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老人社会议题的环境肖像创作初探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r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摄影通过不断的发展,立足于自身的优势,已从单纯的画面记录慢慢地成为了情感、人文关怀的承载物,同时也是一种抒发情感、发表评论的重要方式。文章从《守望晨昏》拍摄的角度切入,通过对几位艺术家及其作品的分析,对纪实性的环境肖像摄影进行探讨。
  关键词:环境肖像;留守老人;纪实摄影
  摄影能够直观地表现发生的一些事件,让我们对身处的社会有更深的了解,并且促使我们重新思考人与环境。摄影师要让这些照片有优美的形式、丰富的信息、鲜明的观点,同时要使其有审美价值,能引起人們情感上的共鸣,触动人心。摄影的社会功效就是由拍摄者向不能亲临现场的观众传递出特殊的情感,从现实社会中捕捉真实的瞬间,让人们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被感动。在向观者表达情感的过程中,摄影师还需要把握其切入主题的深度,如果只是流于一种肤浅的、表面的形式,那就仅仅是一种简单的记录,无法获得更深层次的揭示与升华。
  笔者的家乡湖南沅陵县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农村里的青壮年大多到大城市里务工,孙辈还小的时候由老人帮忙照料小孩,等小孩到了上学的年龄,大部分都会回到父母身边,到城市里读书,家里只留下年迈的老人和空旷的房屋,不单单是农村,甚至在县城里,这种现象也很普遍,这是我国城市化迅速发展之后带来的不可避免的后果。通过与这些老人的交流接触,笔者深深地感受到他们生活中最令人心酸的不是每天干的粗活累活,而是缺失的精神慰藉,是那份盼望着含饴弄孙却每日守着空荡屋子的孤独。目前我国的农民工数量已经超过了一亿,留守老人问题也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中,笔者想通过摄影的方法,记录下自己家乡的留守老人,与他们深入沟通,去了解他们的生活。
  一、创作思路
  (一)毕业作品《守望晨昏》的前期构思
  这组作品是在湖南沅陵凉水井镇进行拍摄的。创作前期,笔者的预期是拍摄老人的生活细节,记录老人每日的辛苦劳作。有些家庭,因为老伴离开,所有的农活家务活都需要一个人来承担。在与他们接触的期间,最让笔者感到触动的是,每天到了吃饭的时候,老人一个人做完很简单的饭菜,在偌大的、陈旧的堂屋里独自默默地吃饭。他们说,感到孤独的时候就把收音机打开,听听外界的声音,让屋子里有点“动静”,显得热闹一些。因此,笔者决定了拍摄的内容,想用照片来表达每一户的故事,通过拍摄老人与空旷的堂屋,运用场景的空与老人的肖像叠加,希望能从照片中传达出他们的孤寂。希望能通过这一张张照片来呼吁大家对农村留守老人进行关怀,在努力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对老人精神上的关怀。
  (二)参考的摄影师及其作品
  笔者参考的是荷兰摄影师Bert Teunissen的作品Domestic Landscapes,这一系列中,摄影师总共拍摄了荷兰、立陶宛、日本等25个国家,全都是作者在室内的自然光下拍摄的人像。自然光的空间与环境中丰富的细节构成了画面,作者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记录下正逐渐消失的建筑和生活方式。
  可以通过这些照片看到非常多的生活细节,还有每个人各自不同的微妙的表情,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不同的情绪,不同的心境。虽然图片是静止的,但整个人物形象不是单薄无力的,而是经由各种细节塑造出的饱满的人物形象,这种自然光线的运用也能更好地烘托出气氛,能让人感受到满满的生活气息。通过不同的场景环境我们也能感受到不同的阶级及不同地域之间氛围上的差异。
  二、环境肖像摄影
  (一)环境肖像的摄影师案例
  王远凌的作品“十八梯”就是一组纪实的环境肖像摄影,对重庆快要被拆的十八梯里面的居民进行拍摄。他说:“我同时试图以最为传统的形式与下层人取得某种生活关联,某种信任关系,以及某种情感共鸣,以他们的庄严姿态回报我个人的故园情怀。”这是摄影师作为当地人通过摄影的方式对十八梯进行的庄严的告别。作者与被摄对象在拍摄之前有深入的交流沟通,充分融入到环境中,让被摄者处于放松的相互信任的状态,通过画面细节完美的且自然地呈现出他们最为真实的一面。并且每一张照片都有非常详细的文字介绍,分别写着住户个人的信息、门牌号以及房子的信息。
