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瓜甜透瓜农的“心窝窝”

来源 :群众·上半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1f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台西瓜以瓜肉甘甜、皮薄籽少、多汁嫩软、入口即化“甜透”了大江南北,成为展示东台城市形象的响亮名片。“东台西瓜”品牌的叫响,既得益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又源于政府科学有序的引导和支持。东台地处苏中沿海地区,东部多为泥沙沉积平原,地势较高,通透性好,适宜西瓜生产。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两聚一高”新要求,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因地制宜把西瓜产业作为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的一个主攻重点,坚持规模化发展、品牌化经营、市场化运作,致力做大做强西瓜特色产业。目前,全市西瓜种植面积发展到28万亩,年产值逾20亿元,规模位居江苏第一、全国前列。西瓜已经成为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富民产业。
  注重规划引导 做大种植规模
  东台西瓜种植起步早、基础好,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许多农户尝试粮食套种西瓜,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带动越来越多的农户大规模种植。如何引导西瓜产业培大育强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在研究市场走势、分析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的基础上,我们因势利导、推广经验,科学制定了东台西瓜产业发展规划,推动西瓜产业向区域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优化区域布局。依托我市地理要素和资源禀赋,确定东部沿海地区为主产区,以三仓镇、弶港镇等基础好、条件优的镇为核心,带动和辐射周边10多个镇场区域种植、集聚发展。连续多年以每年1万多亩的速度递增,大棚反季节西瓜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一。目前,仅三仓镇西瓜年种植面积就达到6万亩,瓜农总数超过5000户。
  典型示范带动。每年超前组织人员深入主产区,指导落实西瓜茬口布局,鼓励种瓜能手扩大承包面积,着力培育种植规模大、产出效益好的示范种植户。目前,全市2万多户瓜农,年种植面积有一半达到10亩以上,600多户达到30-50亩,近100户达到200-300亩,最大的规模户达500亩以上。三仓镇周增斌种植大棚西瓜800多亩,年收入500万元。
  拓展种植基地。针对西瓜不耐连作、不宜重茬的实际,鼓励引导瓜农纷纷“走出去”,在外承包土地种植西瓜。目前,“东台西瓜”在外种植面积超过5万亩,拓展到长三角、珠三角、海南、四川等地,甚至走出了国门,在缅甸、老挝等东南亚国家建立多个种植基地。
  加强配套服务 做优产品质量
  西瓜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政府的服务引导和倾力扶持。近年来,东台市专门出台促进西瓜特色产业发展政策意见,在人员、技术、设施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有针对性的配套服务,保障西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重抓标准生产。积极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采用新規程,与科研部门、育种单位建立紧密合作关系,每年引进10-15个西瓜新品种进行试种,先后筛选确定小果型早春红玉、中果型特小兰、京欣二号、全美4K等性状稳定、品质优良、市场认可的品种进行推广种植。广泛应用温湿度调控、整枝压蔓、人工授粉、疏果留果等新型实用技术,通过模拟生态小环境实现西瓜提前上市,目前我市大棚西瓜设施化栽培20多万亩、比重达90%以上。
  重抓技术指导。组织开展农业科技入户活动,通过专家带大户、大户带小户、农户帮农户的方式,推进西瓜种植技术普及,全市60名农技人员与1200名瓜农开展长期对接,特别是在西瓜育苗、定植等关键时期,举办专题培训班,邀请科研院所专家和经验丰富的瓜农讲课,传授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每年印发专题简报和技术资料20多期近2万份,每期参训100人以上,促进全市西瓜栽培水平不断提高。
  重抓基础配套。对三仓、弶港等西瓜核心种植区,整合各类涉农资金,进行集中投入,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近年来,我市财政累计投入5亿多元,新建硬质路面1000多公里、电力线路2.3万米,改造桥梁47座,更新农田林网10多万亩,实现道路硬质化、农田标准化、环境园林化、生产设施化,为西瓜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良的基础设施配套条件。
  强化品牌推介 做强行业龙头
  过去人们常讲“酒香不怕巷子深”,如今酒香也要常吆喝。近年来,东台市大力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突出抓好“东台西瓜”的品牌培育和宣传推介,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美誉度。
