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交融、统一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se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元交融”的现象贯穿整个舞蹈发展历程,纵观舞史,不论是诗、乐、舞紧密交融的秦汉时期,还是舞蹈渐显“独立”的唐代,抑或当下舞剧的繁盛,舞蹈或以主位或以辅位,与其他元素融洽相处,不断发展。创作舞蹈剧时,只有将舞蹈所包含的各种元素协调共融,才有可能把舞意、舞情传达到观众内心。文章主要对舞剧《天路》中舞蹈时空的设置、舞蹈语言的编织,以及舞蹈情感的安排三方面进行解析,从而阐述编创者元融统一的创作手法,映衬出此舞剧多元交融中的创意奇点。
  关键词:舞剧;多元交融;舞蹈时空;舞蹈语言;舞蹈情感
  舞剧是最为综合的舞蹈表达手法,元素众多是舞剧的内在需求,交融统一是编创者不断追求以使舞剧作品得以完整展现的本质要求。舞剧《天路》由王舸担任总导演,通过团队的协作以及多方面的配合,铸就了一条民族舞剧的通天之路,一经上演备受好评。该剧在富有深刻内涵的内容之中加入创作者独特的视角、新颖的编排,情景交融,展现有关青藏铁路的人、事、情。
  一、时空穿梭  跳转交错
  时空是舞蹈审美意象存在的基础,蕴藏着舞蹈无尽的生命力。时间赋予舞蹈流动的本质,空间给予舞蹈场所,时间与空间的结合是舞蹈存在与呈现不可或缺的因素。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融合,可为舞蹈带来新颖别致的效果,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之感。舞剧《天路》在整体时空的处理上借鉴了文学的结构方式,以倒叙的方式铺陈,在现在与过去中交错穿梭。舞剧的开头是姐弟俩(央金和索朗)故地祭祷,随后回到过去时——铺路筑情之景,随后展开过去进行时——筑路过程中人、事、情描述,最后回到现在进行时——故事开始之地,聚焦姐弟二人的情态。
  舞剧中的时空浓缩且简短、复杂且多面,电影亦是如此,在短暂的时间内将内容说清道明,由此电影中的巧妙构思可以为舞剧更好的呈现提供编排上的借鉴。舞剧《天路》中,创作者运用了电影闪现、回切的创作手法,从人物心理出发,化心象为视象,使整个切换符合逻辑,既增强了审美视觉效果,又便于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关系的搭建。如剧中卢天对儿时片段式的回忆,将卢天的所想所忆视觉化,其中又以旁观者的视角,运用冷暖色调在同一舞台空间营造不同的时空,观看并参与着自己回忆里所产生的幻象,通过展现其成长的过程、与父母的关系,完整塑造了卢天这个人物,同时给予观众虚虚实实、目不暇接的审美体验。舞剧《天路》中的灯光与多媒体设计者任冬生谈到,舞剧中戏剧性的处理相对较多,突然地闪回、内心外化等都需要灯光与之配合,在这里灯光除了刻画人物和环境还要解构空间。在展现回忆与现实的时空交融上,利用能使舞剧获得电影效果的重要媒介灯光对舞台进行分切,通过色彩的对比、光线的闪转营造时间差,结合人物不同的身体语态与不同情景的闪现,营造出蒙太奇式的场景切换效果,使得多个时空交错,在一明一暗间诉说着情愫。
  二、汉藏共言  抒叙同语
  舞剧以舞蹈为主体,注重动作语汇的编织,这是舞剧区别于其他艺术方式的独特之处,更是谈论舞蹈综合性的前提。在整个舞剧中,用词精准、语句连贯是说明讲白、表现风格的要点,语句优美、情浓意足是引起共鸣、打动人心的关键。
  舞蹈语言因时代、地域、舞种的不同,有着不同的韵律与特征。但在同一个背景下,又使得多种元素的交融成为可能,在编创者合理的安排下,彼此相得益彰、和谐统一。舞剧《天路》作为一部民族舞剧,少不了民族精神的传达与民族性语言的表达。《天路》讲述的是青藏铁路铸造的过程,体现了不怕艰险、为国为民的中国精神,民族团结、水乳交融的民族精神。在舞蹈呈现上,因故事发生地在西藏,编创者选择了藏族最具代表性的动作语汇,用于展现藏族的民风民俗,用现当代语汇诉说着士兵们在青藏铁路鋪设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当共同挽救生命、欢愉歌唱、夯土铺轨之时,两种不同风格的语言交织同构,融于一事,更加体现出共患难、同命运、汉藏一家的情谊。
