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省基础教育教学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提出“要创设对话的课堂,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相互启发和讨论,实现个体对知识的自主建构和全面发展……”课堂是教师教学的主要渠道,是学生学习的最直接场所,所以它理所应成为我们最关注的焦点。提高课堂效率是师生共同追求的目标,如何利用好课堂是多少年来教育工作者们一直探究的问题。
现代职业教育模式要求学校培养“有一技之长”的学生,以学生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把“三以一化”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因此,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讨论式教学是多元化教学模式的一种,它有助于突破固定的学习模式,打破习惯的思维套路,实现学生思想的碰撞,激励创新意识,更可以促进学生间情感交流,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
一、学生状况分析
进入职教的学生大部分文化基础知识差,受到教师歧视、同学冷眼,家长对他们期望也不高。进入职教是他们无奈的选择,所以上课睡觉甚至逃课、上网吧等这种厌学现象非常严重。当然也不排除有少部分同学有进取心,想在新的环境中弥补以前的不足,对学习有一定的要求。针对这些情况,适合的教学方式是职校教师教学方面首先要探究的问题。
二、教师教法分析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很多教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认为自己传统的教学方法效果很好,舍不得丢弃,即使在某些方面采用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但它只是表面形式,没有真正把它用好,没有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所以效果也很难达到;而有的老师认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太复杂、太灵活,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采用不同教学方法,而且只适合文化基础好的学生,而职教学生文化基础比较差,什么教学方法都只是徒劳,教师信心缺失。
其实,任何教学方法都有它的优势和不足。比如,我们不能拿讨论式教学的不足与讲授式教学的优势相比,而通过讨论式教学却能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提高兴趣,让学生体会到获得知识这一过程带来的喜悦,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虽然职校学生基础普遍比较差,但大部分学生还是比较乐于接受教师教学引导的,比较配合教师教学工作的,关键在于从头抓起,特别是一进校门,在全新的环境里,把握教学契机,一切从头开始,一步一步把他们引导到自己创设的教学环境中去。
三、讨论式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做好以下几项基本工作
(一)讨论准备工作
1.学生情况的了解。不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都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都要了解学生知识状况,对于职教学生现状的分析,为确保大多数学生“吃得下”、“吃得饱”、“能消化”,我们不在乎教师教学内容是否有深度,而在乎是否适合校情、学情;不在乎教师教学是否认真、精彩,而在乎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学得好不好。
2.讨论小组的分配。讨论式教学模式的首要工作是讨论小组的分配,这关系到讨论式教学能否顺利进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人数多少合理分组,分配时要注意男女生搭配、文化基础不一的搭配、语言组织好坏的搭配等。让每个小组都能融入到讨论教学的过程中去,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讨论的学习过程中有收获。
(二)讨论过程引导工作
课堂讨论是学生思想与情感交流的最佳桥梁,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最有效方法。在整个讨论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组织者、参与者要做好引导工作。引导学生了解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养成积极发言并能虚心听取他人发言的习惯。
分小组讨论的目的就是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都能体验获得知识这一过程的喜悦,让学生积极主动把自己想法说出来,组内交流,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当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要认真听取,不要闹哄哄,只顾说出自己想法或干脆做自己的事,也不排除有趁机闲聊的同学,此时要求教师给小组的每个成员进行分工,达到每位小组成员都有事可做,如组织者、记录者、汇报者等。如领导能力比较强的,安排做组长,负责整个小组的组织工作;如语言表达比较好的,可以安排做汇报工作;如自觉性比较差的,可以安排记录工作等等,从而调动小组每个成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发挥小组每个成员的作用,集思广益,获得更多的学习成果。
(三)讨论评价工作
1.评价内容。评价内容丰富多样,可以讨论学习的成果,进行终结性评价;也可以延伸到每个小组讨论的过程,进行过程性评价,如:小组合作学习情况、小组成员语言组织与表达,思维逻辑等多方面。
2.评价方式。这一工作可以在讨论过程中进行,主要解决讨论时小组出现的问题,如:意见分歧、疑难等,也可以是各小组讨论发言后,对学习成果的评价与总结。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评价或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并进行总结与反思。
由于学生文化基础不同,对知识理解程度不一,心理素质参差不齐,所以在讨论评价时应注意学生层次,因人评价,让每一个学生都受到激励,从而对自己学习充满信心。
