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青海湖地区可培养放线菌多样性及生物活性

来源 :西北农业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fire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资源利用为出发点,研究了环青海湖土壤中可培养放线菌的多样性及生物活性。采用5种放线菌培养基,分离获得纯培养菌株,并通过6种指示菌筛选具有生物活性的放线菌资源。共分离获得151株纯培养菌株,对其中的45株进行16SrRNA基因序列鉴定,选出具有代表性的19株进行系统发育树分析,结果显示它们分属7个种属,以链霉菌和诺卡氏菌居多,抗菌活性显示多株菌的代谢产物表现显著的抑菌活性,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其他文献
为筛选出抗旱效果明显的保水剂用量,提高甜菜成苗率和产量,研究保水剂不同用量处理对甜菜植株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旱地龙抗旱保水剂5种用量处理中以每筒0.3g(折合每立方米
为探索A-FABP基因表达与鲤肌内脂肪质量分数的关联,利用RT-PCR方法克隆鲤(Cyprinus carpio)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dipocyt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A-FABP)基因,同时利
以抗寒性不同的4个白菜型冬油菜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其在陕西关中地区自然越冬过程中叶片和根部的形态特征以及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
以玉米自交系178(保绿型)和K12(非保绿型)为材料,采用大田试验,设置2个氮处理,研究2个不同保绿型自交系花粒期叶片光合特性、保护酶活性与氮同化的差异性。结果表明,2个自交系在
合适的内参基因是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准确分析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先决条件。以存活时间为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30个月和36个月的花绒寄甲成虫为研究对象,应用实时
对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木兰围场自然保护区不同海拔分布的油松(Pinus tabulae formis Carr.)天然次生林群落特征、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在木兰围场自然保护区
为了加快柠条粉发酵速度,缩短柠条粉发酵时间,以纤维素酶为发酵助剂,设置0.125、0.25、0.5、1.25、2.5、0kg·m^-3(CK)6个处理,通过添加纤维素酶,观测不同剂量纤维素酶添加
为了解秸秆覆盖下作物群体对土壤水分和小麦产量的影响,于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渭北旱塬研究秸秆覆盖与常规耕作模式下播种密度对土壤储水量、冬小麦群体动态变化、小麦产
旨在为深入研究Bt毒蛋白的致毒机制和昆虫对Bt毒素的抗性机制提供依据,采用RT—PCR、RACE和qPCR技术克隆并分析暗黑鳃金龟幼虫类钙粘蛋白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暗黑鳃金龟幼虫
以南粳35和早抽穗品种N22构建的回交重组自交系(BIL)群体为研究材料,对控制水稻抽穗期的QTL进行定位,并利用高代回交群体对检测到的主效位点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利用Win QTLcart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