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工科非化学专业化学教学中的效果研究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lhR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对包装工程专业化学教学特点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将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引入到实际教学中。通过与未使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发现该方法的应用对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记忆,以及教师自身的课前准备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还能方便了学生今后的复习和再学习。
  关键词:思维导图;化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47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10-0076-01
  思维导图是英国教育学家托尼·博赞结合人脑物质结构、思维方式、心理学等众多学科基础上所创建,其可以看作是人脑放射性思维的具体化呈现[1]。思维导图主要通过色彩、线条、图片等调动人的左右脑协同工作,并藉此最大限度地发掘人脑的潜力,加强人的记忆。
  上世纪90年代,思维导图开始传入中国。目前,国内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及相关研究在小学、初中及高中阶段已经很广泛,特别在英语、语文、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的应用研究更为广泛和系统[2-5]。以思维导图方式进行专业知识教学、复习的参考书籍也有出版。针对大学阶段,将思维导图与教学相结合的研究也已经展开,但针对大学化学教学中思维导图应用的研究尚不多见。国内仅陈博等对思维导图在大学有机化学学习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索[6],我们也将之前的初步尝试结果进行了发表[7]。
  同时,通过对现有报道的研究我们发现,目前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的研究更多地集中在学生记笔记和复习过程。直接以思维导图将知识结构化,以此作为教师的教学课件进行教学,但对实际教学效果差异进行评价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在不同教育方法下教学成绩的差异性,评价利用思维导图方式进行大学化学教学的教学效果。
  一、思维导图在工科非化学专业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1.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应用效果的评价方法
  《化学原理》作为我院包装工程专业基础必修课安排在大二上学期。课程选用唐和清主编的《工科基础化学(第二版)》作为主要教材,课程内容包含了绪论、物质结构、热力学、溶液化学、动力学、电化学和有机化学等七部分内容,[8]理论教学64学时。考核主要通过选择、填空,简答,计算和完成反应等五种题型,采用闭卷方式对所学的七个章节内容进行考核。
  评价对象为相邻的两届学生,人数分别为传统PPT教学班级41人(A组),思维导图教学班级37人(B组),样本数量相当。主要通过比较两种方式下,学生各章节和各题型的得分率,评价思维导图教学方式针对不同类型知识点的适用性。
  2.思维导图在教学中应用效果的评价分析
  经过对两年试卷构成及得分率的分析,A组七章得分率分别为51.19%、67.35%、57.50%、43.65%、54.29%、56.11%和48.41%;B组各章得分率分别为41.89%、75.56%、66.94%、66.39%、4.72%、41.74%和22.97%。由于第一章绪论仅一题,不具统计意义,这里仅对其余六章进行讨论。其余六章内容除电化学和有机化学外B组得分率均高于A组,平均高12.7%,整体提高幅度较大。电化学和有机化学部分则由于内容较多、逻辑性相对较弱、以记忆为主,因此成绩较多依赖于学生的努力,教学方法的改变对成绩提升作用较小。
  依据题型对试卷得分率进行分析,可知针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完成反应、简答题和计算题等六种题型,A组得分率分别为41.90%、75.14%、85.12%、55.95%、53.57%和55.24%,而B组得分率分别为49.59%、69.19%、60.54%、23.55%、70.27%和64.59%。可以看出选择、简答和计算题等以逻辑理解为主的题型B组得分率较高,而填空、名词解释和完成反应等以记忆为主的题型A组得分率明显高于B组。
  综合分析可知,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因其可最大限度的明確知识点间的相互逻辑关系,降低知识点链接和理解学习的难度,因此采用思维导图方式进行教学对于逻辑性较强的教学内容效果明显好于传统教学手段,而针对记忆性知识则作用较小,更多依赖于学生努力。
  二、结论
  结合工科非化学专业的基础化学教学特点,我们首次尝试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工科非化学专业基础化学的教学,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表明,在实践中理解性知识点的教学效果获得了较大提升,而对于以记忆为主的知识点作用不明显。
  实践证明,思维导图作为一种优秀的思维工具,其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和工具,但其并不是全能的,还需要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才能取得更全面、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西南林业大学材料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托尼·博赞.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2]曾燕燕.运用思维导图促进英语单词识记的应用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8.
