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N-γ对PCV-2增殖效果的影响

来源 :西北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zt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病毒培养物中添加IFN-γ,研究提高PCV-2病毒滴度的最佳培养方法。以不同活性单位的IFN-γ和不同浓度的NH4Cl配合使用分别添加至培养基,用免疫过氧化物酶细胞单层试验(IPMA)对病毒毒价(TCID50)进行测定;于72h后分别测定添加与不添加IFN-γ接毒细胞的细胞周期。结果显示,500U/mL IFN-γ和75mmol/L NH4Cl处理PK-15后病毒的TCID50达到最大值5.9;且无论在病毒接种细胞前还是接种后添加IFN-γ均大幅提高病毒增殖力,而且两者提高幅度相同;细胞周期测定显示,最
其他文献
以南粳35和早抽穗品种N22构建的回交重组自交系(BIL)群体为研究材料,对控制水稻抽穗期的QTL进行定位,并利用高代回交群体对检测到的主效位点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Win QTLcart 2
以资源利用为出发点,研究了环青海湖土壤中可培养放线菌的多样性及生物活性。采用5种放线菌培养基,分离获得纯培养菌株,并通过6种指示菌筛选具有生物活性的放线菌资源。共分离获
为研究扦插基质类型、生根剂使用和枝条部位对五脉百里香扦插苗生根情况的影响,对在不同处理下五脉百里香的生根率、生根数、根长、根质量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沙土利于其扦
以蛹虫草菌株CM-16为研究对象,小麦为主要栽培基质,研究不同的光条件对蛹虫草的子座产量及虫草素和腺苷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光照度为150lx时,子座产量及2种有效成分质量分数
利用SSR和SRAP2种分子标记技术对87份甘蓝型油菜恢复系及2份不育系材料的遗传差异进行研究。2种标记混合聚类分析表明,在相似系数为0.65处将89份材料分成4大类,除恢复系83外,其余
用100倍、300倍和500倍的1.2%瑞拉菌素水乳剂稀释液,通过室内离体叶片接菌、田间植株接菌和在自然发病情况下对油菜进行喷施药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倍数稀释液1.2%瑞拉菌素水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时间套种黑麦草对烤烟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团棵期至现蕾期套种黑麦草时间的提前,各部位烟叶的物理特性得到了显著改善,使其更趋近优质
为明确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pv.actinidiae)对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以及田间防效,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在室内测定该病菌对17种杀菌剂的室内毒力,并选择其中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