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0年版)

来源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eraigy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概述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我国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保持上升趋势.其中,结肠癌的发病率上升尤为显著.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属于中晚期。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水通道蛋白4(AQP4)与慢传输型便秘(STC)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45例STC患者升结肠黏膜AQP4的表达.采用少量钡餐法测定胃肠道通过时间;按Bristol标准进行大便分型.比较手术前后胃肠道通过时间及大便分型情况.结果 45例STC患者结肠黏膜中AQP4高表达者36例(高表达组),低表达者9例(低表达组).两组患者术前大便干结者(Ⅰ型和Ⅱ型大便)
文献表明,胃癌发病率已经发生明显的变化,远端胃癌(胃体部和胃窦部)的发病率已有所降低;食管胃交界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的发病率却增长很快[1].其外科手术治疗中脾动脉旁和脾门淋巴结的清扫问题是食管胃结合部癌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
期刊
胰肠吻合口瘘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15%~20%,死亡率达0~26.7%[1-2].腹腔镜技术目前已逐渐应用于从疾病诊断到治疗的各个方面,然而,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腹腔镜技术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合适的胰肠吻合方式.基于此,我们设计了一种安全、简易的腹腔镜胰腺空肠吻合方式,称为套接式胰肠吻合,并于2005年12月至2009年12月间连续应用10例
期刊
病例介绍  本例患者女性,已婚,45岁.主诉:发现右下腹包块2个月,腹痛、恶心、呕吐反复发作1个月,加重3 d伴粪变细.现病史:患者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下腹可触及一包块,不伴明显疼痛、恶心、呕吐、排柏油样粪等症状;1个月前进食后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自服"氟哌酸"后缓解;半个月前上述症状再次出现,再服"氟哌酸"后好转。
期刊
规范消化系统肿瘤诊断术语和诊断标准对临床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实践中,加强临床医师与病理医师的沟通将能大大提高诊治水平。
期刊
世界范围内,女性胃癌的发病率低于男性。有回顾性研究报道,使用雌激素治疗的癌症患者胃癌发病风险降低。为了探讨雌激素与胃癌发病的关系.欧洲癌症与营养调查组开展了本项前瞻性研究。
期刊
由于机器人技术的迅速发展,微创外科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以伊索(AESOP)系统、宙斯(Zeus)系统、达芬奇(Da Vinci)系统为代表的第一代医用机器人手术系统已应用于临床.并在外科手术中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期刊
目的 探讨胃癌多层CT三期扫描强化率与肿瘤组织分化程度、瘤内微血管及淋巴管侵犯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手术切除且资料完整的胃癌患者64例,术前均行上腹部多层CT常规及动脉-实质期增强扫描.术后标本确定组织分化程度、癌细胞侵及瘤内微血管或淋巴管CD34和D2-40的表达.比较胃癌多层CT增强扫描强化率与其组织分化程度及瘤内微血管或淋巴管侵犯之间的关系.结果 胃癌多层CT三
病例介绍  本例患者男性,67岁,主诉:腹泻3个月.现病史: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每日排稀水样粪4~10次,排粪前感下腹坠胀,无明显腹痛,间断粪中带血;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无黏液脓血粪,无米泄水样粪,无里急后重;体质量下降约5 kg.既往史:高血压病史29年,2型糖尿病史8年,8年前患脑梗塞,未留后遗症.入院查体:患者精神状态可,一般状况良好,腹部稍膨隆,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
期刊
由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胃肠外科学组主办的第十一届全国胃肠外科学术会议定于2010年10月29日在山东省济南市召开。本次会议将重点围绕胃肠外科疾病的规范化治疗,临床和基础研究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进行广泛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参会代表将获得国家级继续教育I类学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