  舞蹈表达内容庞大,却只能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非语言性的肢体动作来呈现材料,易造成常人无法理解的尴尬,这使得舞蹈本体表达形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也展现了舞蹈拙于叙事长于抒情的特点。话语的诉说就像是听到了肢体的无奈而展开,缓解了舞蹈囧于叙事的尴尬,适当的旁白能够辅助舞蹈更精准、更有力表达。舞剧中,在设计卢天与母亲书信的情节时,编创者用舞蹈动作表现人物的形态、写信时的动态以及读信前后的情态,加上三次适度的言说,既点明了书信的内容、弥补了舞蹈不易表达的不足,又减少了冗长的赘述。视觉与听觉共享,叙事与抒情兼并,语语相融,情意尽显。
  三、以琴融情  多情统一
  情感性是一切艺术的共性特征。情感于舞蹈而言是舞动的起始点,亦是舞动最终的落脚点,贯穿整个舞蹈作品,与舞蹈形式相辅。
  舞剧《天路》喻隐多样的情思,在整体的结构上以情引领、藏拙突优,淡化了青藏铁路铸造的过程和细节,着重表达铺设“天路”时的风俗人情,铸就民族精神。如:舞剧中军人与藏族人民共同挽救幼小生命与共筑青藏铁路的舞段凸显出汉藏一家的民族情;士兵们雪中肩负铁轨、山洞攀架捶打的片段,展现出士兵们的爱国情;劳作、打嘎等藏族舞蹈片段体现了藏族人民的勤劳淳朴民俗情;藏族母亲丧子时悲痛的诉说与卢天母亲给卢天的信语中蕴藏着舐犊情深的母子情;以及卢天与好友“小四川”“小东北”谈天相伴的友情;卢天与央金羞涩美好的爱情等。多情引领,以情灌之。在多情共存的情况下,如何将所有情感不着痕迹、合情合理地相互联系并统一,如何让虚幻的情意通过可视的形式表达出来并感染观众,是编创者需要潜心钻研的难题。舞剧《天路》中,编创者以青藏铁路为背景,将多种情感融入其中,并使之成为表达事和情的涓涓溪流。表现上以“琴”贯穿,开头索朗吹响口琴引出过去的情景,交代情起、琴缘;剧中又由卢天吹奏口琴牵出儿时的记忆,表明情忆、琴源;结尾央金与索朗姐弟二人回归现实,睹琴思人,展现情深、琴牵。寓情于琴,以琴穿情,琴情交融,情意具现。
  四、结语
  在这条“天路”之上,汉藏人民紧紧依偎,英雄族魂世代永传。多元的情意加之圆融的手法,既体现了“合”的中华哲思,又将中华民族精神传达得淋漓尽致,使得舞剧《天路》有史、有情、有意,情满意足,动人容,激人心。“中华文明是在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中形成的开放体系。”在交融互鉴中易迸发闪光点,即独特的创意,这是一个作品成功的首要条件,互鉴交融,与时俱进,促进创新发展。舞蹈因交融而精彩,因互鉴而丰富,文化经济多元、交融的当下,舞蹈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同时也暗藏危机,“融合”可丰富发展,“混合”则同化失本,关键在于我们掌握好合之“度”量,交融以舞为主,把握住为舞服务的基点。
  参考文献:
  [1]吕艺生.舞蹈学导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2]朱志荣.中国艺术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于平.现实题材也是舞剧创作的一条“天路”:国家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天路》观后[J].舞蹈,2019(3):44-51.
  [4]任冬生,龚勋,阿宽,等.舞剧《天路》灯光/多媒体/舞美/服装/化装[J].演艺科技,2018(7):80-84.
