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可能出轨?

来源 :女友LOVE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e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每个人都可能出轨?!


  百度百科对“出轨”一词的解释如下: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由交通常用词语引申而来,后来被引用到社会中男女脱离正常的道德准则去谋求非正当的感情、性的利益。
  心理学家Esther Perel在TED演讲上指出,通过多年调查,她得到的“出轨”人群的百分比范围是26%~75%。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浮动?那是因为人们对出轨的定义不一样,有人认为身体出轨才算出轨,有人认为“动过出轨的念头”就已经出轨。实际上,如果再加上说假话的几率(有的人不一定如实告知调查者自己动过出轨的念头),几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每个人都可能出轨!
  其实,早在几年前,我们就在女友官网做过“你曾精神出轨过吗?”的调查,调查结果让人大跌眼镜——
  超过70%的女性承认自己曾经精神出轨过(比如对伴侣之外的异性心动过、把其他的异性当成性幻想对象、对其他异性产生过“假如我和他过一生”的假想等等);超过20%的女性承认自己肉体出轨过(其中部分是私密的,所以并没对婚姻产生恶劣影响)。
  相对谨慎、矜持的女性尚如此,男性的情况可想而知。而这也正好能说明Esther Perel说的“每个人都可能出轨”并非危言耸听,再恩爱再如胶似漆的两个人,其爱情荷尔蒙都有保鲜期。假如没有道德约束,假如“出轨”不会受到任何批判与惩罚,世界还是现在这样吗?谁敢保证,你不会变成脱缰的野马,奔向未知的地方?

二、是什么让婚姻脱了“轨”?


  婚姻为什么会“脱轨”?很多心理学家提出,出轨是婚姻出现问题的产物。大部分人也认为,首先是伴侣之间已出现了问题,才会让人想要寻找更好的下一段感情,或者在别的感情中寻找慰藉——人们相信,自己的本性是忠诚的,是愿意忠于婚姻的。真是这样吗?
  Esther Perel在大量的调查中发现,哪怕拥有快乐的婚姻,也会面临出轨的问题:
  “我们彼此非常相爱,我们的关系十分和谐,只是我们已经不再有性生活。”
  “我非常爱我的丈夫/妻子,TA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们在一起无比开心,可是我有外遇。”
  “我从未想过和TA分开,我们在一起很舒服自如,可我还是爱上了别人。”
  ……
  这些人大多数举止得体、成熟,并非常重视自己的婚姻,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去经营,他们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竟然会出轨。他们冒着摧毁一切的风险出轨,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看看那些“出轨”的明星们吧,有哪个明星不明白出轨这件事对自己的星途将产生怎样致命的影响?一旦背上“婚姻不忠”的锅,打破了自己完美的公众形象,已到手的广告合约可能会被毁约,已经接到的通告可能换成别人,今后的事业发展也可能大受影响。
  到底是什么力量如此强大,让明星们铤而走险,甘愿为了一个大家可能意想不到的对象,放弃稳定的家庭、坦荡的星途?让普通人甘愿打破宁静生活,甘愿为了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去赴汤蹈火?(此处只讨论既成事实的“出轨”,不讨论“精神出轨”,因为“精神出轨”实在太难界定。)
  结合Esther Perel的观点,我们认为,这种力量有以下三种:
  力量之一:改变
  改变,是推动人类进步的强大力量。诚然,和谐与快乐,有助于一段关系长久维系,毕竟谁也不喜欢做不开心的事。但哪怕是令人开心的关系,天长日久,就连快乐也会令人厌倦。就好比无论是香浓的巧克力,还是甜蜜的蛋糕,假如天天吃,总有一天会让人避之不及。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看似如胶似漆的夫妻私下已经对彼此的身体再无欲望,为什么有共同爱好的爱侣却再也不记得对对方怦然心动的感觉。
  此时,一个与配偶全然不同的异性闯入生活,人们就会突然发现一切都变得不一样,快乐不一样,悲伤不一样,生活节奏、着装爱好、说话方式也变得不一样。这种改变就像一间黑屋中打开的一扇天窗,让人如沐阳光、豁然开朗,让人着魔,简直不受控制。
  力量之二:重获关注
  就算是从不吵架的情侣,就算是曾惊天动地爱过的情侣,别怀疑,他们都会走到这一天——当一方正在全神贯注追剧,不会注意到另一方说“我今天觉得嗓子有点难受”;当一方正满脸愁容帮孩子分析成绩不理想的考卷,不会因为另一方今天被选作储备干部而与之同喜……
  最初,在爱人的关注排名中占据绝对第一的人,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退居到第二、第三甚至更靠后。冲动的爱情冷却后,他们发现,在他们的生命中,原来不只有爱人,还有工作、闺蜜、孩子、父母。
  人的天性都是希望获得关注的,尤其是对自己来说重要的人的关注。无论是多么和谐的爱侣,这种占绝对第一的关注一旦改变,是不可逆的,他们只好通过别的方法去实现自己被关注的需求。
  当他们又重新变成某个人的绝对主角,或当某个人又悄然占据他们的关注度第一名,这种强烈的存在感是人们无法抗拒的。
  力量之三:重新认识自我
  平淡的恋爱或者婚姻,会让人们的自我意识逐渐模糊。人们习惯了扮演一个或者多个相同的角色,从而忘记潜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真我。
  你为了老公扮演贤良持家的好妻子,为了孩子扮演辛劳上进的好妈妈,可是谁能知道,你内心住着的那个人,其实有一点不羁,有一点愤世嫉俗,又有一点小放荡。连你自己都快忘记,那个真正的自己或者另一个自己,是不是还活着。
  假如此时有一个人,完全游离于你的常规生活之外,在他面前你不是妻子、不是妈妈、不是好职员,你可能只是个嫌贫爱富的虚荣女,只是个欲求不满的少妇,只是个艺术家,只是个满脑子空想的无知少女……他唤醒了你内心深处沉眠的那个人,你从此可能就会重新认识自我——原来我想要的,是这样的生活!
  这种重新认识自我的力量强大且不可抗拒,大到可以让一个人的三观重塑。你从此不在乎现有的一切,因为你已知道,那些对你来说都不重要!

