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前提和总体特征

来源 :学术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t19900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马克思的哲学生涯中,除了早年写过一些论战性和批判性的著作外,一直没有机会写出一部正面阐述性的系统专著。这个事实既给后人理解他的思想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也给各式各样的人在解释和评价他的哲学思想时提供了一定的自由度。一个多世纪来,资产阶级思想家从未停止过对马克思哲学的歪曲和伪造;在马克思主义内部,不仅在许多具体问题上,就是对马克思哲学的总体把握上也存在诸多分歧。目前就有自然本体论、实践唯物论、人本论、历史唯物论等对马克思哲学思想的不同理解。这就提出一个问题: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前提和总体特征是什么?到底应该怎样正确地把握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由于这个问题事关宏旨,本文仅就马克思哲学形成时期的实际材料,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In Marx’s philosophical career, in addition to writing some controversial and critical works in his early years, there has been no opportunity to write a positive and systematic monograph. This fact not only adds some difficulty to future generations in understanding his thinking, but also gives a wide range of people certain degrees of freedom in explaining and evaluating his philosophical thinking. For more than a century, bourgeois thinkers have never stopped distorting and forging the Marxist philosophy. There are also many disagreements within Marxism not only on many specific issues but also on the overall grasp of Marxist philosophy. At present, there ar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of Marxist philosophical thinking such as natural ontology, practical materialism, humanistic theory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m. This raises the question: what are the basic prerequisites and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Marxist philosophy? In the end how to correctly grasp Marx’s philosophical thinking? Because this issue is related to macroeconomic issues, this article only talks about the actual materials during the formation of Marx’s philosophy. View of the problem.
其他文献
乡镇企业占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其发展速度之迅速日益引人瞩目,使乡镇企业统计数据成为社会各界普遍议论较多的热门话题,为此,欲对乡镇企业统计的现状、成因及出路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也是一部将人情世故刻画得入木三分的人情小说。世态炎凉看得有多透彻,戳破时就有多深刻。曹雪芹潦倒一生、倾其一生写出的《红楼梦》,即
市长要来厂里送温暖。厂长想:该给谁送温暖呢?困难职工那么多,要是把握不好,是会影响职工的工作情绪的。对,田富!田富最困难,老婆癌症晚期,由于家里山穷水尽,已放弃了治疗,还
无缘出身书香门第的我却对书情有独钟。小时候,家里很穷,但屋角的书桌上有只瓦罐,瓦罐里每天都有5分钱,那是母亲特意留给我的。这些钱我从不舍得拿来买吃的,而是积攒起来拿去买小人书。  记得九岁那年的一个冬日,我发高烧,母亲带着我到医院看完病,打过针之后,身上的钱已所剩无几。但在我的一再要求下,母亲还是带着我去了书店。我知道母亲没钱买大部头的书,便说只买一本连环画。可是一进书店,我就忘了自己许下的诺言,
<正> 朱子学精深博大,古人和今人对之研究者甚多。全面分析朱子学者有之;探求朱子学逻辑结构者有之;研究朱子学分化演变者有之。笔者在这篇文章里,着重分析朱子学“理”范畴及中日朱子学“理”范畴的异同。“理”是朱子学的核心范畴。剖析朱熹“理”范畴的建构,可以看到它具有三重意义:一是
辞别时使用的用语很多。一般可以分成正式和非正式两种,使用时要分对象和场合。当客人向主人告别时,应说些表示感激的话,如感谢主人的盛情款待,或者表示自己过得很愉快之类的话。而主人则要说些表示挽留的话。不过对这类话应理解是主人出于礼貌,因此客人不应太认真,托故告辞即可。    客人辞别时的常用语:    It’s getting rather late. I really should go.  已经相
<正> 一、“自由是什么”和“如何达到自由”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其实是对后一个问题的回答,而人们往往把它看作是自由的规定性。让我们先来粗略地考察一下这个命题的来源。恩格斯说:“黑格尔第一个正确地叙述了自由和必然之间的关系。在他看来,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黑格尔在《小逻辑》本质论的§158考察了这个问题。他在“本质”论中由偶然性讲到必然性,并争取自由。自由的主体就是概念,思想概念借助于必然性达到自由、进入概念。(参见贺麟:黑格尔的《小逻辑》讲演笔记》,《黑格尔哲学讲演集》
<正> 人为什么而活着?人怎样生活才有价值?这个人生价值问题,是人生哲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自古以来人们都在思考讨论的问题。虽然人生价值这个词是近代才有的,但关于这个问题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却是很丰富的,并且在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其中也不乏值得今天以至长远的将来继承发扬的内容。
1·你能又快又巧地算出结果吗?(1)273-+2175+12153--174--3236+-3185;(2)-353×-231÷-22154×2÷-721÷87;(3)34-65-27×(-84);(4)-32×1612-7÷-762+22×-672;(5)2311-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