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学经典,让寄宿生活“活”起来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ee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01
  优秀古诗文是中华民族历经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文化经典,怎样使经典走进农村寄宿小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使他们在趣味盎然的活动中亲近经典、学习经典、感悟经典,并且做到乐此不疲呢?经过多年的尝试和积累我们将各年级的经典诵读活动与多种学科、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切实激活和丰富了学生的寄宿生活。
  一、诵一诵,走一走
  《弟子规》、《三字经》的韵律特点与体育口令“一二一”正好合拍,所以校园里学生站队走向操场、走向食堂、走向宿舍、走向班级、原地踏步时,他们不再闲谈或喊单调的“一二一”,取而代之的是“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或“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当孩子们伴随着朗朗的诵读声在阳光下迈着轻盈的步伐时,我们发现孩子们的脸上露出了不一样的笑容,或许是因为经典的阳光照射到孩子们的心里。
  二、诵一诵,唱一唱
  一年级的住宿生,好动、喜欢新奇事物、爱表现自我、爱唱爱跳,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课余时间利用DVD播放《跟我唱唐诗》的光盘,选定适宜学生的古诗引导学生“诵一诵、唱一唱”,做到音与画相结合、诵与唱相结合、动与静相结合(唱诗时辅以相应动作),深受一年级小朋友的欢迎。利用音乐课音乐教师进行有针对性地指导,从而保证学生课余活动中“唱”的质量,使学生接受起来感觉很轻松。
  三、诵一诵,画一画
  二年级的住宿生,课余时间不适宜书写性活动,但是他们普遍喜欢画画,而且低年级所学的古诗意思浅显、画面感强。我校专门为二年级小朋友设计了名为《诗情画意》的十六K小报,小报左版由学生抄写所背古诗,右版由学生为这首古诗设计图画,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画笔来表现所想象到的画面。教师定期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评,学生们对这项活动兴致勃勃。
  四、诵一诵,跳一跳
  跳皮筋儿,是孩子们熟悉且感兴趣的游戏项目,我校认真分析了各种跳皮筋动作与“五言诗”、“七言诗”的节奏联系,并分析了各年级孩子的实际,将三年级学生确定为“诵一诵、跳一跳”活动年级。活动时,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用一条长皮筋围成一个大的圆圈,由一人起头,全班同学一边跳一边背诵古诗,随着诗句节奏同学们的动作时缓时急有节奏地起伏变化,这种场景使每一个参与者不知不觉投入其中。
  五、诵一诵,讲一讲
  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有了一定基础,学生对一些古诗词、古诗文的也产生了自己的见解。我们抓住这个契机从四年级开始,引导学生根据本班所诵读的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诵一诵,讲一讲”的活动。比如本班诵读的是《弟子规》或《论语》,那么可以开展背一背原文并讲一讲对某句话的理解,也可以讲一讲相关的故事。再比如本班开展的是古诗词诵读,那么可以围绕所诵内容选取一个恰当的议题“议一议”,我校四年二班就围绕“晓宋史、品宋词”这一主题开展了“诵一诵、评一评”的活动。学校还为该年级的学生设计了专门的手抄报版式,以便于配合这一活动的开展。这类活动开展时我们始终坚持“以诵为主、以讲促诵”的原则。
  六、诵一诵,编一编
  创造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我们的诵读活动形式过于死板,人为地限制学生诵读古诗文的兴趣和创造的欲望。“编一编”、“演一演”正是顺应了孩子的这一天性。所谓的“编一编”,一方面是指学生在学到一首诗词时,鼓励其采用译编、扩编、续编等形式进行习作练习,另一方面是指全班对所诵读过的古诗文进行艺术加工,以配乐朗诵、舞蹈、情景剧等形式表现出来。我校将“诵一诵,编一编”作为高年级校本课程,对学生的诵读篇目及数量、诗词改编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利用艺术节、读书节为学生提供“演一演”的平台。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校开展的“趣学经典”系列活动将经典诵读活动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相结合,抓住一个“趣”字做经典诵读的文章。切实解决丰富农村寄宿生课余文化生活和丰富学生课外积累的问题。使住宿生在趣味盎然的经典诵读活动中,爱上经典、走向精神的丰满。
其他文献
【摘 要】 新世纪的语文教师,要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以品塑人、以行动人,必须以“引领学生成人成才,注重学生终生发展”为教育教学目标,始终坚持“严谨、求实、创新、进取”的理念,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努力“做一流的教师,创一流的水平,带一流的学生,育一流的新人”。  【关键词】 能力;素养;文化底蕴;以人为本;人格魅力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
【摘 要】 在广泛调查与收集资料的基础上,针对“电力企业管理”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前的电力行业改革现状与研究热点,从“工管结合”的教学改革角度提出了课程建设思路,并在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材建设方面给出了具体方案,为课程建设的全面开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电力企业管理;教学改革;课程定位;教材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01  现实生活中有这样一些现象,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不好,或时常回答不上老师提出的问题被老师斥为“差生”。然而这些“差生”在另一方面却表现得非常出色。那么他们究竟是不是“差生”呢?作为教师应该怎样客观、正确地看待这个问题呢?就此在教学中展开讨论我认为很有必要。  一、“差生”帽子不可乱戴及乱戴的后果  “差生
【摘 要】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育。这是一项长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学校教育是我国主要的教学形式,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因此,作为“班集体灵魂”的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历史重任。  【关键词】 小学;班主任;工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摘 要】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和最终落实者。可以说,班主任的言谈举止与喜怒哀乐所流露和体现出的情感,情感教育在学生的发展中起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 班主任;班级管理;情感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01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