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与方法(一)

来源 :作文评点报·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an2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考文言文阅读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运用知识积累,借助注释读懂浅易文言文;能正确朗读文言文,按意义划分朗读节奏;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汇,能理解常用的实词和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翻译浅易文言语句;能理解浅易文言文的思想内容,了解其主要艺术特色和表达技巧等。
   综观近几年各地中考试题,涉及文言文阅读的考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考点一:划分朗读节奏
   【考点透视】
   划分朗读节奏是同学们学习文言文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能力之一,其考查形式主要有两种:标示句子朗读时的正确停顿;选出朗读停顿标示正确或错误的一项。
   【解题指津】
   一般来说,文言语句的停顿应遵循两个原则:
   1.人名、地名、物名等中间不能停顿。
   2.表示一个完整概念的短语中间不能停顿。
   考点二: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
   【考点透视】
   初中阶段需要掌握的文言虚词的数量比文言实词要少得多,但是它们的使用频率却很高,用法也比实词灵活。其考点一般集中在“之”“其”“而”“于”“以”等几个常见的文言虚词上,试题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呈现。
   【解题指津】
   要掌握这些常用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不妨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积累整理,系统归纳。可以分篇目进行,对每篇文言文中出现的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进行归纳整理,并结合典型例句进行分析,以加深理解。
   2.结合语境,灵活运用。理解文言虚词要注意把它放在具体的语境中,结合具体语句,确定其在句中的意义和用法。
   考点三:常见文言实词的意义与用法
   【考点透视】
   常见文言实词的考点主要有:准确地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常用义;辨别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正确地理解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并比较其与今义的区别;准确解释一词多义的词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辨別词类活用现象,并结合具体语境解释其意义和用法。
   【解题指津】
   首先,要了解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其次,要注意分类搜集整理常见的文言实词,并对其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和用法正确理解,牢固识记;最后,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要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
其他文献
分类: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   特点:形散而神不散;意境深邃;语言优美凝练,富有文采。  考点及应试分析   一、把握文章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把握散文主题的方法:   1.找到文章的中心句或暗示主题的提示语、关键词,从中概括文章主题。   2.从所选的材料中概括,材料是为文章中心服务的,我们可以看文章所选的材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从中找到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考题形式:
期刊
楚有养狙以为生者,楚人谓之狙公。旦日,必部分②众狙于庭,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实,赋什一以自奉。或不给,则加鞭棰焉。群狙皆畏苦之,弗敢违也。   一日,有小狙谓众狙曰:“山之果,公所树与?”曰:“否也,天生也。”曰:“非公不得而取与?”曰:“否也,皆得而取也。”曰:“然则吾何假于彼而为之役乎?”言未既,众狙皆寤③。   其夕,相与伺狙公之寝,破栅毁柙,取其积,相携而入于林中,不复归。狙公卒馁而
期刊
时光轮替到2019年,“百项网络正能量专题活动”评选也在不知不觉中走到了第四届。健康积极的底色,依旧呈现出昂扬向上的价值观和愈发强劲的网络正能量。   2月1日起,第四届“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活动申报入口正式开启。本届参选对象为2018年1月31日至2019年1月31日期间,在重大政策、重大主题、重大活动、重大事件、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中积极发挥网络正能量引导作用的榜样人物和精品力作。  人是文
期刊
我家住在风景如画的沙河路段,在路旁有一座花园。每当我下来散步时,总爱走进花园,来到这个荷塘,去欣赏那娇美的荷花。(开门见山,交代了所要描写与赞美的对象。)   我站在白杨树下,顺着曲曲折折的荷塘小道,便开始了赏荷的旅程。碧波荡漾,荷花的颜色不一,红的似火,白的似雪,粉的似霞。我倚在荷塘的栏杆上,沐浴着阳光,享受着这般景色。只见有的已成熟的荷花高高耸起,仰着脸去迎接太阳,在阳光的照耀下更加光彩夺目。
期刊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與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大道之行也》)   【乙】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期刊
看到一个短视频,一位母亲用针线和各种彩色的布头亲手给孩子缝制了一本早教书。这本早教书制作精美,色彩搭配合理,内容丰富,秒杀市面上大部分的早教书,引来众多网友阵阵惊叹和羡慕的声音。在赞叹这位母亲心灵手巧的同时,我突然想,这其实一点都不奇怪呀,母亲“出品”的东西不一直都是如此特别吗?   小时候的一年夏天,我即将开启小学生涯,母亲忙前忙后地帮我准备各种文具。最后就差书包了,母亲皱起了眉头,她不满意集市
期刊
模拟金题   夏天是一个特别的季节,在这充满生命力与激情的火红夏季,我们一定会发现生活中有许多美丽的景色,这些景色触动了我们的情思,引起了我们的联想与想象。请以“夏天的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文题解析   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题,所以在构思本文时,应先考虑把题目补充完整,所填的内容应能在夏日里称得上是最美的。所填的词语就是“题眼”,它决定了文章的寫作范围和重心,
期刊
李白的一首《梦游天姥吟留别》,总能勾起人们对浙东山水的无尽向往。   那些千古传诵的唐诗,其实不仅可供品读、吟咏,还可以在现实山水情境中感悟、比对。唐诗之路的概念一经提出就引發强烈共鸣,想来就是契合了人们这样的心理需求。   历经20多年的酝酿、推动,唐诗之路已从学术概念逐步重返现实情境:有识之士归纳整理的四条诗路——浙东唐诗之路、钱塘江诗路、瓯江山水诗路、大运河诗路,以清晰的脉络梳理了由晋代至清
期刊
“两”是基数词,几乎可以加在任何量词的前面,如“两年”“两张”“两片”“两丈”“两封”“两个班”“两个教室”“两节课”等,只有一处例外,即在重量单位“两”的前面不可以用,不能说“两两”,只能说“二两”。   “二”大多也做基数词。做基数词时,主要的用法有:一是只可以用在传统的度量衡单位量词前,如“二尺”“二丈”“二斗”“二钱”等(当然也可以用“两”);但不可以用在一般的量词之前,如不能说“二篇”“
期刊
这又是一起“不作不死”的短视频拍摄故事。为拍恶搞视频博流量,武汉一对情侣用动物粪便和人的屎尿搅拌混合,制成粪水,趁人不备,泼向无辜路人。6月30日晚,市民周女士在汉阳十里铺地铁站出口不幸中招。汉阳民警随后将二人抓获,查证作案5起,现已以涉嫌寻衅滋事将二人刑拘。   流量至上,底线全无。自作自受,罪得其咎。深更半夜,跑到地鐵站口向路人泼粪,作案后撒腿就跑还拍摄恶搞视频——时间点的选择、作案对象的选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