铭文是说,王在宗周举行祭[12],王姜派遣史官叔到太保那里参与祭祀,太保赏赐叔、白金和鬯牛。说明王在宗周举行祭祀,王后派人参加。
  《天君鼎》:“丙午,天君卿(饗)酉(酒),在斤,天君赏氏(厥)征人斤、贝,用作父丁尊彝。”[13]该铭文提到王君主持饗礼。郭沫若:“君者女君也……”,君为君后之称,亦即王后。[14]飨礼是招待贵宾的隆重礼节,据杨宽先生考证,飨礼是高级“乡饮酒礼”,目的在于尊敬宾客,分别贵贱、长幼的等次,以求维护贵族的统治秩序和特权,同时还具有会谈国事的性质。[15]由此看来,王后举行飨礼最终目的也在于议事,可见,王后在国事上也表现活跃。
  (二)其它后妃
  《蔡簋》:“王若曰:蔡,昔先王既令女作宰,司王家。今余唯 乃令,令女与舀兼足对格,死司王家外内,勿敢有不闻,司百工,出入姜氏命。厥有见有即命,非先告蔡,毋敢疾又入告,女毋弗善效姜氏人,毋事敢有疾……”在这条铭文中,王任命蔡为官“宰”,管理王室内外事务,告诫蔡奉行姜氏的命令,监督教导姜氏掌管的人。?该器铭文反映王后参与掌管王室人事与经济事务,说明王后在这些方面具有一定的权力。
  《内史鼎》:“内史令吏(事)易金一匀(钧)、非余,曰:内史龏朕天君其万年,用为考宝尊。”在这条铭文中,内史承奉天君的命令赏赐一钧金和玉。内史是掌册命典册的王官,同样受到王后的支配。[17]
  《三代吉金文存》录两件王姒器,铭文如下:
  “王姒易保母贝,扬休,用作寶壺。”
  “姒休易厥濒事贝,用作宝彝。”
  两器的赏赐者皆为后,作器者即受赐者分别是保、濒。两者皆应是姒的近侍之官,正如王姜之作册和内史。[18]
  由此可见,西周后妃并不只是父权统治下的附属品,她们对于王朝政治、军事、经济生活都有参与,并产生一定影响。那么她们与商代多妇们相比,地位、影响力发生了哪些变化?
  三、总结
  (一)相同之处
  两代王后对于政治活动都有参与,涉及的方面也是颇为广泛的。她们在征伐、祭祀、政务中都发挥了作用。具体而言:
  首先对于土地,两代王后都有一定的支配权。如:商代妇好、妇妌、妇自都有田地并经营农业生产;周代王后赏赐田三块。由此推断,商周两代土地在王持所有权的名义下,王后有一定的经营支配权。
  其次两代王后都有一些近臣为自己效力。商代诸妇有自己的封邑,在其封邑内有一批近臣来协助管理也是必然;西周时,王姜有令于作册夨、内史,保侃、濒则近侍于王姒。在另一铭文中亦记载君后任命职官:
  《羌鼎》:“[君]令羌死司口官,羌对扬君令予彝。”[19]
  两代王后可能有自己的一套官制系统。当然他们的最高领导者还是王。
  再次,在施祭方面。卜辞中有大量记载关于诸妇参与或主持王朝的祭祀典礼。但铭文中对于西周王妃祭祀的记载不多,只有《叔卣》和《征人鼎》中偶有涉及。《礼记•祭统》云:“夫祭也者,必夫妇亲之……天子亲耕于南郊,以共齐盛,王后蚕于北郊,以共纯服。”[20]可见王后在祭祀活动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虽然西周王后主持祭祖礼方面的铭文未见,但这方面的情况可以从媵器铭文中窥见一斑。[21]如《顶卣》:
  “顶作母辛尊彝,顶易妇曰:‘用于乃姑宓’。”
  顶作卣交给妻子以祭祀母辛。
  由此推知,西周王后也应该主持祭祀先妣的典礼。
  (二)不同之处
  两代王后在政务活动中发挥的作用、以及权力的不同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在对外征伐方面,她们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商代诸妇很多都直接参与到了战争中。如,妇好多次领兵征伐方国、妇妌训练军队、敏冉戍边等。而周代王妃在对外征伐中扮演的角色主要是慰问、安抚征战者。她们多用赏赐的方式安抚戍边卫国的诸侯。