三、婚姻走到绝处,亦能逢生


  出轨的结局,大家都很清楚,可能斩断了苟延残喘的爱情,从此大家各自追求幸福;可能在婚姻没有硬伤的情况下,激发配偶之间深度的探讨——关于责任和信任,也许他们十多年都没讨论过啦。
  我们当然不推崇出轨,但人生的路谁又能设定好,精神的翅膀谁又能禁锢?假如你不幸出轨,先不要乱了方寸,深呼吸,然后照下面来做(如果你是被出轨方,请让对方阅读下列事项):
  1.判断。你是否还想和这个人度过余生?回答“否”,果断结束;回答“是”,请继续往下看。
  2.斩断。立即停止出轨行为,斩断与第三者的任何牵连,没人相信你们还能做“朋友”。
  3.道歉。对配偶诚恳表达内疚和悔恨,虽然道歉没法弥补伤害,但表达诚意是挽回婚姻的第一步。
  4.思考。认真思考自己为何走上出轨之路,如果问题来自双方的相处模式,一定要和配偶深度讨论;如果问题来自上文所述的三种情况,也请诚实告诉配偶,并共同寻找应对方案,比如改变相处模式,增加对彼此的关注,请配偶接受你的另一面等。
  5.體谅。体谅配偶在接下来或长或短的时间里对你的不信任。重塑信任,需要时间,你也有责任提醒配偶,停止去探究你出轨的不堪细节,停止自我折磨。
  6.接受。调整心态,接受曾经犯错的自己,接受不完美的他,以及不完美的婚姻。
  做到以上几点,才能让婚姻绝处逢生。无论大家有多么提倡“爱情自由”、“做回真我”,假如能和一个人共守承诺、共担责任、相伴到老,这种美好与浪漫,也是任何事都无法比拟的。
  每个人都可能出轨,哪怕拥有快乐的婚姻。这并非为彼此将来犯错提前辩解,而是提醒自己,要事先看清长路艰难,事先看清自己和对方身上的恶。唯有如此,你们才会更加小心经营婚姻,才能获得与婚姻中的恶疾抗争的淡定。如此,再加上一点点好运气,或许,你们真就能幸福地白头到老呢。
其他文献
第二届中欧管弦乐交流活动于近日在上海举行,来自欧盟和中国优秀的青年音乐家齐聚一堂,携手演绎各国的經典音乐曲目。交流活动期间,中欧音乐家将进行合演排练,并开展正式与非正式的交流活动。欧盟青年交响乐团(EUYO)还将与上海乐队学院(SOA) 在上海城市草坪音乐会上联袂演出。此活动是欧盟驻华代表团开展的为期两年的“纵情欧洲”公共外交系列活动的一部分。
期刊
英國 将禁止使用塑料吸管、棉签  英国是全球禁塑力度最大的国家,明年起,除了医院等特殊机构,塑料吸管和棉签都不能用了。之前英国还禁止了塑料微珠(就是磨砂洗面奶里那种小珠子)的使用,并对塑料袋征收费用。每年大约有 100 万只鸟类和 10 万只海洋生物因误食塑料垃圾或被其缠绕而死亡,而太平洋垃圾场(主要是塑料)的面积已经是法国国土的三倍,并还在飞速增长。少用点塑料制品,不仅为了保护动物,也是为了人类
期刊
a02始于2001年,是香港设计师原创的潮流女装品牌,顽皮可爱的托比小黑猫是品牌的形象大使。步入天朗氣清的秋日,托比化身探险猫,带你潜入野生动物园,开启一场奇妙的探险之旅!本季新品大量运用动物图案,让人仿佛置身野生动物园的趣味体验中。外套增添了运动风的细节,型格之外又不乏活泼俏皮感。关注a02公众号,点击“购物专区”,2018秋季新品a02手机官网同步发售。
期刊
6月,康师傅冰红茶品牌为消费者呈现了一场主题为“燃痛快Let's PLAY”的精彩活动。现场“燃战队”热力集结,康师傅冰红茶代言人李宇春、NBA名宿大卫·罗宾逊、活力少年王一博、当下最热最炫综艺《创造101》的孟美岐、吴宣仪、赖美云三位阳光小姐姐燃力爆棚,分別惊艳亮相,为梦想而“燃”,为青春而“燃”,让现场观众情绪高涨,欢笑四溢,为初夏的申城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饕餮视听盛宴!
