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芒蝇研究初报

来源 :昆虫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uylu2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几年,我州在“农业学大寨”运动推动下,大力推广杂交高粱,作为粮食超《纲要》的一项重要措施。1973年4月,我们在都匀县栗木公社发现一种蝇类严重危害杂交高粱,造成枯心,有的地块甚至成片毁灭,因而改种。州内其他县也反映此虫危害严重,成为推广杂交高粱的一大障碍。 经鉴定,该虫是高粱芒蝇(Atherigona soccataRondani)又名高粱杆蝇,属双翅目蝇科。过去我省种 In recent years, under the promotion of the “Agriculture Studies in Dazhai” campaign, the state has vigorously promoted hybrid sorghum as an important measure of food’s “outline”. In April 1973, we found a fly in the chestnut commune of Duyun County that seriously detrimental to hybrid sorghum, resulting in a withered heart. Some of the plots were even destroyed in patches and were therefore replanted. Other counties in the state also reported that the pest was seriously endangered and became a major obstacle to the promotion of hybrid sorghum. The worm was identified as Atherigona soccataRondani, also known as Sorghum flies, belonging to the family Diptera. In the past my province species
其他文献
有些人从象牙塔上俯视语歌词事,挑病句和陈腔的断章来作笑柄,用歌词这堆俗水洗得自己更清高。有些人却纯情地希望语词能进入文学殿堂,且一厢情愿,把宋词来相比,认为百年之后,
1973年我们农科队继赤眼蜂防治二代纵卷叶螟之后,又继续开展了繁殖稻螟卵蜂防治四代三化螟的科学实验,获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放蜂区白穗稀少,与施药区和未防治区(不施药不放
水稻三化螟大发生的原因、发生量及其预测的研究,在我国很早就有报导。1929年蔡邦华曾根据杭州苋桥(1919—1933年)降雨量、气温制成气候图,以分析 The occurrence, occurre
1940年首先实际应用乳白病细菌防制日本甲虫的幼虫,为使用细菌防制昆虫提供了方法。1939~53年期间,美国东部14个州、区生产了109吨这种细菌的芽胞粉,使用在9万个地点。据观察
近十年来,陕西关中棉区棉花“伏蚜”连续猖獗发生。在7—8月间当“伏蚜”严重为害时,正值棉株高大,枝叶茂密,不仅喷药速度慢,而且不易细致周到,防治效果较差,这是棉花生产上
我国公费医疗制度已开始改革,城镇居民对改 革后可能带来的医疗费负担加重给予极大的关注,同时对商业医疗保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就为各保险公司开发健康保险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褐稻虱是水稻主要害虫之一。自1968年以来,在温州地区连续几年大发生,尤以1969年最为猖獗,早、晚稻均遭严重危害,使水稻生产受到很大的损失。摸清褐稻虱的发生规律进行有效
水稻普通矮缩病的虫媒传染 1.各地产叶蝉媒介能力的差异在供试虫采集地中,普矮发病以干叶县丸山町最重,小田原市下府中次之,宇都宫市峰町较轻,足利市寺冈和东京都练马区谷原
在悄无声息中,《大陆桥视野》这样一本新疆出版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月刊,经过4年的精心培育,已成为新亚欧大陆桥或者说“新丝绸之路”大区域经济和贸易的代言人。要知道,仅在
一九七三年我们进行了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虫试验。收到了好于药剂防治的效果。在示范农场,利用赤眼蜂在30亩白鹤玉米地上防治第一代玉米螟。共放赤眼蜂三次,即6月22日、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