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

来源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dan_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诗词既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具有极高的精神、美感价值,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因此,提高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有效性则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重要的部分之一。本文从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现状入手,探究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为广大师生朋友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有效策略
  一、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分析
  1.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法单一
  调查发现,部分高中语文老师在古诗词时,仍保留着传统填鸭式教学,这种方式阻止了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的发展,将学生对诗歌的兴趣消磨殆尽,致使诗歌鉴赏教学如同被程序操纵一般, 教师毫无生气地讲解, 学生毫无目的地读、记、背,鉴赏根本无从谈起。
  2.学生诗词阅读较少,鉴赏水平低下
  学生只有多阅读一些诗词歌赋,才能感受其韵律之美,才能产生鉴赏热情。然而,部分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对诗词创作背景、写作手法、思想情感及意象意境的讲解,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诵读,使得学生的情感体验受到约束,无法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从而降低了古诗词鉴赏课的教学水平。
  3.教师教学拘泥教材,鉴赏范围狭窄
  教师进行古诗鉴赏教学时,不应只局限于教科书,而應扩大教学范围,丰富文学知识、提高文学素养。时至今日,仍有部分教师拘于传统教学方式,教学范围局限于教科书,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所以常常不能完全理解古诗词的内容与情感,更谈不上准确把握古诗词的鉴赏技巧。
  二、提升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质量的策略
  1.通过创作背景来引导学生鉴赏诗词
  诗词的创作背景,如诗人的生平事迹、诗词诞生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等等都会对作品的风格、内容、情感表达等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通过创作背景来引导学生鉴赏诗词也是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点是,通过创作背景开展诗词鉴赏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诗词学习“知人论世”,也就是说要通过诗词教学教会学生把握社会、思想对一个人的影响,引导学生从更加深层次方面鉴赏诗词。例如在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这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开始就要对苏轼的生平、诗词创作风格特点进行简单介绍,然后介绍一下这首诗词创作的背景和相关历史故事,让学生先了解了作者、理解了背景,然后再开始诗词鉴赏学习,这样更加能够提高学生对其中“气势宏伟”的体会,使得诗词教学事半功倍。
  2.通过把握意境来开展古诗词鉴赏教学
  古诗词之美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去挖掘,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古诗词文本意境之美,首先要感受古诗词之美。教师要提高学生的感受能力,让学生发挥想象体会诗人的艺术化表达,从而加深对古诗词的认识。比如,引导学生鉴赏陶渊明的《饮酒》时,可以让学生感受“悠然”一词,想象自己是悠闲的采菊之人,在山中游玩时看到雾气缭绕的南山,在夕阳的照耀之下,成群的飞鸟回到山中……通过这样的想象,学生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祥和,感悟到诗人对自然本真的享受。其次,要体味古诗词之美。古诗词之美需要学生细细体味,抓住诗句中的关键词、句,从而形成一种意境,并极力感受其意境之美。比如,鉴赏《望月怀远》时,教师可以利用“月”“海”“烛”为学生构建一幅思乡之图,引领学生进入图中的意境,与诗人产生情感共鸣。
  3.通过积累诗词创作常见手法鉴赏诗词
  诗词使用表达技巧,都是与诗词的文体特征和美学追求相适应的。诗词常用的表达技巧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修辞技巧,以及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词)、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词)等表现技巧。熟谙其特征与功用,对参悟诗意十分有益。这些诗词表达技巧的获得不能依靠教师的灌输,而需学生结合自身鉴赏实践进行总结。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把一些零星的鉴赏体会总结成规律性的东西。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要适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更深入,这样学生的水平才会慢慢提高。
  4.通过创新古诗词教学方式鉴赏诗词
  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古诗词鉴赏教学时,由于深受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大多采取强制灌输的填鸭式教学方法,难以将古诗词的文化魅力充分展现出来,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古诗词鉴赏兴趣。目前,中央电视台主办的《中国诗词大会》在全社会引发对中华诗歌文化的热爱和追随,不仅说明社会公众对古诗词的热爱,而且也证明优秀古诗词的文化魅力是永不过时的。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必须从学生身心特点出发,不断创新古诗词鉴赏教学方式,以营造出委婉清丽或优美典雅的古诗词意境,从而使学生在教学情境中实现与作者的情感共鸣。
  三、结束语
  古诗词鉴赏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需要平时学习中的逐步积累,各类方法技巧的使用、鉴赏能力的提高必须建立在扎实基本功的基础上。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改变为考试而教的思想,全面提升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婷婷.如何开展高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7(12).