  其次,祭祀方面。虽然前面提到两代王后都参与祭祖的活动,但是在细节上还是有区别的。商代卜辞中有妇好祭祀男性祖先父乙的记录,而西周却没有王后祭祀先考的记载。另外,商王诸妇、西周王妃都参与祭祀,但是,她们所参与的祭祀种类和程度不同。妇好主持和参与的祭祀所涉及的祭名、祭祀的对象相当广泛。祭名有佑(有)、报、御、燎等等。而且次数很多。就所见的青铜器铭文而言西周王妃参与的祭祀只见饗祭。
  再次,从受祭看。在宗教色彩浓厚的商周社会,祭祀先祖先妣是一件大事。从祭祀的规格,也可以看出受祭者生前的地位和影响力。
  商代,存在对商妇集体的祭祀,如:
  贞,今庚辰,夕,用鬲小臣三十、小妾三十于妇。(《合集》629)
  庚辰这一天,向妇进行夕祭,用隶小臣三十及小妾三十(作为祭品)。[22]这样的祭祀在周代是不见的。商代同一个王的多个妇可以同时受祭,与武丁配享的有三妇:司母戊、司母辛、司母癸。这种现象在西周已不存在,只有直系先祖先妣才有受祭资格。
  在具体掌管的事务上,从商到西周,王妃职责逐渐专门化。商代诸妇们的身份是多重的,既是领兵作战的统帅,又是整治甲骨进行占卜的贞人,还要关心庄稼是否丰收。而西周王妃的工作似乎就单调了许多,大多跟王室经济有关。西周王妃在对外征伐中只是参与了一些赏赐安抚的工作,她们的职责更倾向于王室经济、王室内部事务的管理。沈长云先生如是说“周王室的家宰对经济事务的管理,往往是在王后的直接指挥下进行的”。[23]而且“王后蚕于北郊,以共纯服”也说明王后履行掌管王室手工业的经济职能。
  从上面我们对商、西周王妃地位和作用的比较来看,虽然,西周时王后的作用还是很重要,但是,她们的地位的式微也是明显的。西周时王妃参与征伐、祭祀等国之大事,多以赏赐臣下的形式来实现,并不像商代王妃那样能够成为“国之大事”的主持者,西周王妃的职责更多地偏向于对王室经济的管理上。
  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三)变迁原因
  首先,随着社会的发展,父权制更为完善。从商到西周完成了由父系制的高级阶段向父权制时代的过渡,[24]这也决定了女性相对于男性来说,在社会生产及其发展中逐渐处于辅助地位。“妇女政治地位的丧失,始于个体经济的出现,终于居夫制婚姻形态的确立,它是氏族社会狭隘的血缘平等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25]商代诸妇,如妇好、妇自、妇井有自己的封邑,她们并不经常住在商都,也就是说她们并非完全地“从夫居”。到西周时,已不存在这种现象。商、西周两代不同的婚姻形态使得王妃的地位从商到西周变得衰微。
  其次,从商到西周嫡庶制的完善。西周王位嫡长子继承制的最终确立,决定了王的先考只有一个先妣与之相配,而其他庶妃在祭祀中就忽略不计了。商代是生母入祀,[26]而且商代盛行“并后”现象,[27]因此,王的祭祀配享者就不只一个。
  再次,商和西周时期生产方式的变化。“畜牧业在殷代和农业的比重,还是不相上下,或且过之”,[28]而周人的祖先后稷就是农官,所以周人的农业较为发达,“终西周三百年余年间的畜牧事业,较之在殷代的比重衰退的多了。所以衰退的原因,料想应该是人口众多,农业发达,农业的定期收获更有保证,庶草蕃滋的牧场受到耕地的排挤。”[29]农业社会中,社会分工就较为详细,男耕女织的社会分工,使得女性更多地主内。放到西周王妃身上,则她们的职责就是掌管王室经济,负责王室的生产活动。
  最后,是商周分封制的不同。西周实行分封制,分封诸侯以屏王室,对外征伐就由诸侯代为实行。而商王国是由许多方国、部落组成的共同体,[30]松散的方国对商王室时即时离。虽然商代有分封制,不过商代的分封制与西周有本质的不同,商代的分封子弟之制不过是方国部族内部的自然分化方式。[31]诸妇与商王休戚相关,她们有自己的封邑,并掌握有自己的军队,方国叛乱威胁到商王室时,她们就成为护卫大邑商的重要屏障,对外征伐也是她们的职责之一。
  注释:
  ①③曹定云.殷墟妇好墓铭文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90;90.