  摄影师在拍摄中也非常注重环境的选择,为了让昏暗的房间里所有的细节都显现出来,让环境保持原有的昏暗自然的状态,布光非常讲究,用很柔和的光保持屋内原有的气氛,使得最后呈现的画面效果就是作者所说的,一场仪式,一场以个人情感为献祭的告别。
  姜健的作品《主人》记录了河南乡村的家庭场景,把农民的形象和中堂组合在一起。中堂是农村家庭中最重要的空间之一,承载着整个家族几辈人的故事。作品中环境的信息量非常丰富,人物形象与环境紧密相连,正是这样的场景给这组作品增加了不少戏剧化的魅力,从每一幅画面中都可以感受到立体的丰满的河南乡村农民形象。场景中存在的任何细节都是人物形象的一部分,而人物也是画面环境中的一部分,他们彼此是紧密相连的。
  (二)环境肖像摄影的纪实性
  纪实摄影的范围非常广,广义上来说,大部分的摄影作品都有可能由于照片中显露的历史文明、社会现象而具备纪实特质。环境肖像摄影就具有纪实性,虽然摆拍的形式很多见,但它的纪实性也同样是不可以被忽略的,其魅力在于用镜头拍摄出真实场景,通过场景环境与人物的叠加反映生活。从关心人的角度来看,拍摄需要走进人的生活,和被摄者深入交流沟通,主要是关切某一个群体的生存状况,作品中通常会表现出一种人文关怀和道德正义感。还原历史以唤起观众对被摄对象的关注,让人们能追忆历史,反思现状,能通过镜头感受到摄影师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和关怀感。从社会以及历史的角度来看,纪实摄影给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参照。桑德是20世纪德国最伟大的纪实摄影师之一,他拍摄的环境肖像就记录了当时最真实的德国,甚至因为过于真实而被当时的纳粹党封杀。从他的照片中,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到当时的日耳曼人们的真实生活状态,他的拍摄作品体现着记录了一个时代的人民的面孔,整个日耳曼民族的时代特征,这里的纪实性的环境肖像摄影兼具了社会意义和历史意义。
  无论从哪方面来看,场景环境与人物叠加组成的摄影作品不仅仅只是记录了画面,还直观地展现了这个时代这个群体的人的状态,有着浓厚生活气息,反映社会的现实,是和时代的发展密切相关的。
  三、创作的实践与总结
  在《守望晨昏》的创作前期就确定下来要通过环境肖像的形式来拍摄,刚开始尝试了在院子里,让老人坐在屋外拍摄,但效果不太理想,在与导师的交流以及自己的观察、比较,最终选定在每家每户都有的空旷的主屋拍摄肖像,通过空旷的环境、老人佝偻的身姿以及微弱的自然光来烘托孤独的气氛。不需要过多的动作,过多的修饰,在最真实的情况下拍摄出来的作品才是最能引起共鸣的。
  在对前文提到的三位艺术家的学习中,笔者希望能通过自己的作品从环境的细节及自然光的氛围中传达出一种孤独感,是这些老人的孤独感,同时也是这一社会现象的缩影。笔者的作品《守望晨昏》中这些老人都是在每天盼望与儿孙团聚中度日,笔者希能通过这组作品呼吁更多的离家在外的儿女能对老人多一份精神上的关怀。他们需要的其实不是多么富裕的生活,多么奢华的物质享受,他们最想要的不过是儿女的陪伴。纪实摄影是一种责任,不光是对画面的记录,还是用摄影的方式对现在农村留守老人的现状的语言再现,直面现实,贴近生活。
  参考文献:
  [1]罗斯坦.纪实摄影(摄影大师及其理念)[M].李文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孙京涛.纪实摄影:风格与探索[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3]顾铮.世界摄影史[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6.
  [4]顾铮.经典摄影赏析[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2.
  [5]李楠.影像:中国当代摄影精神交往录[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13.
  [6]徐佳和.连州摄影节:向着社会的景观[EB/OL].[2020-
  04-20].http://www.gdlzsc.com/news/newsztxw/589g95g318j7e
  17jka.htm.