  积极申创品牌。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开展创牌争优活动,先后注册了“佳蜜西瓜”、“御锦西瓜”、“早春红玉”、“特小凤”等西瓜品牌。东台被认定为全国第一个“中国西瓜之乡”,“东台西瓜”荣获中国名牌农产品和全国最具综合价值地理标志产品称号,多次获得全国西瓜擂台赛冠、亚军。
  节会推介品牌。以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为契机,每年精心举办“瓜儿熟了”、“西瓜节”等节庆活动,邀请各大市场负责人、科研院所专家、市内外游客等参加,在新华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中华西瓜网等20多家新闻媒体,对东台西瓜进行深度宣传报道,并在上海、无锡、南京等主要销售市场增挂宣传条幅,使东台西瓜被广大消费者熟知和了解。
  精心运作品牌。研究制定“东台西瓜”品牌运作办法和商标使用规则,设计反映东台西瓜特征的包装和标识,实行统一产地、品种、规格、包装、标识、销售的“六统一”品牌运作模式,精心筛选产品质量好、市场效益高、种植规模大的瓜农率先使用“东台西瓜”品牌,现在每年使用包装箱500万只、标识3000万张,极大地提升了东台西瓜的品牌知名度。
  重抓产销对接 做宽销售渠道
  健全完善市场流通体系,促进与大中城市的产销对接,是西瓜特色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近年来,东台市采用“农户+基地+经纪人+市场”模式,培育市场流通主体,拓宽西瓜销售渠道,足不出户就让“东台西瓜”远销大江南北。
  发展专业合作。在西瓜产业快速发展和鲜活农产品销售时效性强的背景下,重点培植田头市场,大力发展农民经纪人、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市场流通主体。目前,我市西瓜农民经纪人队伍发展到1万多人,涌现出珍斌果业、岭松果业等200多个西瓜合作社和润丰农业、德济农业、诺亚农业等一批现代农业企业。诺亚农业通过与华润苏果、未来生活、鑫荣懋等多家知名销售物流企业合作,持续扩大西瓜销售半径,成功打入国际高端市场,在香港最高可以卖到150港币一只,带动瓜农年增收4500万元。
  设立直销窗口。在西瓜的销售季节,组织相关人员到南京、上海、无锡、常州等大中城市市场推介东台西瓜,在各大市场设立东台西瓜销售专区,并由东台西瓜产销协会与市场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目前,我市在全国设立西瓜销售窗口260多处,成功实现了农校、农超、农企对接,“东台西瓜”畅销全国12个省市、100多个大中城市。
  突破电商销售。“互联网+”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成了“东台西瓜”发展的难得机遇。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积极推进地方特色农产品网上交易,累计发展农产品电商平台16个、农产品网店近千家,创成电商示范村10个。同时,与中国网库成功合作,共建中国西瓜产业电子商务基地,通过O2P、B2B等模式,将东台西瓜销往全国各地。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近年来,东台市在培大育强西瓜特色产业的同时,致力发展特种蔬菜、茧丝绸、经济苗木等富民产业,持续拓宽富民增收渠道,让广大群众有更加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努力使“金东台”的含金量越来越高。
  (作者系中共东台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王 婷
其他文献
研究了基于Kalman滤波理论的渐消记忆递归最小二乘法,探讨了渐消记忆递归最小二乘法在图像序列重建图像背景中的应用,还提出两种检测移动阴影的快速算法,并用于视频图像运动
范成大,南宋名臣、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是江苏历史文化名人,也是江苏文脉研究工程重点关注的古代文化名人之一。其为学为官为人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仕优仍学 成文化巨擘  范成大一生有志于艺文,在诗文、书画、谱录、方志等创作和研究领域均为一代之冠冕。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并与陆游被清初诗坛奉为圭臬,一度有“家剑南而户石湖”的说法。他的文章众体
《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要建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建立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评价体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所谓形成性评价,是指通过观察、活动记录、测验、问卷调查和咨询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进行的持续评价。实践证明,形成性评价是完全适合小学生的一种有效的评价方法。由于形成性评价强调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可以使学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