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外观质量在桥梁施工中影响分析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hy656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在分析混凝土在桥梁施工中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改善铁路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的建议,对于今后混凝土桥梁施工具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混凝土桥梁;桥梁施工;耐久性
  一般而言,影响混凝土桥梁结构耐久性的首要因素是混凝土的性能。要确保混凝土桥梁结构的耐久性必须首先要确保混凝土材料的耐久性。本文在分析混凝土在桥梁施工中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改善铁路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的建议,对于今后混凝土桥梁施工具有一定帮助。
  一、混凝土在桥梁施工中影响
  (一)模板支撑不牢固
  施工中模板支撑不牢固,一震捣混凝土就会撑模或跑模。因此,在支撑完成后要有专人检查支撑是否牢固,螺丝是否拧紧,标高及各部位几何尺寸是否准确无误,确信无误后再浇筑混凝土。
  (二)模板表面不光滑
  混凝土的接触面模板必须坚固光滑。木模板镶0.5mm镀锌铁皮,当震动棒碰到时模板就会凹进去,拆模后此处混凝土会形成一个疙瘩,所以这种方法不可取,木模板镶1.5mm的冷板,虽比镶铁皮强些,但大面积的模板容易变形。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定型钢模板,其缺点是造价高,一次性投资大,但是按周转次数来算,还是钢模板费用低。支撑模板前将钢模板内侧用砂布擦干净,抹上千净的新机油即可。
  (三)震捣不密实
  在震捣混凝土时应按下列方法施工:(1)插入式震动棒震捣时要快插慢提。(2)混凝土分层浇筑时分层厚度不超过震动棒长度的1.25倍,在震动上层时应插入下层5cm左右,同B寸在震捣上层混凝土时要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3)每一个插点的震捣时间为20~30s。并且震动棒与混凝土表面形成45度左右的倾斜角度,震动到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再出现明显下沉,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浮出灰浆为止。(4)震动棒插点要均匀排列,应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每次移动的距离不大于震动棒作用半径的1.5~2倍。(5)震动棒震捣时距模板不应大于15cm以碰不到模板为准。(6)平板振动器要掌握在每一位置的振动时间为25~40s,以混凝土表面均匀出现浆液为准。
  (四)模板接头漏浆
  模板接头若结合不严密,就会出现漏浆,拆模后混凝混凝土的外观质量与震捣有很大关系,震捣方法不当,土就会出现蜂窝麻面,影响了外观质量。处理方法是:在混凝土表面就会出现蜂窝麻面,拆模后影响了外观质量,模板端头粘贴lcm厚的海绵条,将模板上实挤紧即可。
  (五)混凝土的配合比不合理
  混凝土的配合比不合理也会导致表面不光滑,主要表现是水泥用量少,碎石级配不合理,水灰比忽大忽小,所以在混凝土施工中一定要严格按设计配合比施工,上料要过秤,按频率抽查混凝土土的塌落度及和易性。另外,还应注意混凝土所用砂子必须过筛洗干净或用继配良好的河砂,碎石要用石灰石,水必须用饮用水,水泥应该用硅酸盐而不用矿渣硅酸盐。
  (六)拆模时间掌握不好
  拆模时间一般应掌握在浇筑完成24h后拆侧模,过早易将混凝土表面的光滑面损坏。
  (七)养生不及时
  混凝土浇筑完成达到初凝后就要开始养护,根据实际条件可采用草袋片或麻袋片湿润后苫好混凝土表面,并有专人及时洒水养生。
  (八)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间太长出现流泪现象
  大体积混凝土要采用两头或多头震捣,尽量缩短混凝土浇筑时间,最好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否则时间过长下层的混凝土已初凝。如再浇筑混凝土,上层的混凝土就会顺着楼板流到下层混凝土上,形成混凝土的流泪。
  (九)预制梁板的底模问题
  预制混凝土的梁板一般在土基上砌砖,然后在上面抹2~4cm厚砂浆,混凝土浇筑前抹上新机油惨滑石粉。但此法在吊装时梁板往往将下部的砂浆一同粘起。最好的方法: 一是在砂浆上面再铺一层1.5mm厚的冷板,冷板擦亮后刷上新机油即可。二是在砖上做10cm厚混凝土水磨石后刷上新机油即可,这样梁板底就会光亮美观。
  二、改善混凝土桥梁耐久性的建议
  国外规范,如欧洲混凝土委员会与国际预应力协会(CEB/FIP) 的《模式混凝土结构规范(1990)》,欧洲混凝土委员会的《耐久性混凝土结构设计指南》,日本土木工程学会的《混凝土标准规范》等,均充分体现出耐久性设计的特征與要求。它们对暴露于不同环境中的混凝土结构,从混凝土原材料、最大水灰比、最大水泥用量、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最大氯化物含量、最小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等方面都作了具体规定,这些作法很值得我们参考。对于Pc梁,应切实改进横隔板联结及封端混凝土构造细节,确保其耐久性。
  另一方面,目前美国正在基建工程管理中强行实施的“全寿命经济分析法”(LCCA)对我国很有借鉴作用,其基本思想是在设计及施工阶段,不论是事先采取防护措施还是以后“坏了再修”,都要做出经济预算和比较,承建者须对工程的“全寿命”负责到底,这样可避免短期行为给使用者人带来的诸多麻烦与重大经济损失。其“全寿命经济分析法”中曾有如下举例说明:某工程处在氯盐腐蚀环境中,钢筋混凝土结构物设计寿命为40a,若对混凝土桥面板在施工期即实施钢筋保护预防措施(采用钢筋阻锈剂,附加费用为0.85美元/m2;若施工期不采取有效措施,则15~20a后即须修复,40 a内累积费用为4.8美元/m2(5倍于前者)。这一例子充分说明,实行“全寿命经济分析法”,在工程前期(设计、施工阶段)即采取预防钢筋腐蚀的措施,其整体经济效益是非常可观的。结构设计应当兼顾近期投资和长远效益,使其达到最优化。
  就施工方面来讲,为确保混凝土桥梁的耐久性,加强梁体的灌注质量控制,特别是混凝土强度及保护层厚度的施工质量控制是非常必要的。应重视混凝土浇筑后的养护,这其中很重要的的一点就是防止混凝土的水分快速蒸发与混赫土表面的快速冷却,以免产生混凝土塑性裂缝。为防止AAR病害的发生及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应在确保混凝土保持必颁的Ca(OH)2,含量的基础上控制K+、Na+的含量,同时积极推广应用各种类型的掺合料(如磨细粉煤灰、硅灰等),大力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HPC)是很有意义和十分必要的,这对确保混凝土桥梁的耐久性大有裨益。
其他文献
