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三维目标认知失误,矫正课堂教学失范行为

来源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ky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揭示当前课堂教学的一些失范行为,指出行为失范背后的问题在于对三维目标的认知失误,同时给出矫正失范行为的方案。在此过程中,课堂教学中的失范行为成为反思素材,从而推动三维目标的准确认识,促进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历史教学 三维目标 教学反思
  一、课堂教学中的失范行为
  赵亚夫教授形象地描述,教学目标是打靶时枪上的准星,是一课之魂。然而在现实教学中,“目标模糊”的现象仍然存在。
  案例一:知识与能力的模糊化。在讲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一课时,有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展示祖孙三代服饰、饮食、住宅、习俗的变迁,用身边事去细致入微地描摹历史。但是学生的展示大多琐碎、重复。下课铃声响起,喧闹之中,学生眼前只是滑过了大量杂乱的图文,教师只是被动的旁观者。教学“展示”缺少在教师引导下由知识学习向认知能力转化的过程。
  案例二:过程与方法的形式化。讲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儒学的兴起》一课,曾有教师套用杜郎口“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设计了六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自学并展示答案。可惜问题设计老套且零散,学生和教师都仅仅满足于从教科书上找到相应文字作为答案,甚至还有学生借助教辅书应付,空有过程的“展现”却难见方法的“提升”。
  案例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知识化。曾有教师努力借助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辛亥革命》实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缺乏任何形象资料的支撑,价值观竟然也成了知识化的提问内容。整个引导过程中,教师脸色越来越凝重,除少数“尖子生”仍在艰难响应外,整个课堂气氛沉闷。
  二、失范行为的反思
  首先,教师漠视课程标准的指导作用,另起炉灶。例如“汉代儒学”,内容标准的界定是:“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而前文的案例二对此漠视,套用旧教材的体系。必修三课程目标的要求是:“基本把握思想文化史的发展线索。……正确认识人类精神生产与经济活动及政治现象之间的关系。”而这些在案例二的设计中并未体现,使教学浮于表面。
  有些教师尽管关注了课程标准,但其理解明显狭隘。大多数一线教师都是从教学大纲时代走过来的,容易强调学科本位,忽视人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即使是课程标准出台,其内容标准也会被一些教师当成教学大纲看待,课程改革关注的能力、方法、情感等目标被搁置了。
  其次,对三维目标的内涵及关系认识不清。前文的案例一“以活动为中心组织教学”值得提倡,但只关注形式而忽视知识体系的建构,如果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淡化,其他维度的目标就失去了必要的支撑点,课纵然上得热闹,但终究难言实效。
  问题式教学首先强调的是问题生成过程中的情(情境)、理(理性思考)和行(可操作性),而前文的案例二缺乏这些要义,唯独在关注知识的文本内容而已。
  情感态度价值观要靠教师创设情境自然渗透,学生自然感悟,但前文的案例三显然“用‘认知’替代‘情感体验’,所有的‘德育’‘情感体验’‘领悟’都变成了课堂内的‘智育现象’”。
  三个案例都过于孤立地强调三维目标的某一个方面,造成了教学在知识和课程目标上的碎片化。事实上,“知识技能是学科的躯体,过程方法是学科的思维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学科的‘灵魂’。如果我们要让学生在脑子里形成一门学科活的认知结构,就要强调这几方面的整合”。
  三、失范行为的矫正
  首先,目标不可主观随意,要研究课程标准,确保目标设计的全面准确。
  教学目标不是凭借教科书或是授课教师的偏好确定的,课程标准,包括每个模块的三维课程目标和具体课时的内容标准,才是重要依据。例如汉代儒学的教学,不妨这样设计:
  1.以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剪辑片段导入。(父子、兄弟间无情杀戮之后,血迹冲净,菊花点缀,《太和颂》歌声响起——仁智信,礼义忠,敦厚德,列圣王。)
  2.由影片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统治术的特点是什么?(儒法结合,外儒内法)
  3.遵循以下三步借助史料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展示、辩诘,教师在此过程中点拨、仲裁、总结,逐渐以板书形式形成知识结构。
  ①为什么?——单纯的儒家或法家不足以支撑封建统治吗?为什么在汉武帝时期这种融合大功告成?
  ②是什么?——从百家争鸣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制胜的法宝是什么?由此可见,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③怎么样?——汉代太学走出了大批执着于礼法的忠臣,但也出现过猛烈抨击时弊的异见分子。有人据此认为儒家有两张面孔,你觉得呢?据此谈谈,儒学是如何逐渐成为正统思想的?你如何看待学术发展与政治转型之间的关系?