  ②⑤⑦胡厚宣.甲骨学商史论丛初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24;24;24.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7-15.
  ⑥朱桢.巾帼最早属殷商——说妇好、妇井[J].殷都学刊,1990,(2).
  ⑧⑨⑩[14][18][19]杜廼松.古代青铜器[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11]彭裕商.西周青铜器年代综合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3:241.
  [12] 祭是向祖先祈求生育、丰收、降雨等的一种祭祀,是祭祖礼的重要仪式。参见刘雨.西周金文中的祭祖礼[J].考古学报,1989,(4).
  [13]应是祭名。参见彭裕商.西周青铜器年代综合研究[M].成都:巴蜀书社,2003:300.
  [15]杨宽.西周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766-767.
  [16][23]沈长云.金文所见西周王室经济[A].西周史研究[C].人文杂志丛刊第二辑:78;80.
  [17]黄盛璋.盂新考[J].人文杂志,1982,(5).
  [20]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卷四十九[M].北京:中华书局,1980:1602.
  [21][22]赵诚.甲骨文与商代文化[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146.
  [24]陈曦.从甲骨文、铜器铭文看商周时期女性的地位[J].中国文化研究,2007,(2).
  [25]黄超.婚姻形态于原始社会妇女政治地位的丧失[J].阜阳师院学报(科社版),1995,(2).
  [26][29]郑慧生.上古华夏妇女与婚姻[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28;28.
  [27][31]王晖.商周文化比较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290-291;250.
  [28]郭宝钧.中国青铜时代[M].北京:三联书店,1963:41.
  [30]张秉楠.商周政体研究[M].沈阳:辽宁出版社,1987:19.
其他文献
我国开展非常规能源的普查工作,油砂作为重点矿种,在我国存在巨大的潜能和远景。文章中我们对比了国外油砂分析测试技术-甲苯抽提法,国内油砂分析测试技术-三氯甲烷抽提法,进
2010年以来,在市卫生局的正确领导下,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领导班子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以群众满意为尺
总结了德州市过去几年移民工作的主要做法,分析了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为全面提升德州市移民工作水平提供借鉴。
详细描述了智能农业信息处理系统开发平台的结构设计,运用软件Agent和XML技术实现知识获取的规范化、知识存储的标准化,并介绍了平台的实现以及应用情况。
摘 要:城市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人类从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国的城址出现的非常早,新石器时期即出现城址,夏商周继续发展,在春秋战国时期真正的形成,这不但是宏伟浩大的工程,更是我国先民智慧和气魄的体现。本文总结了先秦城市选址规划思想的发展演变,对这一时期城市进行集中论述,旨在对该时期选址思想进行交流和探讨。  关键词:先秦城市;选址;布局规划  文章编号:978-7-5369-
摘 要:汉字的演变经历了清末的“切音文字”,民国的“注音字母”,无政府主义的“废除汉字”到解放后的“汉语拼音方案”等阶段,这场持续性的西化争论最终催生了汉字简化字的出现。现在看来,汉字西化大可不必,汉字本身的包容性和社会的稳定、发展使汉字原本难写难认的缺点已不再是缺点。  关键词:汉字;拼音文字;拼音化;简化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1-089-02  
格宾生态网挡墙稳定性强,而且不会对河堤防护造成破坏性干扰,体现了格宾网挡墙的优质性。目前河堤防护中非常注重格宾生态网挡墙的应用,因此,本文通过对格宾生态网挡墙进行研
简要介绍了实施光伏扬水灌溉的必要性,阐述了光伏扬水灌溉系统的工作原理,并结合莱芜市莱城区光伏扬水灌溉系统项目,总结了光伏扬水在我国特别是丘陵地区的推广前景和应用价
近年来,在农产品出口的贸易中,我国屡屡遭受绿色贸易壁查的挑战,本文从国际绿色贸易壁查的具体措施入手,分析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提出应与国际技术标准接轨、建立贸易
摘 要:隋代周后,打破了东北亚地区的政治均衡,隋、高句丽、突厥三大势力在东北展开了斗争,而其焦点就是盘踞营州(今辽宁朝阳)的北齐残余势力的高宝宁。高宝宁事件反映了高句丽在东北地区的积极进取,影响了隋初与高句丽的关系及其走向。  关键词:高宝宁事件;隋初;高句丽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5-066-02    南北朝(420—589)后期,中国北方王朝林立,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