摘要:市政道路要保证一流的工程质量,其内涵也包括一流的竣工资料质量。而竣工资料质量形成又直接受到施工管理工作质量高低的直接和间接因素的控制和制约。文章对市政道路工程竣工资料的管理进行分析。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竣工资料管理;验收资料;合同结算  市政道路工程竣工资料,主要有:施工综合管理文件、工程验收资料、质量保证资料、竣工图、合同结算及财务决算资料组成。本文对市政道路工程竣工资料的管理谈一些
期刊
摘要:文章就公路工程路基的施工技术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探析,并对公路工程的质量控制从五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供同行借鉴参考。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一、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  (一)路基填土与压实  公路工程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很大程度取决于路基填料的性质及其压实的程度。从现有条件出发,改进填土要求和压实条件是保证路基质量最有效和经济的方法。  1.路基填料。规范规定了对路基
期刊
摘要:文章分析了高速公路路基施工的质量要求,阐述了具体的路基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指出了路基施工中易出现的一些问题及处理方法。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近年来,我国交通现代化建设速度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然,随之发生的一些工程质量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具体表现为因路基施工的质量问题而导致路面早期出现龟裂、沉陷、翻浆等病害,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增大
期刊
摘要:文章从加强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施工前准备、加强施工技术及进行路面检测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供大家借鉴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抗滑性  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坚实、耐久、平整、良好的抗滑性,防渗、耐疲劳的性能和抗高温开裂的温度稳定性,对汽车噪音减少效果比较理想等特性,在我国市政道路建设中使用广泛。但是由于施工过程中技术和质量控制等问题,往往造成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在很短的时
期刊
摘要:随着科技的飞快发展,钻孔灌注桩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到公路桥梁工程的建设之中,施工方面的控制措施也得到了相关部门越来越广泛的重视。文章介绍了施工准备阶段的控制措施,主要包括施工方案的编制和审核、施工机具的检查、工程材料的校验、施工放样的控制、准备场地等方面。并对施工过程的控制措施环节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公路桥梁;钻孔灌注桩;机具检查;材料校验  本文详细的介绍了施工准备阶段的控制措施,主要包括
期刊
摘要:工程进度控制是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重点控制的内容之一,是保证工程项目按期完成、合理安排资源供应、节约工程成本的重要措施。文章介绍了通过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实施、检查、调整等一系列措施,来实现工程施工进度的控制。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过程;进度控制     工程施工进度控制是指在既定工期内,编制出最优施工进度计划。在执行计划的施工中,经常检查施工实际进度情况,并与计划进度相比较,若出现偏差,
期刊
摘要:公路通车运营后,路面不同程度出现纵向裂缝这一常见病害,既影响行车舒适性和路面美观,严重时甚至危及行车安全,又容易使水渗入路面甚至到达基层顶面,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下会产生冲刷作用和唧泥、唧浆现象使路面结构承载力下降,加速路面整体破坏,严重影响路面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文章分析了由路基缺陷使路面产生纵向裂缝的几种原因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路基缺陷;路面纵向裂缝;压实不均匀  公路通车运营后,
期刊
摘要:公路工程施工是一项重要的活动,涉及到众多的社会主体和多变的自然因素。公路工程施工会受到物质、技术条件的制约。针对施工单位在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作一阐述。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管理;设计质量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公路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正日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公路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的技术、经济活动,具有流动性强、协作性高、周期长、受外界干扰及自然因
期刊
摘要:文章以保定市旧城区道路改造为例,从路线选择、横断面布置、路面结构及交通设施设置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旧路改造设计中需要注意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路线;横断面;路面结构;交通设施  近年来,随着“城市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的推进,各地掀起了城市道路建设的高潮。旧城区中的原有道路,由于修建的较早,当时对今后的城市发展估计不足,确定的道路红线普遍较窄,断面形式多为一块板,加之管理手段
期刊
摘要:文章通过分析水泥砼路面出现早期裂缝的原因,提出了预防、控制和减少裂缝出现及其处理的方法。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裂缝;早期养护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耐久性强、使用寿命长、抗滑性能好、有利于夜间行车等优点,是高等级道路常用的路面结构,但路面一旦损坏,修补工作量大,且影响交通。裂缝是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出现的病害之一,发展下去还容易产生唧泥、错台、拱起等路面损坏现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