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多病原混合感染造成高热病是近年来猪病防治的老大难猪病,淘汰和死亡了许多猪只,给养猪业、养猪场(产)造成了很大的损失。本病流行多发生在中小型猪场和专业户。不分年龄、品种、大小和性别均可发病。特别是小猪、母猪和育肥猪病死率都很高,防治效果不好,引起了畜牧兽医界和广大养猪行业人士的关注。我们经过对本病大量诊疗病例的分析,总结出了对本病的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1 发病原因
普遍认为蓝耳病病毒(PRRSV)的广泛存在所导致,由于蓝耳病毒主要侵害具有重要免疫功能的肺巨噬细胞,降低了猪的免疫机制,形成免疫抑制,从而同时或先后在猪体上混合发生几种传染病,统称为混合感染;也有认为是由于流行性感冒而诱发:还有认为是免疫耐受(短期内重复大量注射疫苗)和免疫空白(主要指仔猪注苗过晚)而引起免疫失败而导致混合感染。
2 发病特征分析
混合感染症状特征是发烧、不食、粪便发干或拉稀、尿黄、身上有出血点、治疗有反复。
混合感染可能混合的猪病的分析。可能混合的病毒病:蓝耳病、伪狂犬病、猪瘟(多为温和型)、圆环病毒病、流感等。可能混合的病菌病: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猪副嗜血杆菌病、猪肺疫、猪丹毒、仔猪水肿病、仔猪副伤寒等。可能混合的其他病原体病:附红细胞体病、弓形体病、密螺旋体、衣原体、钩端螺旋体等。
3 综合治疗措施
因混合感染采取“异病同治法”,因此鉴别诊断并非必须。我国的防病措施为“防重于治”;中兽医先辈也主张“不治已病,治未病”和“防病于未然”,都是宝贵的方法。为此必须做好: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猪体质;制定合理完善的防疫程序;做好药物保健;加强消毒和隔离措施。鉴于混合感染所涉及病毒病和病菌病等非常复杂,因此治疗上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方可奏效。
西药方。处方中所含药物有较好的抗菌素,如阿米卡星、林可霉素、强力霉素、氯苄青霉素等。要尽量选用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黄芪多糖、白细胞干扰素等。适当配合激素,如选用地塞米松等,慎用退烧药:如猪发烧时可适当配合退烧药,但不要使用速效的,剂量也不可过大。为防止坏血败血要配合抗坏血药,如维生素C。
中药方。煎药汁拌料比生药粉拌料效果好,推荐方为:“清瘟汤”石膏50克,芒硝30克,大青叶40克,板蓝根40克,大黄20克,生地25克,玄参25克,黄连15克,黄芩15克,连翘20克,甘草10克。用法:将生石膏研成极细末与芒硝混合,其他药水煎2次,去渣,两液合并,趁热加入石膏、芒硝,候凉灌服,每口1次,3天为为一个疗程。用量:上方药量为50千克以上的猪一次用量,20~50千克的猪上方用量减半:20千克以下的猪取原方1/3量。
内源性干扰素疗法。应用大剂量猪瘟弱毒疫苗或鸡新城疫I系弱毒疫苗作为干扰素诱生剂。由于注射疫苗,在猪体内发生复杂的反应过程,包括各组织、体液和细胞等都参与,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内在(内源)的作用,效果显著。
操作方法:猪瘟弱毒疫苗:10头份用1毫升生理盐水稀释。1~10日龄仔猪10头份;11~20日龄用15头份;21~30日龄用20头份;31~50日龄用30头份;5l日齡到50千克体重用40头份;51~100千克体重用50头份;成年公、母猪用80头份,上述剂量为1次用量,要求三天注射两次,中间间隔1天。故称三天二次疗法。
鸡新城疫1系苗:鸡新城疫l系苗使用的前提是:不宜用猪瘟弱毒疫苗时采用,如母猪妊娠的中前期,即母猪妊娠1~84天前不宜使用猪瘟弱毒疫苗进行干扰诱导,因为猪瘟疫苗对中前期的胎儿有毒性作用,会引起母猪产死胎、流产。怀孕至84天后胎儿对所注射的疫苗有较好的应答反应。因此,也比较安全。使用新城疫I系苗时为20羽用1毫升生理盐水稀释,20羽I系苗相当于10头份猪瘟弱毒苗,如母猪80头份猪瘟疫苗,若用新城疫1系疫苗则用160~200羽,用8~10米生理盐水稀释。