  [5]黄海碧.精神不朽的时代寓言:原创舞剧《天路》对现实题材“新主旋律”创作的启示[J].东方艺术,2018(16):24-27.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舞蹈素质教育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在于提升大学生的美学素养,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当下,普通高校舞蹈素质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如教育目标模糊、课程设置失范、人文素养融合不够、舞蹈艺术实践机会不足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舞蹈素质教育的有效性。针对存在的问题,文章认为在高校素质教育中需进一步明确舞蹈教育的定位及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舞蹈观,丰富舞蹈艺术相关的课外实践活动,并强化舞
期刊
摘 要:2018年出现的两部热门IP古装宫廷剧《如懿传》《延禧攻略》引发评论热潮。两部影视剧其实各自具有不同美学风格,文章从服装、美学设计理念两个方面对这两部具有代表性的影视剧进行分析,并对清宫剧的一般设计风格进行探讨。  关键词:宫廷剧;服装;美学;《如懿传》;《延禧攻略》  注:本文系2018年广东省普通高校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对比粤文化和内陆文化在宫廷影视剧的应用研究”(2018WQNCX2
期刊
摘 要: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有利于挖掘儿童的艺术天赋,促进他们创造力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培养儿童积极的情感,使儿童增强自信,提高其交际能力。因此,人们越来越重视学前儿童的声乐教育。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我国高校教师结合实践教学经验,提出了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律动情感教学法,通过明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教材、把握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挖掘教学深度和完善教学评价等方式实现教育改革,努
期刊
摘 要:韩剧“请回答”系列自播出后取得了超高的收视率和评分。文章着重分析“请回答”系列三部曲中的《请回答1988》,从怀旧消费与集体记忆、叙事结构和平民化视角、人物设置和细节刻画、生活哲学和价值立意等方面解读,挖掘该系列在叙事手法和主题意蕴方面的特点,并探究此类题材在创作中可借鉴的成功模式。  关键词:“请回答”系列;《请回答1988》;叙事手法;怀旧;平民化  “请回答”系列从平民视角出发,以友
期刊
摘 要:《青花瓷》获得第19届台湾金曲奖最佳年度歌曲奖、最佳作词人奖和最佳作曲人奖三个奖项,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古风音乐”的发展,也为民族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一棵小葱乐队在原来的版本上对歌词、旋律和唱法进行二度创作,加入国粹戏曲元素,将其变成一首独具江西特色的古风歌曲。文章对一颗小葱版本的《青花瓷》在B站的传播进行分析,对互联网时代古风音乐的传承与弘扬情况进行概述。  关键词:《青花瓷
期刊
摘 要:海洋科普动画Loop以海洋中的沙丁鱼、鱿鱼、金枪鱼、大白鲨和虎鲸为主角描绘出一条海洋食物链。海洋生物无论是种类,还是它们各自种群的数量,都是非常大的。到目前为止,谁也无法用确切的数字阐明海洋有多少生物个体,同时,也不难看出,海洋生物之间关系十分复杂。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来表达生物种群的关系呢?生物学家经过多年观察研究,选择了用海洋食物网的方式来表达海洋生物间的互为依赖关系,具体表达方式是,
期刊
摘 要:一个地区的名人资源是该地区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体现,绍兴市的大禹文化在浙江省乃至全国的影响力和震撼力都是相当大的,研究绍兴市大禹文化对于绍兴名人资源的产业化传承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目前,绍兴名人资源产业化不足的问题明显,主要表现在名人资源吸引力不足、与城市化建设存在矛盾、文化传播不到位等,对此,可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建文化特色产业、强化使用互联网资源等方面解决。  关键词:名人资源;大
期刊
摘 要:高校开设的琵琶演奏课不同于一般的理论性课程,其采用一对一面授教学形式。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使我们必须对琵琶演奏课的线上教学进行思考、实践和探索。文章以晋中学院琵琶演奏课为例,初步探索出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动机及自主学习能力的组合式线上教学形式,以更好地开展高校器乐类演奏课程的线上教学及混合教学。  关键词:琵琶演奏课;传统教学;组合式线上教学  高校琵琶演奏课是全国高校音乐院系开设的器乐演奏
期刊
摘 要: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石塘镇是我国明清时期重要的手工业生产基地,以手工造纸闻名天下。文章从石塘镇所产的主要纸品奏本纸与毛边纸入手进行当地纸文化的研究,重点从奏本纸、毛边纸的历史文化意义上去剖析其文化价值,从而论述石塘古镇纸文化在我国历史文化上意义。  关键词:石塘镇;奏本纸;毛边纸  注:本文系2018年度江西省文化艺术科学规划一般项目“江西铅山县石塘镇纸文化研究”(YG2018253)阶段性
期刊
摘 要:“黄河河工号子”是黄河流域历代黄河河工在治黄实践中创作的一种古老的民歌音乐形式,其对城市文化建设具有很高的价值与意义,通过对“黄河河工号子”发展的探索及对其音乐文化的分析,探究“黄河河工号子”的特色所在,从而拓展“黄河河工号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途径。  关键词:“黄河河工号子”;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注:本文系2020年度焦作市政府决策研究院招标课题“‘喊唱’出来的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