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探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_6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互联网成为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非常方便的途径。国家开设信息技术技术这门课,就是为了能让学生紧跟时代的潮流,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所以,我们要利用好现代化的资源,不断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适应信息社会的新时代的接班人。
  关键词:学习兴趣;及时巩固;学以致用;结合生活
  一、加强学生良好信息素养的培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必须从信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加工、信息分析和利用信息等方面逐一进行,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对于新世纪的学生来讲,培养他们基本的信息素养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完成的职责。
  第一,信息获取就是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并能通过各种媒体,如书籍、电视、报纸、互联网等,或者自己亲自调查、參观等,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
  第二,信息分析就是能够将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筛选鉴别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判断它的可信度,然后对认为真实有用的信息进行分类。
  第三,信息加工的能力。将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重新整理组织、存储,并能够简洁明了地传递给他人。
  第四,信息利用就是将所掌握的信息,采用信息技术或其它手段来进行分析,其目的就是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
  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教学的优势,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以求达到学生能将上述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等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而在所有形式的教育中,创设一个在实际生活学习中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例如:互联网,它为中小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途径,创造了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学习环境。借助于互联网,他们可以获取在书上学不到的东西,利用这些信息来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问题。
  二、巩固信息技术常识性的知识
  教师对知识进行系统地讲解,这是一种普通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同样适合信息技术学科,主要运用于信息技术常识性的知识教学。如教学计算机的发展历史、计算机的组成、计算机的日常维护和病毒预防以及计算机的用途等。这种教学方法也同样适用于计算机操作性知识的原理讲解和操作步骤的讲解,如讲画图中的复制粘帖,先用讲授法讲复制粘帖在画图中的实际意义,然后再讲复制粘帖的操作步骤。此种教学很适合在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初一的新生刚刚入学,学习方式上还处于对教师新教法的适应接受的过渡阶段,小学时适应了教师讲解学生接受的模式,这种上课模式对初一的学生十分有利,他们易于接受。
  三、教学要采取分层教学,以便适应不同学生
  我们常说学生都是学习在一个教室、成长在一片蓝天下,本该“众生平等”,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但是经过多年的教学笔者不得不承认,某些学生对于某些知识的掌握是有特殊技巧的,也是造成学生基础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虽然省时省力,但是却不能满足不同程度的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此笔者在教学中通过研究,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学习态度和潜能的差异把学生划分为甲乙丙三个层次,甲层为优等生,他们电脑基本功扎实;乙层为中等生,电脑基础一般;丙层为后进生,电脑基础差或没有。上课时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的学习目标和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既有统一要求,又有因材施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
  四、采用辅助教学法
  信息技术课程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很多内容极具抽象性,传统的单一模式教学已经很难适应,要将学生吸引到教学当中,就需要我们改变传统教学,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将枯燥无味的理论课变成生动有趣的动画课。作为信息技术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辅助教学手段,为课堂所用。在教学过程当中,我针对初中学生比较好动,比较活跃的特点,会选择性地利用已有的CAI 软件进行辅助教学,或者是收集素材,自己整理并制作课件进行教学。通过文字、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技术,让知识作用于学生的视听感知器官,调动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诱导学生自觉地展开想象力,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五、注重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而相应的信息应是与中小学生各科的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这就产生了信息技术课程如何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课程整合是指用不同课程的素材和能力整合在一起,使学习的目标处于一个具体的,现实的情况,要求用到多种知识和能力。现代教育引入了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出了以超媒体方式组织教学信息的思想,这就为信息技术课程与其它学科课程的整合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整合,就是以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作为载体,把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去,从而在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又能培养学生解决其他学科问题的综合能力。结合初一语文教学,我校采用的“计算机与语文识字教学整合”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例子。它主要是利用多媒体识字教学软件,让学生观看生字的笔画、笔顺、部首、间架结构、正确读音和汉字编码,同时跟随教学软件进行听、说、读、写、打(打字)的训练,通过人机交互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检查和自我提高。
  总之,正确处理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把握好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布置作业时不用条条框框限制学生的想象思维,不怕学生异想天开,存异才会有创新,把教师由权威者变成指导者。进行客观评价、正确引导,才能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夏县前石中学 731800)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传统中药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的有效活性成分黄芩素已经作为医疗药品发挥其功效,钌(III)元素位于第Ⅷ族,和铂、钯等贵金属可以作为抗肿瘤药物和催化剂开发研究。已合成的
中国书法历来注重书家在耕耘过程中打下的书学修养积淀与传承创新拓展。李瑞涛自幼酷爱书法,笔耕不辍30余年,先后精心地研习过历代名家书帖,尤其对《圣教序》《十七帖》《书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海藻糖被认为是生物体抵御胁迫环境的应激代谢产物,对细胞膜、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有卓越的保护作用,能明显提高生物的抗逆能力。海藻糖的保护机理和生物代谢途径一直是研
本论文采用黄铁矿、黄铜矿、硫酸亚铁和硫粉混合物作为主要能源物质在50℃条件下分别培养中度嗜热细菌混合物,采用PCR结合限制性酶切片段多态性分析(RFLP)方法进行细菌16S rRNA
本研究对可溶修饰型绿色荧光蛋白smGFP进行原核表达、纯化并制备其多克隆抗体。 通过体外DNA重组技术,将来源于pCAMBIA1301-smGFP质粒上的目的基因smGFP片段在T DNA连接酶
本研究以Ⅱ型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 serotype 2,SS2)中国上海分离株CVCC606和日本分离株CVCC607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常规微生物鉴定方法,研究了两个菌株的菌体、菌落形态,培
近些年来,我国不断加大会展“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步伐,最大限度地与国际展览市场融合,以其提高自身的经济实力。本文主要从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历史入手,探讨中国会展业“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