  在这里,以课程标准作为准绳,指导了教学目标的设计,进而影响了教科书内容的取舍,教学媒体、策略的选择,教学环节的规划,并实现了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
  其次,目标不可千篇一律,要关注学情分析,明晰目标设定的合理起点。
  课程标准只是规定了学习所要达到的最低目标,很多时候,它的表述还比较模糊,操作上的弹性空间很大。加上在不同学校、不同学段,学生赖以建构学习的基础是不同的,这就决定了:哪怕同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也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
  学情的判断一是忌主观主义,以臆测代替调研,二是忌大而化之,忽视个体差异。在笔者任教的学校,学生在知识储备、思维能力、表达水平等方面均处于市区学生的中上等水平,高三学生经历了初高中新授课的学习,是了解基本史实的,而任教的班级又为文科重点班,学生参与积极,并初步具备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鉴于此,“汉代儒学”一课可以采用前文所说的设计,借助一组问题实施跨时空的长时段考查。但如果换到在高一年级教,这样的目标设定和教学流程设计会给学生带来认知障碍和挫败感,那就应该重新确定目标起点。   再次,目标不可僵化不变,要关注教学评价,实现目标设计的动态调整。
  教学目标规划了教学活动方向和预期效果,学习结束时,教师借助各种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知道了什么,理解到什么程度,感悟到了什么。基于此,教师才能判断下一节课甚至下一个班级同一课的目标设定起点。以前文的案例一,教学可以作如下改进。
  1.在活动组织上,事先预览学生准备的内容,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同质的合并,琐碎的重组,游离于课程目标之外的一律摒弃,保证课堂教学的集约有效。
  2.在学生展示、讲述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近现代衣、食、住、俗有哪些变化?存在怎样的演变趋势?在这个趋势中,哪些历史事件曾经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由表及里地谈谈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你认为从传统到现代的变迁一定是历史的进步吗?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和概括、辨析问题的能力。
  最后,目标落实不可孤立离散,要开发课程资源,提供目标达成的情境支撑。
  教学目标的书写可以分三个维度,但在现实教学中,从来都是融为一体的,目标的有效落实需要丰富的课程资源提供支撑。如《辛亥革命》不妨这样导入新课:
  投影《辛亥革命》片头——秋瑾慷慨赴死。
  传统的条石街道上,人群注视之中,一个着传统服装的女子缓缓走向刑场,但却惊人地安详。
  画外音响起:我此番赴死,是为革命,纵使世人并不尽知革命为何,竟让我狠心抛家弃子。革命是为给天下人造一个风雨不侵的家,给孩子一个温和宁静的世界,纵使这些被奴役久了的人们早已麻木,已不知宁静温和为何物。
  镜头转换:坚船利炮、国家肢解的背景上迅速播放邹容、陈天华、徐锡麟、孙中山、黄兴等个体或群体的幻灯,转瞬间,刀落血溅,辛亥革命的标题呈现。
  教师讲解:秋瑾就义后不久,逮捕其下狱的山阴县令李钟岳良心自责,惭愧自杀。一个是本该相夫教子的弱女子,另一个是本该效忠朝廷的命官,都毁灭了,但丧钟究竟为谁而鸣?
  以人为本,怀着亲和之心,在情境中自然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在细节中暗示历史的缘由,学生从心底自然而然地追问并探究“为什么”,这种由情感而生的追问更有生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既是目标,也是手段,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实现。
  科学地把握三维目标的内涵和实现途径,才能准确地界定目标,指导课程资源的整合、教学过程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实施,否则,“南辕北辙”的闹剧还会不断上演。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大学附属中学)
其他文献
<正>由于地域经济发展的差异,近年来小学尤其是城区小学的班额有增大的趋势,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根据相关研究,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对三十五人左右的班额是最为有
香山矿丁戊组煤仓施工层位于极其不稳定泥岩岩层中,施工中以煤仓中心位置用反井钻机钻出直径1.2m的溜矸孔,形成自然通风,然后刷大断面,(锚网喷+锚索)临时支护+(双层钢筋混凝土+高分
混凝土裂缝是建筑房屋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也是造成房屋裂缝的根本原因.裂缝的存在最后会影响其使用功能和承载能力,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本文探讨了房屋建筑中混凝土常见裂缝
南翼上仓带式输送机斜巷设计长度583.372m,巷道为10&#176;30’54"上山。利用轨道运输石门与上仓带式输送机斜巷的层位落差,在两巷之间设置了矸石仓,在上仓带式输送机斜巷安装一部8
我第一次看见驮马队是在贵州,但熟悉驮马的生活则在云南。那据说是所谓“果下马”的矮小的马,成为一长行列地逶迤于山谷里,就是西南诸省在公路出现以前唯一的交通和运输工具了。当我乘坐汽车,从贵州公路上行过,第一次看见这些驮马队在一个山谷里行进的时候,我想,公路网的完成,将使这古老的运输队不久就消灭了罢。但是,在抗战三年后的今日,因为液体燃料供应不足,这古老的运输工具还得建立它的最后功业,这是料想不到的。 
为确定煤层的突出危险性,在对天池1150掘进考察区的突出预测敏感指标考察过程中,采用“三率法”对1150掘进考察区的突出预测敏感指标及其临界值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煤层钻
本文主要阐述了井筒普通施工基本方法、立井井筒施工作业方式等技术问题。
我校海洋文化实践课程基地建设过程中,把课程开发作为核心追求,依据活动课程方案,切实推行主题活动,充分利用现有活动场所,围绕综合实践活动主题规划,把研究性学习的核心内容通过物质建构等形式直观呈现。  一、推行海洋特色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方案  制定《海洋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指导特色课程的实施。能力要求上,高一年级为调查、实践能力等级;高二年级为原因分析能力等级;高三年级为规划与设计能力等级
在对煤层气进行勘探时,需要精确地获取煤层气含量,煤层气含量决定了某个地区的煤层气资源是否可进行商业化的勘探开发。作为煤层气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煤中残余气的含量将会对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