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爷爷写春联

来源 :都市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w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新年快到了,今年是2021年,也是牛年,可谓牛气冲天。一大早,爷爷就买来了一大叠红纸,对我们宣布:“往年春联都是我们自己买的,今年搞点新意思一一自己写春联。”听了爷爷的建议,我们都拍手叫好。
  我好奇地问:“爷爷,我们写什么好呢?”“当然是写点儿吉利的东西呀!”奶奶不假思索地说。奶奶看了看爷爷,禁不住担心他的技术,悄悄问爷爷,“你行吗?你可是好长时间不写毛笔字了。”爷爷听了哈哈大笑,边笑边说:“你别怀疑我的能力啊,我虽然很久没写过毛笔字,但是我以前可是远近闻名的‘书法家’呢!”
  爷爷开始写春联了,他先把红纸折了几下,裁好,平摊在桌子上,用东西压着,然后拿起毛笔蘸墨汁准备落笔。可是等了好长时间,爷爷的笔却只是提在半空不下笔,我都等急了,直催爷爷:“你快写呀。”在我的催促下,爷爷终于提笔写下了第一个字“家”,我连连夸赞爷爷写得好,可是爷爷左看右看,却说自己写得不好,要多多练几下才能继续写。他把红纸放一边。拿起练习纸,练习起来。真想不到爷爷对自己这么严格。半个小时过去了,爺爷看了看,重写,再看,再比较,最后他手执毛笔在红纸上挥舞起来,他目光如炬,盯着红纸,嘴角渐渐弯出一抹喜悦,爷爷终于写出了一幅自己满意的对联,上联是“家进八方财”,下联是“门迎九州福”,横批:幸福安康。
  我看着爷爷苍劲有力的字体,不停地鼓掌叫好!我赶紧把对联贴在门前,不禁吟诵起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不正预示着去旧迎新,来年欣欣向荣,万象更新,喜气洋洋吗?
其他文献
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这次党内集中教育的主题是学党史,目的便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广州市越秀区少工委积极引导各学
期刊
过年是一份期盼,  回家、距离和拥挤。  过年是一次团聚,  父母,亲友和故人。  过年是一张问卷,  不知是家在哪里,人就在哪里?  抑或是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马路边,环卫阿姨在清扫街道,  我问她:“您怎么不回家?”  阿姨微微一笑:“留在羊城,坚守岗位,比  回家更有意义。”  公交车站,司机叔叔在一旁休息,  我问他:“您怎么不回家?”  叔叔整理了一下略褶皱的制服,缓缓说道:  “
期刊
春节回家过年,是春节永恒不变的习俗,也是我期待已久的愿望。但是今年因疫情,国家号召大家就地过年。  “在广州过年,没有乡下的鞭炮声,没有璀璨的烟花,没有小伙伴们玩耍时的欢声笑语,没有长辈们亲切的祝福与红包,没有家乡的温暖……唉!一定很无聊!”我一边这样想,一边托着腮望向窗外。然而事实却别有一番滋味。  除夕,我早早地洗完澡,換上新衣裳,和家人惬意地坐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看春晚,欢声笑语洋溢着整个
期刊
为了响应政府的“就地过年”的号召,我父母取消了回老家过年的计划,并且说服全家人在穗过年。过年期间,爸爸妈妈带我畅游广州。在穗过年,有哪些打卡的景点呢?且听我娓娓道来。  骑行珠江两岸  自从我学会了骑车,新年期间,父母经常带我骑车游珠江边。  波光粼粼的珠江江面,似乎被抹上了一层金光闪闪的金粉,一阵微风吹过,江面泛起涟漪,隐隐约约可见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  不远处,看到人们悠闲钓鱼的身影,“快,快
期刊
2021年的春节,  是一个特殊的节日。  因为疫情,  所以,我们—原地过年。  此时此刻,  我与亲爱的外公外婆遥距千里,  但,感恩—现代科技发达,  微信视频让我们每天“见面”;  感恩—快递哥哥,  把外婆做好的“年味”送到家中;  感恩—广州这座城市,  温暖如春,风景如画。  加油,花城!  加油,中国!  纵使大家相隔千里,  我们的心,  已经连成一片—  中國红!
期刊
2021年春节,因为疫情,不少人响应政府号召,选择留在广州就地过年。正如钟南山院士所说:“为防疫牺牲团圆,每个人都了不起!”我们全家也第一次没有回老家,留在了广州过年!  正月初一,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早晨,天刚亮,我就从床上爬起来,穿上妈妈给我准备好的新衣服、新鞋子。一家人吃过新年的第一顿早餐,我就叫上爸爸妈妈一起出门咯!大街上还没过年就被布置得非常漂亮,颜色比平时鲜艳得多了,到处都挂着红红
期刊
季节辗转向前,岁月的轮盘,又开启了新的一圈。  一年一度的相逢来之不易,大自然需要精心装扮一番,才好奔赴春天的邀约。憋了一整个冬天,春天是花草植物扬眉吐气的季节,一团团、一簇簇、一瓣瓣,它们要把一场盛大的花事依次打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枝红杏袅袅娉婷,从卷帙浩繁的唐诗宋词里旁逸斜出,探过白墙黛瓦,在香薰的东风中摇曳生姿,一不小心泄露了春天的芳容。  虽然花期短暂,但它以不施
期刊
又是一年春新到,疫情的雾霾依旧笼罩全球。白雪和寒冷预示着春节的临近,同时也让病菌有了可乘之机。爸爸妈妈决定今年春节不返乡,全家留穗幸福过大年。  虽然每个家乡习俗不同,但欢乐依旧荡漾在我们心中!我的父母因为工作来到广州,但我可是出生在这里的地道广州仔,我们全家要过一个隆重而独特的广州年。  赏花、买花是广州人特有的民俗。花市里的品种琳琅满目,兰花、菊花、水仙、百合、牡丹、杜鹃、玫瑰等,花团锦簇、争
期刊
我是一个在广州土生土长的孩子,虽然每年过年都在广州,但2021年却很特别,这是属于新冠肺炎疫情后的第一个新年。为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我们今年取消了家族聚餐与外出旅游,却让我重新了解广州这个生我、养我、爱我的地方。  老西关是具有广州特色的地方之一,以前常听外公外婆提起“东山少爺、西关小姐”,可想而知这里的历史源远流长。老西关是中国南方近代“西学东渐”的窗口,也是岭南文化发源地之一。我们在年初二时逛了
期刊
2020年是个不平凡的一年,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并瞬间散布全球,为了防止病毒扩散,2021年的春节,全国各地都提倡大家驻地过年。我的家乡在广西,为响应政府防控疫情的号召,我们全家也没有回家乡,决定在穗过年,虽然存有一丝无奈,但还是留在了广州。  我的爷爷奶奶已是80岁高龄,自从我记事起,我们全家每年都回老家陪爷爷奶奶过年。年夜饭上,十几个人围着一个大桌子,大鱼大肉,还有酒、果汁和饮料等,大家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