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的团聚出力

来源 :都市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9821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是个不平凡的一年,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并瞬间散布全球,为了防止病毒扩散,2021年的春节,全国各地都提倡大家驻地过年。我的家乡在广西,为响应政府防控疫情的号召,我们全家也没有回家乡,决定在穗过年,虽然存有一丝无奈,但还是留在了广州。
  我的爷爷奶奶已是80岁高龄,自从我记事起,我们全家每年都回老家陪爷爷奶奶过年。年夜饭上,十几个人围着一个大桌子,大鱼大肉,还有酒、果汁和饮料等,大家有说有笑,其乐无穷。夜幕降临后,我们可以到顶楼天台上放烟花、鞭炮等,特别是临近12时,整个县城顿时四处爆竹飞舞,烟花四射,仿佛如惊雷般的响声出现,一朵朵烟花在广袤的夜空中绽放出璀璨的畫面,好似寓意我们那美好的前景。地上传出人们的欢声笑语,欢呼声随着烟花飘荡在节日的夜空中。大年初一,我会给爷爷奶奶等长辈们拜年,祝福大家来年幸福安康,万事如意!


  今年过年,虽然年夜饭没那么丰盛,却格外别致,每一道菜都是我和爸爸妈妈精心准备的,我们将每一道菜装饰得宛如一个个精致的艺术品,让人不忍心吃。爸爸还在家里挂起了红彤彤的灯笼和红红火火的中国结,让整个家看起来喜庆洋洋,充满着年味,满满的中国春节气息,别有一番风味。
  在广州的新年,政府规定不给燃放烟花,尽量减少出行聚集,减少大型聚餐,尽量远程拜年,减少跨区域流动,把疫情传播风险降到最低。但人们可以用他们独特的方式庆祝春节,人们的生活被科技环绕,用微信祝福,用“抖音”传短视频记录生活等,做到足不出户就可给各位亲人送去祝福。广州的春节也格外美丽,到处张灯结彩、姹紫嫣红,美丽极了,不愧为花城的封号。
  虽然2021年的春节不平凡,但我们这一个小小的举动也算是为祖国战胜疫情做出了一份贡献!更是为我们将来能更好的大团聚、过着更幸福的生活而出一份力。希望我们每一位市民都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主动配合和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早日战胜这场无硝烟的战争。
其他文献
摘要:人们接触和享用传媒资源的机会和时间不断增加,20世纪70年代起“媒介素养教育”被全世界范围认可并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本篇试通过具体活动案例,浅谈媒介素养教育如何在未成年人中开展以及探索它的创新实践形式。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 青少年 学生通讯社  “媒介教育”在20世纪70年代后,由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介入,西方发达国家的媒介教育开始形成规模,在当今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下,各种媒介正以“无形的手
期刊
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这次党内集中教育的主题是学党史,目的便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注重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明确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启迪智慧、砥砺品格”。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广州市越秀区少工委积极引导各学
期刊
过年是一份期盼,  回家、距离和拥挤。  过年是一次团聚,  父母,亲友和故人。  过年是一张问卷,  不知是家在哪里,人就在哪里?  抑或是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马路边,环卫阿姨在清扫街道,  我问她:“您怎么不回家?”  阿姨微微一笑:“留在羊城,坚守岗位,比  回家更有意义。”  公交车站,司机叔叔在一旁休息,  我问他:“您怎么不回家?”  叔叔整理了一下略褶皱的制服,缓缓说道:  “
期刊
春节回家过年,是春节永恒不变的习俗,也是我期待已久的愿望。但是今年因疫情,国家号召大家就地过年。  “在广州过年,没有乡下的鞭炮声,没有璀璨的烟花,没有小伙伴们玩耍时的欢声笑语,没有长辈们亲切的祝福与红包,没有家乡的温暖……唉!一定很无聊!”我一边这样想,一边托着腮望向窗外。然而事实却别有一番滋味。  除夕,我早早地洗完澡,換上新衣裳,和家人惬意地坐在一起,一边聊天,一边看春晚,欢声笑语洋溢着整个
期刊
为了响应政府的“就地过年”的号召,我父母取消了回老家过年的计划,并且说服全家人在穗过年。过年期间,爸爸妈妈带我畅游广州。在穗过年,有哪些打卡的景点呢?且听我娓娓道来。  骑行珠江两岸  自从我学会了骑车,新年期间,父母经常带我骑车游珠江边。  波光粼粼的珠江江面,似乎被抹上了一层金光闪闪的金粉,一阵微风吹过,江面泛起涟漪,隐隐约约可见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  不远处,看到人们悠闲钓鱼的身影,“快,快
期刊
2021年的春节,  是一个特殊的节日。  因为疫情,  所以,我们—原地过年。  此时此刻,  我与亲爱的外公外婆遥距千里,  但,感恩—现代科技发达,  微信视频让我们每天“见面”;  感恩—快递哥哥,  把外婆做好的“年味”送到家中;  感恩—广州这座城市,  温暖如春,风景如画。  加油,花城!  加油,中国!  纵使大家相隔千里,  我们的心,  已经连成一片—  中國红!
期刊
2021年春节,因为疫情,不少人响应政府号召,选择留在广州就地过年。正如钟南山院士所说:“为防疫牺牲团圆,每个人都了不起!”我们全家也第一次没有回老家,留在了广州过年!  正月初一,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早晨,天刚亮,我就从床上爬起来,穿上妈妈给我准备好的新衣服、新鞋子。一家人吃过新年的第一顿早餐,我就叫上爸爸妈妈一起出门咯!大街上还没过年就被布置得非常漂亮,颜色比平时鲜艳得多了,到处都挂着红红
期刊
季节辗转向前,岁月的轮盘,又开启了新的一圈。  一年一度的相逢来之不易,大自然需要精心装扮一番,才好奔赴春天的邀约。憋了一整个冬天,春天是花草植物扬眉吐气的季节,一团团、一簇簇、一瓣瓣,它们要把一场盛大的花事依次打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枝红杏袅袅娉婷,从卷帙浩繁的唐诗宋词里旁逸斜出,探过白墙黛瓦,在香薰的东风中摇曳生姿,一不小心泄露了春天的芳容。  虽然花期短暂,但它以不施
期刊
又是一年春新到,疫情的雾霾依旧笼罩全球。白雪和寒冷预示着春节的临近,同时也让病菌有了可乘之机。爸爸妈妈决定今年春节不返乡,全家留穗幸福过大年。  虽然每个家乡习俗不同,但欢乐依旧荡漾在我们心中!我的父母因为工作来到广州,但我可是出生在这里的地道广州仔,我们全家要过一个隆重而独特的广州年。  赏花、买花是广州人特有的民俗。花市里的品种琳琅满目,兰花、菊花、水仙、百合、牡丹、杜鹃、玫瑰等,花团锦簇、争
期刊
我是一个在广州土生土长的孩子,虽然每年过年都在广州,但2021年却很特别,这是属于新冠肺炎疫情后的第一个新年。为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我们今年取消了家族聚餐与外出旅游,却让我重新了解广州这个生我、养我、爱我的地方。  老西关是具有广州特色的地方之一,以前常听外公外婆提起“东山少爺、西关小姐”,可想而知这里的历史源远流长。老西关是中国南方近代“西学东渐”的窗口,也是岭南文化发源地之一。我们在年初二时逛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