  作者单位:
   西安美术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2018年出现的两部热门IP古装宫廷剧《如懿传》《延禧攻略》引发评论热潮。两部影视剧其实各自具有不同美学风格,文章从服装、美学设计理念两个方面对这两部具有代表性的影视剧进行分析,并对清宫剧的一般设计风格进行探讨。  关键词:宫廷剧;服装;美学;《如懿传》;《延禧攻略》  注:本文系2018年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对比粤文化和内陆文化在宫廷影视剧的应用研究”(2018WQNCX2
期刊
摘 要: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利于挖掘儿童的艺术天赋,促进他们创造力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培养儿童积极的情感,使儿童增强自信,提高其交际能力。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学前儿童的声乐教育。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我国高校教师结合实践教学经验,提出了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律动情感教学法,通过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教材、把握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挖掘教学深度和完善教学评价等方式实现教育改革,努
期刊
摘 要:韩剧“请回答”系列自播出后取得了超高的收视率和评分。文章着重分析“请回答”系列三部曲中的《请回答1988》,从怀旧消费与集体记忆、叙事结构和平民化视角、人物设置和细节刻画、生活哲学和价值立意等方面解读,挖掘该系列在叙事手法和主题意蕴方面的特点,并探究此类题材在创作中可借鉴的成功模式。  关键词:“请回答”系列;《请回答1988》;叙事手法;怀旧;平民化  “请回答”系列从平民视角出发,以友
期刊
摘 要:《青花瓷》获得第19届台湾金曲奖最佳年度歌曲奖、最佳作词人奖和最佳作曲人奖三个奖项,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古风音乐”的发展,也为民族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棵小葱乐队在原来的版本上对歌词、旋律和唱法进行二度创作,加入国粹戏曲元素,将其变成一首独具江西特色的古风歌曲。文章对一颗小葱版本的《青花瓷》在B站的传播进行分析,对互联网时代古风音乐的传承与弘扬情况进行概述。  关键词:《青花瓷
期刊
摘 要:海洋科普动画Loop以海洋中的沙丁鱼、鱿鱼、金枪鱼、大白鲨和虎鲸为主角描绘出一条海洋食物链。海洋生物无论是种类,还是它们各自种群的数量,都是非常大的。到目前为止,谁也无法用确切的数字阐明海洋有多少生物个体,同时,也不难看出,海洋生物之间关系十分复杂。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来表达生物种群的关系呢?生物学家经过多年观察研究,选择了用海洋食物网的方式来表达海洋生物间的互为依赖关系,具体表达方式是,
期刊
摘 要:一个地区的名人资源是该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体现,绍兴市的大禹文化在浙江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和震撼力都是相当大的,研究绍兴市大禹文化对于绍兴名人资源的产业化传承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目前,绍兴名人资源产业化不足的问题明显,主要表现在名人资源吸引力不足、与城市化建设存在矛盾、文化传播不到位等,对此,可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建文化特色产业、强化使用互联网资源等方面解决。  关键词:名人资源;大
期刊
摘 要:高校开设的琵琶演奏课不同于一般的理论性课程,其采用一对一面授教学形式。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使我们必须对琵琶演奏课的线上教学进行思考、实践和探索。文章以晋中学院琵琶演奏课为例,初步探索出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动机及自主学习能力的组合式线上教学形式,以更好地开展高校器乐类演奏课程的线上教学及混合教学。  关键词:琵琶演奏课;传统教学;组合式线上教学  高校琵琶演奏课是全国高校音乐院系开设的器乐演奏
期刊
摘 要: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石塘镇是我国明清时期重要的手工业生产基地,以手工造纸闻名天下。文章从石塘镇所产的主要纸品奏本纸与毛边纸入手进行当地纸文化的研究,重点从奏本纸、毛边纸的历史文化意义上去剖析其文化价值,从而论述石塘古镇纸文化在我国历史文化上意义。  关键词:石塘镇;奏本纸;毛边纸  注:本文系2018年度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江西铅山县石塘镇纸文化研究”(YG2018253)阶段性
期刊
摘 要:“黄河河工号子”是黄河流域历代黄河河工在治黄实践中创作的一种古老的民歌音乐形式,其对城市文化建设具有很高的价值与意义,通过对“黄河河工号子”发展的探索及对其音乐文化的分析,探究“黄河河工号子”的特色所在,从而拓展“黄河河工号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途径。  关键词:“黄河河工号子”;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注:本文系2020年度焦作市政府决策研究院招标课题“‘喊唱’出来的拼
期刊
摘 要:“多元交融”的现象贯穿整个舞蹈发展历程,纵观舞史,不论是诗、乐、舞紧密交融的秦汉时期,还是舞蹈渐显“独立”的唐代,抑或当下舞剧的繁盛,舞蹈或以主位或以辅位,与其他元素融洽相处,不断发展。创作舞蹈剧时,只有将舞蹈所包含的各种元素协调共融,才有可能把舞意、舞情传达到观众内心。文章主要对舞剧《天路》中舞蹈时空的设置、舞蹈语言的编织,以及舞蹈情感的安排三方面进行解析,从而阐述编创者元融统一的创作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