  [2]姬一华.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教学的有效策略[J].文学教育,2018(10).
其他文献
【摘 要】节奏,是音乐的重要构建与元素,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本文以此着笔,从“激趣”“律动”“制作”和“创作”四方面,有序地做了切近实际的阐述,对音乐尤其是节奏训练,有一定是借鉴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音乐教学 节奏魅力 训练与把握  节奏是音乐的第一要素,节奏使音乐魅力四射!没有节奏,旋律失去依托,音乐无法表达。节奏训练,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环节,应从低年级的基础训练抓起。在具体教学中,笔者进行
期刊
在当前生物学科的教学中,由于结业考试的影响,教师的教学过程过多的重视课堂教学和知识的传授,忽略兴趣的培养和提高。教师不得不去为传授知识而教学。虽然新课标和教材都非常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提高,往往事与愿违,学生也不是靠兴趣学习,而是为了升学和成绩的提高,没有达到在兴趣和爱好的基础上自主的学习和探究。为了使学生改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  一、课堂教学重活动  活动中
期刊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课堂 注意力 有效策略  保持良好的注意力,是大脑进行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的基本条件。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力是打开我们心灵的门户,而且是唯一的门户。正因为如此,法国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说过:“天才首先是注意力。”孩子若没有足够的注意力,就会影响学习的品质和效果。相反,对任何事都能专心、投入地完成,那不仅学习品质,就连学习效果也会高人一等。由此可见,注意力对孩子的成
期刊
乡村小学,新的学年,我担任一年级语文老师,兼班主任。  好多年不带低年级了,走进班级,看到小朋友们一张张稚嫩的脸,我有几分不知所措。  我微笑着环视教室,在教室一角,居然发现一辆叫做“扭扭车”的玩具车。我笑着开玩笑:“宝贝儿们,谁这么贪玩,还把玩具带到教室来了?”  教室里一片哄笑,几个孩子七嘴八舌给我汇报:“老师,这是航航的玩具。”  “老师,这不是玩具,是航航的腿。”  “对对对,老师,这就是
期刊
内容摘要:作文指导时,尽量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特征、认识水平的生活情境,通过仔细观察、扮演角色、实物展示、动手实验、生活实践等方法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指导学生习作,让学生体验情趣,激发习作兴趣,快乐作文。  关键词:作文 生活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在作文指导时,我尽量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特征、认识水平的生活
期刊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桥城中学中学220名学生的体育兴趣、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必要性、影响本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等一系列情况进行研究,初步揭示桥城中学中学学生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特征,并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生 体育兴趣 调查与分析  1、前言  体育兴趣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
期刊
摘要:学生步入高中阶段后进一步深化化学学科的学习,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是对化学基础的强化以及对理论知识的升华,且这个阶段的教学对中学生至关重要,直接决定了学生高考甚至未来的学习生活。高中化学教师在新形势教学改革的要求下逐渐更新了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中包括学科素养、化学专业知识、创新能力等,其中创新能力是当前化学教师比较重视的一项素质。本文针对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
期刊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效课堂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持,高效课堂下信息技术地使用为初中地理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主要研究高效课堂下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以促进初中地理的教学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与地理教学高效课堂  信息技术被引用到初中地理教学中,主要表现在从传统初中地理教学的幻灯机、投影到现在的电子白板、网络视频资源,并且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扩大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要充分的重视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只有学生具有一定的参与意识,才能够帮助小学生积极的融入到小学语文课堂当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意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跟随教师的引导来进行小学语文上的学习和拓展。所以本文主要针对小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来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探究,希冀能够帮助小学生在语文学习当中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期刊
摘要: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新课改之风大力盛行的今天,  “使数学教学生活化”已然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共识和共同追求目标。基于此,笔者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做些总结,以加大课改力度、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问题;情境;作业  数学因其极具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特征,一直以来都是一门令很多学生感到畏惧的学科,而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思维以具体的形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