期刊
都市男女花錢物语  人在江湖飘,难免要花钱。到底都市男女们的消费行为存在哪些异同?让我们来看一些最新出炉的中国消费数据。看起来,女人更乐意对自己好一点,而男性出于安家立业的压力,消费会更谨慎,但是冲动性买买买,也是不少哦!
期刊
错失恐惧症vs享受错过  “错失恐惧症”是哈佛学者 Patrick J. McGinnis 2002年提出的一个概念,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从朋友圈点赞、热搜里的新闻,到哪怕是一篇“标题党”式的热文,都可以引来“不知道就跟不上时代”的日常内心拷问。与之对应的是美国网友Anil Dash 2012年自造词“享受错过(JOMO)”,意在描述“放弃社交媒体焦虑,享受纯线下生活”的状态。“错失恐惧症”与“享受
期刊
花看半开,酒饮微醺,这是中国先贤的大智慧。丰子恺在散文集《人生求缺不求满》里就描述了这种留白的生活状态。不只在书本里,我们也经常在新闻里看到,某些金融大鳄、科技大咖放弃了事业更上一层楼的机会,或是急流勇退般地回归家庭,或是埋头于看起来不怎么挣钱但能让他快乐的事情上。其实近些年来,很多人都在力证八十分的人生才是幸福度最高的,同时也衍生出了“八分生活学”这个概念。    八分生活学倡导“良好的人生大于
期刊
出发前搜索冲绳资料的时候,看到一句“冲绳的夏天很长,长到9月依然是夏天”,虽然其实只是再平常不过的客观叙述句,对我来说却是最大剂量的鼓动。  没错,冲绳这两个字,就是与夏天、大海自然相联。太阳很大,海水很蓝,时间很慢,还有岛歌悠悠响起。张国荣和王菲曾经在这里拍过《恋战冲绳》,这部奇妙的电影,情节模糊到让人记不住,看完却忘不了灿烂千阳下在海边恋爱的心情。冲绳还是永远年轻的安室奈美惠的家乡,难怪她身上
期刊
薄外套做腰带  印花连衣裙是每个女孩衣柜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度过了一整个无趣的冬季,我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穿上花裙子了。在无袖连衣裙内搭配长袖或无袖的纯色上衣会更有层次感。相比前幾季的贴身内搭,这个春天不妨试试宽松的内搭。绑在腰间的薄款亮面塑料外套是最大的心机,材质的冲突和非常规穿法令整个造型更显特别。包带短一些,再短一些  我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斜挎包,无论体积是大是小,请将包带缩短,再缩短。仅仅是
期刊
我的朋友从小就不是个好脾性的孩子,经常一言不合就摆臭脸,稍有不悦就又吵又闹。表面看起来温和,其实只是不轻易对外人发作罢了,对于自己的家人,噢,对不起,她是行走的炸药包,随时随地会引燃爆炸。  她小时候每次放学到家,但凡妈妈没把晚饭做好,她就会大发雷霆,气呼呼地说些难听的话。好脾气的妈妈总是慌不迭地安慰她,再拿出点小零嘴给她消气,但零嘴也堵不住她的嘴,还非要说些难听的话把全家气氛down到谷底,才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