总之,在教学模式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的今天,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即不断发现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把握契机、认真对待、积极尝试、不断研究,探讨出一种促进学生学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使多元化教学模式能茁壮成长,结出丰硕果实。
现代职业教育模式要求学校培养“有一技之长”的学生,以学生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把“三以一化”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因此,教师要创新教学模式,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讨论式教学是多元化教学模式的一种,它有助于突破固定的学习模式,打破习惯的思维套路,实现学生思想的碰撞,激励创新意识,更可以促进学生间情感交流,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
一、学生状况分析
进入职教的学生大部分文化基础知识差,受到教师歧视、同学冷眼,家长对他们期望也不高。进入职教是他们无奈的选择,所以上课睡觉甚至逃课、上网吧等这种厌学现象非常严重。当然也不排除有少部分同学有进取心,想在新的环境中弥补以前的不足,对学习有一定的要求。针对这些情况,适合的教学方式是职校教师教学方面首先要探究的问题。
二、教师教法分析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很多教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认为自己传统的教学方法效果很好,舍不得丢弃,即使在某些方面采用了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但它只是表面形式,没有真正把它用好,没有充分发挥它的作用,所以效果也很难达到;而有的老师认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太复杂、太灵活,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采用不同教学方法,而且只适合文化基础好的学生,而职教学生文化基础比较差,什么教学方法都只是徒劳,教师信心缺失。
其实,任何教学方法都有它的优势和不足。比如,我们不能拿讨论式教学的不足与讲授式教学的优势相比,而通过讨论式教学却能培养学生思维创新能力,提高兴趣,让学生体会到获得知识这一过程带来的喜悦,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虽然职校学生基础普遍比较差,但大部分学生还是比较乐于接受教师教学引导的,比较配合教师教学工作的,关键在于从头抓起,特别是一进校门,在全新的环境里,把握教学契机,一切从头开始,一步一步把他们引导到自己创设的教学环境中去。
三、讨论式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做好以下几项基本工作
(一)讨论准备工作
1.学生情况的了解。不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都要符合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都要了解学生知识状况,对于职教学生现状的分析,为确保大多数学生“吃得下”、“吃得饱”、“能消化”,我们不在乎教师教学内容是否有深度,而在乎是否适合校情、学情;不在乎教师教学是否认真、精彩,而在乎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学得好不好。
2.讨论小组的分配。讨论式教学模式的首要工作是讨论小组的分配,这关系到讨论式教学能否顺利进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人数多少合理分组,分配时要注意男女生搭配、文化基础不一的搭配、语言组织好坏的搭配等。让每个小组都能融入到讨论教学的过程中去,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讨论的学习过程中有收获。
(二)讨论过程引导工作
课堂讨论是学生思想与情感交流的最佳桥梁,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最有效方法。在整个讨论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组织者、参与者要做好引导工作。引导学生了解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养成积极发言并能虚心听取他人发言的习惯。
分小组讨论的目的就是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都能体验获得知识这一过程的喜悦,让学生积极主动把自己想法说出来,组内交流,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而当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要认真听取,不要闹哄哄,只顾说出自己想法或干脆做自己的事,也不排除有趁机闲聊的同学,此时要求教师给小组的每个成员进行分工,达到每位小组成员都有事可做,如组织者、记录者、汇报者等。如领导能力比较强的,安排做组长,负责整个小组的组织工作;如语言表达比较好的,可以安排做汇报工作;如自觉性比较差的,可以安排记录工作等等,从而调动小组每个成员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发挥小组每个成员的作用,集思广益,获得更多的学习成果。
(三)讨论评价工作
1.评价内容。评价内容丰富多样,可以讨论学习的成果,进行终结性评价;也可以延伸到每个小组讨论的过程,进行过程性评价,如:小组合作学习情况、小组成员语言组织与表达,思维逻辑等多方面。
2.评价方式。这一工作可以在讨论过程中进行,主要解决讨论时小组出现的问题,如:意见分歧、疑难等,也可以是各小组讨论发言后,对学习成果的评价与总结。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评价或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并进行总结与反思。
由于学生文化基础不同,对知识理解程度不一,心理素质参差不齐,所以在讨论评价时应注意学生层次,因人评价,让每一个学生都受到激励,从而对自己学习充满信心。
总之,在教学模式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的今天,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即不断发现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把握契机、认真对待、积极尝试、不断研究,探讨出一种促进学生学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使多元化教学模式能茁壮成长,结出丰硕果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