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新媒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来源 :职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fc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媒体已成为当下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阵地。本文以广西工业技师学院为例,探讨职业院校如何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建设和运用新媒体,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新媒体 运用 价值观 案例
  课 题:本文系基金项目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重点研究课题(2016063)《运用新媒体加强技工院校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策略研究》研究成果。
  笔者学院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灵活运用新媒体传播青春正能量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了自己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可供兄弟院校借鉴。
  一、建设新媒体
  新媒体(New Media)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随着4G网络、智能手机的持续发展,新媒体的受众范围越来越广泛。
  2012年,学院加强了对校园贴吧的整顿和管理,组建了学生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队伍。这支队伍由20多名学生干部组成,主要负责校园贴吧、QQ群等舆论监督与引导工作。目前校园贴吧有吧友6600多人,月活跃用户1万多人次 ,帖子数62万个。
  学院网络文明传播活动多次受到南宁市委宣传部、文明办的通报表扬。2012年2月24日,南宁市召开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培训会,学院在会上做了网络文明传播工作经验介绍。
  二、发挥新媒体作用
  一是发挥校园网站的作用。学院加强网络建设,制作一些颇具创意的、有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网页,坚持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比如,学院在校园网开设爱国主义、民族传统、技能展示、文明风采、工匠精神等主题宣传活动,发挥校园网的引导作用。2012年,学院开展“道德讲堂——寻找身边道德模范”网络推荐活动,挖掘出全区优秀学生、二级肢体残疾人徐健同学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努力奋进的感人故事。
  二是发挥微信、微博的作用。学院在学生宿舍、公共区域安装了免费wifi,学生的智能手机成为“移动的课堂”。学院将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故事、案例巧妙地融入到微博、微信、论坛等等网络平台,在潜移默化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隐性教育。在这些平台上,师生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动漫等多种形式表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感悟。
  三是发挥QQ群的作用。学院50多个学生社团均建立有QQ群,作为开展活动、传播信息的平台。如汽车爱好者协会利用QQ预约,每周二下午为教职工免费洗车、进行汽车美容,本身就是利用新媒体弘扬雷锋精神、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行动。
  四是发挥校园电子屏的作用。校园内建有2块大型电子彩屏,每天滚动播放公益宣传片、文明宣传标语,进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等宣传教育,提升了師生的文明素质。
  三、形成传播新态势
  文明传播活动是网络精神文明建设最有效的载体。学院定期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技能成才等主题,策划开展网络文明传播活动。
  一是开展职业教育主题传播活动。学院在每个教育教学节点,都会策划主题传播活动。如每年3月至5月,利用学生参加全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的契机,精心策划“培养工匠精神,成就出彩人生”职业教育主题传播活动,大力宣传获奖选手的事迹,鼓励全体学生爱学习、学技术、强技能。
  二是网络公益主题传播活动。利用校园网络平台资源,积极策划网络公益活动,如学院青年志愿者开展“情系安琪”网络公益活动,吸引了众多师生的关注。大家通过网络预约,将闲置的电脑、桌椅、衣物捐献出来,定期捐献给南宁安琪之家的残疾孩子们。
  三是开展网络推选活动。学院先后开展了寻找“最美中职生”“最美志愿者”“校园好声音”等多项活动,每项活动均有数千人次参与网络推选和投票。网络青年用“民意”推选出身边好典型、好榜样,营造了学习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
  (作者单位:广西工业技师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的“教”为主的教学模式,通过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知识“意义建构”为主的学习体系,调动学生的主动学习意愿。本文以高职课程建筑工程安全技术与绿色施工为例,结合高职院校“三教”改革任务进行论述,着力探讨如何解决“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三个核心问题。  关键词:建构主义 高职 “三教”改革  只有在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将以后工作实际中可能碰到的问题
摘 要:翻转课堂已被证明适用于中小学和普通高校,但是否适用于技工教育,尚缺乏有效的实证数据。本文基于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通过“试点班”和“平行班”教学实验对比,连续开展四周课堂教学实践,从学生对翻转课堂的接受度、学习效果和翻转教学方法效果对比这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发现技工学生能够接受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并且能在翻转课堂中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同时发现使用微课能够提升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摘 要:本文结合上海石化工业学校机电专业的实际情况,分析机电专业App的开发条件,阐述其建设意义及具体设计内容。该App的设计与开发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学科与专业信息查询平台,通过“掌上机电”App实现信息交流,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  关键词:互联网技术 智能手机 机电专业App  一、机电专业App的开发背景  (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21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
一体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近年来成为被推崇和广泛应用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的两大支撑——工学结合一体化和翻转课堂作为各自独立的教学模式都有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在2016年,一体化翻转课堂教学法才作为一個概念提出来。笔者尝试将该教学模式运用于学前心理学课程,并取得了一些规律性的成果,在此以学前儿童的言语教学为例,加以介绍。  一、设计思想  通过两个步骤实现对教学内容的一体化翻转课堂处理。第一步:一体化处理,
摘要:随着国际油价持续走低,中国石油哈萨克斯坦公司面临降本增效的压力越来越大。由于受哈萨克斯坦劳动法保护和地方政府的约束,公司在哈不能效仿其他国际石油大公司通过裁员来减小低油价带来的压力,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的。为此,公司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包括:优化组织机构;加强采油厂基础班组改革力度(20%的月考核奖下放到二级单位);强化考核,实行末位淘汰和调岗;根据现场员工工作量情况实行待
摘要:网络学习空间打破了常规教学的时间和地域限制,使得传统的信息化教学有了网络依托,教学资源不再单一乏味,教学互劝和评价不再方式单一。同时,它的多元功能还解决了中职生厌学、学习兴趣不高等不良学习习惯,既符合当下中职生的学习行为需求,又促进了教师授课观念的转变,推动了学校的特色发展。本文通过网络学习空间在中职教育教学中的实践成效,阐述了如何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起到推动作用。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 网络学
许昌技师学院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的步伐,进一步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促进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壮大发展产业工人队伍,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意见》以及《河南省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实施办法》下发后,学院及时行动起来,主动作为,争取各方支持,通过企校合作、工学交替方式,组织企业技能岗位新招用和转岗等人员参加培训,采用工学一体
摘 要:在国家大量取消职业资格证书的背景下,职业院校很多专业原定的职业资格证书被取消,学生面临着无证可考的局面。对此,职业院校积极面对国家资格证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挑战,快速重构资格证书体系,继续推行“双证制”以加快教学模式改革,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本文以高职网络技术专业为例,探讨职业院校如何重构资格证书体系。  关键词:职业资格证书 体系 重构 网络技术  课 题:本文系广东省哲学社会
摘要:模拟导游既是中职旅游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针对国家导游人员资格现场考试而开设的实训课程。它以导游口试和实际工作的要求为设置依据,旨在帮助学生顺利通过导游考试,并培养相应的职业操作能力。因此,本文分析提出,模拟导游课程应紧扣考试政策,及时调整,并立足岗位需求,准确定位课程内容及教学方法。  关键词:导游考试 改革 模拟导游 应对策略  一、导游考试改革的具体内容  2015年8月,国家旅游局
摘 要:以项目为载体来实现中职学生技能与内涵的提升,一直是职业教育追求的目标,本文以学生的发展和区域制造业的人才需求为立足点,以机械专业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提高为目标,提出了“理实虚”一体的教学模式,即:借助网络云平台、虚拟车间、实训车间,将理论教学、实操加工、虚拟仿真充分融合,实现“教学过程任务化、学生学习自主化、评价主体多元化”,并基于笔者学校模具实训平台,以模具结构与设计为试点课程,实现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