对仔猪早期发病的防治措施:怀孕母猪在产前5天和3天分别肌肉注射猪瘟弱毒疫苗80头份;所产仔猪出生后第二天和第四天各注射10头份猪瘟弱毒疫苗。
1 发病原因
普遍认为蓝耳病病毒(PRRSV)的广泛存在所导致,由于蓝耳病毒主要侵害具有重要免疫功能的肺巨噬细胞,降低了猪的免疫机制,形成免疫抑制,从而同时或先后在猪体上混合发生几种传染病,统称为混合感染;也有认为是由于流行性感冒而诱发:还有认为是免疫耐受(短期内重复大量注射疫苗)和免疫空白(主要指仔猪注苗过晚)而引起免疫失败而导致混合感染。
2 发病特征分析
混合感染症状特征是发烧、不食、粪便发干或拉稀、尿黄、身上有出血点、治疗有反复。
混合感染可能混合的猪病的分析。可能混合的病毒病:蓝耳病、伪狂犬病、猪瘟(多为温和型)、圆环病毒病、流感等。可能混合的病菌病:链球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猪副嗜血杆菌病、猪肺疫、猪丹毒、仔猪水肿病、仔猪副伤寒等。可能混合的其他病原体病:附红细胞体病、弓形体病、密螺旋体、衣原体、钩端螺旋体等。
3 综合治疗措施
因混合感染采取“异病同治法”,因此鉴别诊断并非必须。我国的防病措施为“防重于治”;中兽医先辈也主张“不治已病,治未病”和“防病于未然”,都是宝贵的方法。为此必须做好:加强饲养管理,增强猪体质;制定合理完善的防疫程序;做好药物保健;加强消毒和隔离措施。鉴于混合感染所涉及病毒病和病菌病等非常复杂,因此治疗上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方可奏效。
西药方。处方中所含药物有较好的抗菌素,如阿米卡星、林可霉素、强力霉素、氯苄青霉素等。要尽量选用抗病毒药:如利巴韦林、黄芪多糖、白细胞干扰素等。适当配合激素,如选用地塞米松等,慎用退烧药:如猪发烧时可适当配合退烧药,但不要使用速效的,剂量也不可过大。为防止坏血败血要配合抗坏血药,如维生素C。
中药方。煎药汁拌料比生药粉拌料效果好,推荐方为:“清瘟汤”石膏50克,芒硝30克,大青叶40克,板蓝根40克,大黄20克,生地25克,玄参25克,黄连15克,黄芩15克,连翘20克,甘草10克。用法:将生石膏研成极细末与芒硝混合,其他药水煎2次,去渣,两液合并,趁热加入石膏、芒硝,候凉灌服,每口1次,3天为为一个疗程。用量:上方药量为50千克以上的猪一次用量,20~50千克的猪上方用量减半:20千克以下的猪取原方1/3量。
内源性干扰素疗法。应用大剂量猪瘟弱毒疫苗或鸡新城疫I系弱毒疫苗作为干扰素诱生剂。由于注射疫苗,在猪体内发生复杂的反应过程,包括各组织、体液和细胞等都参与,充分调动和发挥了内在(内源)的作用,效果显著。
操作方法:猪瘟弱毒疫苗:10头份用1毫升生理盐水稀释。1~10日龄仔猪10头份;11~20日龄用15头份;21~30日龄用20头份;31~50日龄用30头份;5l日齡到50千克体重用40头份;51~100千克体重用50头份;成年公、母猪用80头份,上述剂量为1次用量,要求三天注射两次,中间间隔1天。故称三天二次疗法。
鸡新城疫1系苗:鸡新城疫l系苗使用的前提是:不宜用猪瘟弱毒疫苗时采用,如母猪妊娠的中前期,即母猪妊娠1~84天前不宜使用猪瘟弱毒疫苗进行干扰诱导,因为猪瘟疫苗对中前期的胎儿有毒性作用,会引起母猪产死胎、流产。怀孕至84天后胎儿对所注射的疫苗有较好的应答反应。因此,也比较安全。使用新城疫I系苗时为20羽用1毫升生理盐水稀释,20羽I系苗相当于10头份猪瘟弱毒苗,如母猪80头份猪瘟疫苗,若用新城疫1系疫苗则用160~200羽,用8~10米生理盐水稀释。
对仔猪早期发病的防治措施:怀孕母猪在产前5天和3天分别肌肉注射猪瘟弱毒疫苗80头份;所产仔猪出生后第二天和第四天各注射10头份猪瘟弱毒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