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稻虱发生规律及其防治

来源 :浙江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s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褐稻虱是水稻主要害虫之一。自1968年以来,在温州地区连续几年大发生,尤以1969年最为猖獗,早、晚稻均遭严重危害,使水稻生产受到很大的损失。摸清褐稻虱的发生规律进行有效的防治是确保水稻高产丰收的关键之一。因此,我所自1970年开始对褐稻虱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一、发生规律(一)越冬情况:从1970年11月中、下旬开始至1972年4 Brown planthopper is one of the major pests in rice. Since 1968, several serious occurrences have taken place in Wenzhou area, especially in 1969, causing serious damage to both early and late rice and greatly impaired rice production. To find out the regularity of brown planthopper is one of the keys to ensure high yield and high yield of rice. Therefore, I have been studying the brown planthopper since 1970. Now the results are organized as follows: First, the occurrence of law (a) winter conditions: from mid-1970 November, late in 1972 4
其他文献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我县杨桥公社于一九七二年开始进行黑光灯防治水稻害虫的试验。一年来的实践证明,黑光灯对诱杀稻螟、浮尘子、稻飞
粘虫是严重为害我区大小麦作物的一种暴食性害虫。1965年前只零星发生,1966年在嘉善、平湖、嘉兴等地局部发生,危害面积39.7万亩。1967年扩大到东部6个县,危害面积98.8万亩,
最近我所在感病的松毛虫尸体中,经过分离研究,发现了一种对松毛虫有较好毒杀能力的病毒——马尾松毛虫多角体病毒。病毒制剂是一种有前途的杀虫剂。它杀虫快,效力高,并能自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音乐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乐理是音乐学科的基本内容,是学习音乐的前提,是音乐欣赏与理解的基础。乐理不是简单枯燥的理论知识的综合,更不是可
有些人从象牙塔上俯视语歌词事,挑病句和陈腔的断章来作笑柄,用歌词这堆俗水洗得自己更清高。有些人却纯情地希望语词能进入文学殿堂,且一厢情愿,把宋词来相比,认为百年之后,
1973年我们农科队继赤眼蜂防治二代纵卷叶螟之后,又继续开展了繁殖稻螟卵蜂防治四代三化螟的科学实验,获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放蜂区白穗稀少,与施药区和未防治区(不施药不放
水稻三化螟大发生的原因、发生量及其预测的研究,在我国很早就有报导。1929年蔡邦华曾根据杭州苋桥(1919—1933年)降雨量、气温制成气候图,以分析 The occurrence, occurre
1940年首先实际应用乳白病细菌防制日本甲虫的幼虫,为使用细菌防制昆虫提供了方法。1939~53年期间,美国东部14个州、区生产了109吨这种细菌的芽胞粉,使用在9万个地点。据观察
近十年来,陕西关中棉区棉花“伏蚜”连续猖獗发生。在7—8月间当“伏蚜”严重为害时,正值棉株高大,枝叶茂密,不仅喷药速度慢,而且不易细致周到,防治效果较差,这是棉花生产上
我国公费医疗制度已开始改革,城镇居民对改 革后可能带来的医疗费负担加重给予极大的关注,同时对商业医疗保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就为各保险公司开发健康保险提供了很好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