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的“视觉性”解析

来源 :中国美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wtfgtweg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于2012年1月正式颁布.这标志着素质教育美术课程改革结束了实验期,进入了推广和实践阶段.其中关于美术课程的性质,《标准》开宗明义地指出,“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在此基础上,美术课程需要“凸显视觉性”“具有实践性”“追求人文性”和“强调喻悦性”.较之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标准》最大的变化在于对美术课程“视觉性”的强调与重视.然而,美术课程中的“视觉性”具体所指为何,与学校美术教育的内在关联是什么,这些问题,似乎鲜有研究者进行过专门论述.长久以来,美术课程的视觉性在学校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意义也蔽而不彰.本文旨在对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的“视觉性”进行厘定,同时,也为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课堂教学寻觅合适的切入途径.
其他文献
评价作为一种价值判断活动,对教育教学具有监控、反馈和调节的功能。在教学评价改革过程中,人们更多地将目光关注在宏观层面,注重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的进行,却在一定程度上忽
作者从现代工业设计的特征入手,分析了工业设计中创造力开发的重要性.提出了我国企业界创造力的开发方式和教育界建立以设计创新为重点的设计教学系统的新模式.
中国与非洲国家在教育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自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建立,特别是自2006年中非首次峰会提出中非人文交流战略以来,中非职业教育合作成为中非交流
期刊
笔者在多年从事《资本论》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对近几年在本门课程中实施的教学方法、讲授方式、教学手段、考试方式等几方面的教学改革举措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论述,并在教
提高“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实践教学实效J性是“概论”课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对“概论”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应坚持的
“两课”教学创新应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应在尊重道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下,促进学生主体性道德素质的发展,真正地达到“两课”教学的最终目标.
崔卫(以下简称崔):陈老师您好!首先感谢您接受我们的访谈.泉州作为东南沿海的重要文化、商贸城市,自古人文荟萃,美术传统深厚,现代美术教育的发展也取得丰硕成果,所以,先请您
期刊
介绍一种利用Foxit Reader软件实现pdf文档远程校对的方法,该软件体积小巧,批注功能强大,使作者的远程校对如在纸质版校对稿上校对一样方便快捷,从而为电子化编辑校对流程提
Q:从管理的角度看,开发IPv6管理软件应注意哪些问题?李仲贤:用户并不关心使用的是IPv4还是IPv6,他们更关心访问到的资源。技术部门可以进行IPv4和IPv6的转换。包括IP地址 Q:
在数学课堂上往往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教师为了尽快完成教案中设计的任务,不顾及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下就急着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甚至在学生没有回答出问题的时候,没有经过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