  [3]邓敏杰,李占伟,张豪锋.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中国电化教育,2012(302),03,90-94.
  [4]陈冲.思维导图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应用.福建论坛,2008,12,266-267.
  [5]胡延梅.“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南京师范大学,2010.
  [6]陈博,陈凯,薛蒙伟,宋怡.思维导图应用于大学有机化学学习.大学化学,2009(24),2,66-70.
  [7]关成,丁俊,苏艳炜,段思琦.思维导图在工科非化学专业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教育教学论坛,2013,6,57-58.
  [8]唐和清.工科基础化学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
其他文献
目前医疗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医院需要在竞争中处于优势,管理者开始意识到人力资源的重要性,从以前的单注重“硬件”设施建设而慢慢转变为改善人力资源建设。但目前仍有多数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仍停留在过去的人事管理模式,制约了医院全面发展,因此,必须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现代人力资源体系。本文通过分析医院目前人力资源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进行探讨。
【摘要】 目的:探讨性分析老年人患有胆囊炎的症状及临床治疗。方法:对近半年来我科就诊的37例老年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7例老年患者中,31例经腹腔镜手术痊愈,4例进行开腹手术后也有明显好转,2例无明显转变。结论:急性期多属肝胆湿热,慢性期多属肝郁气滞。采用清热、利湿、疏肝、通下之法,收到较好疗效。  【关键词】 老年人;胆囊炎;临床治疗     急性胆囊炎起病急,中上腹部或右上腹持
目的:探讨创伤或失血性休克病人大量扩容治疗时的体温变化。方法:失血性休克52例,除外伴随甲亢、低钾、感染等引起体温改变的疾病,来院时动态监测其体温变化。结果:所有病例监测后
摘 要:学前教育时期,对盲童进行早期教育,可以最大程度的改善或减轻他们的残疾程度。因此,强化对学前教育时期盲童的教育和指导十分必要。  关键词:学前教育;盲童;形式;内容  调查发现,在学前教育时期,早干预的盲童的综合素质普遍比晚干预和不干预的盲童高。这就表明,对盲童进行早期教育,虽然无法消除他们的残疾,但可以最大程度的改善或减轻他们的残疾程度。因此,强化对学前教育时期盲童的教育和指导具有十分重要
左氧氟沙星是第三代喹诺酮类广谱抗生素,为氧氟沙星的L-型光学活性异构体,其抗菌活性约为氧氟沙星的2倍,其主要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DNA旋转酶活性,从而抑制细菌DNA的复制、转录、合成。具有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的特点,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因此,盐酸左氧氟沙星的市场需求量较大,生产厂家很多。为了给临床用药和药房采购提供参考,笔者选取了三个厂家的左氧氟沙星胶囊,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左氧氟沙星胶囊的含量。
摘 要:随着中日关系的逐步缓和,中日间的旅游贸易蓬勃开展,两国间的旅游交流日益紧密,各大旅行社对所日语导游与领队人员的需求快速上升,同时对其日语能力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由此对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开展专业日语教学,培养能够熟练运用日语为中日两国游客提供优质服务的日语导游人才已经成为特色旅游教育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对当前旅游日语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希望能够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摘 要:本文通过介绍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专业定位以及教材使用现状,指出客观地分析《汉语国际教育导论》的必要性。并且根据汉语国际教育教材评估的一系列的客观地、科学的标准,对《汉语国际教育导论》进行相对科学的分析评估,同时提出一些笔者的意见。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教材;评估  中图分类号:H19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5-0282-02  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
摘 要:目前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迫切,农村幼儿教师的职后培训缺乏效率及针对性,培训与其专业发展需要吻合度不高,这影响了农村幼儿教师主体性的发挥及其专业的发展与成长,因此在分析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研究其职后培训势在必行。  本研究以河北省农村幼儿教师为样本,从专业知识需要、专业技能需要和职后培训三个方面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及职后培训进行了系统深入地调查与分析。研究发现河北省农村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