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现代教育改革中强调德育须渗透到教育和教学过程中,中职学生最需要培养的即是职业素养。本文以我校汽修基础工量具课为试点,在课堂中开展课前5分钟训练、口令训练、常规训练、课后训练等一系列训练,从一线教学课堂中展开职业素养训练,从而实现为企业培育出优秀的员工。
【关键词】职业素养;训练;汽修基础工量具
我国现代教育中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但是近几年,中职学生的就业情况并不是很理想,中央教科所对我国的许多企事业单位调查研究后证实,现代企业和市场选择人才时看中的不只是学生拥有的证书,他们更看重其个人基本素质、基本职业技能及职业精神三大方面,即较高的职业素养。
我校作为中职院校,培养的目标绝大部分是直接进入企业,因此,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是我们的职责。汽修专业作为我校国家级重点专业,培养符合汽修企业有工要求的人才是我校教学的主要目标。本文立足于实际教学,以作者本人所教的汽修基础工量具课为试点,将汽车维修行业对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融入与日常课堂中,通过一定的方法加以训练,从而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学生和企业员工。
1.汽车维修行业对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
近几年,因为汽车维修从业人员素质不高而引起的事故纠纷频频发生,究其原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最关键的还在行汽车维修行业人员的职业素养较低。所谓的职业素养,是一个很大概念,概括的说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思想(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四个方面。
根据汽车维修行业的特点以及近几年走访用人单位调查他们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综合发现汽车维修行业对该专业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1遵守汽修职业纪律规范
汽修职业纪律规范是指在从事汽修职业的人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它包括劳动纪律、组织纪律、群众纪律等基本纪律要求及一些特殊纪律要求。简而言之,即必须遵守企业及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如不迟到早退、上班期间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等。在学校课堂中,与之相对应的,可以指为遵守课堂纪律、课堂常规等。
1.2拥有汽修职业责任
汽修职业责任是指汽修从业人员在其一定职业活动中所承担的特定的职责,它包括应该做的工作和应该承担的义务。换言之,即必须有责任心,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并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勇于承担。
1.3具备汽修职业能力
汽修职业能力是指人们从事汽修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包括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对于中职学生而言,他们应该具备一般职业能力指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受挫能力等;专业能力,要求拥有一定汽修技术,能够胜任普通汽修工的技能;职业综合能力,要求具备一定的跨职业的专业能力,如有一定的计算机及英语基础、能够准备自我评价能和接受他人评价的承受力等。
1.4懂得汽修職业自律
自律是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 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在此要求学生懂得汽修职业自律,即要求他们在从事汽修工作过程中,懂得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诚实守信,踏实干活,规范作业,不放纵个人行为。
2.汽修工量具课堂组织训练四法
良好的职业素养不是一下子就能养成,而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课堂。作为中职汽修专业学生,在他们的学课中,汽修专业课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而汽修基础工量具课是他们入校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虽然我们的学生已经十七八岁,有许多的性格特点已无法改造,但毕竟他们还是学生,对职业素养还比较陌生,因此,从他们入校开始就进行训练,为良好的职业素养的形成打下基础。
根据汽修基础工量具课的特点,汽修职业素养的培养主要通过以下四法的训练:
2.1课前5分钟训练
我们的上课铃声有两次,第一次为预备铃,第二次为正式铃,两者间隔五分钟。利用这两次铃声,在第一次铃响时,由小组长负责整队检查课堂常规中所要求的准备好的事项,例如上课前穿戴好工作服;带上一支笔、一本课堂笔记、一本书;整齐快速在实训室前排好队伍。每一节课开始前都必须如此,特别在上第一堂课时和第一个月期间内,每一名学生都要求做到位,对未能做到的学生进行必要的惩罚,当然前提条件是学生都能够做到这一些。
课前5分钟训练,虽然看上去只训练了一些门面功夫,但实际上通过这五分钟准备一方面使学生加强学生的纪律意识,学会遵守制度;另一方面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及自律性,不以自我为中心,能够约束自己做好相应的事。
2.2口令训练
在汽修专业课教学中,实操是必须的教学内容,而其操作中规范性往往是最难传授于学生,或是教师最难管理的环节,也是作为课堂常规的重点内容之一。因此,在学生初次接触汽修专业课时,开展口令化训练。口令训练,即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口令进行操作。例如在汽修基础工量具课中的一些口令:在自己工位上时有准备、开始等站姿及操作姿势训练;集合时有集合、回位等排序训练。
这些口令,看似简单,实则用意匪浅。汽修专业的学生全部是为男生,他们的行为举止往往非常松散,规范性意识非常薄弱,而汽修行业却又是对规范化要求极高的职业。通过口令训练,一方面使课堂组织管理更加有序,另一方面,在这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团队规范化的必要性,从而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3常规训练
课堂常规是作为一名学生必须要遵守的规章制度,汽修基础工量具课堂上,根据课程特点,其课堂常规训练内容有以下三方面:
2.3.1工单训练
在基础工量具课的每一个项目内容中,学生都会有一张工艺单,在这张工艺单中主要包含了这一项目所需学习的内容以及学生该掌握的知识。工单训练,即要求学生必须做好工单上每一项内容,待一个项目结束后进行批改。该训练的关键点在于工单的制定,必须包罗万象,要把一些知识点及注意事项都有序地综合起来。 2.3.2包干责任制训练
汽修基础工量具因为其教学特点,每一位学生都拥自己一个工位,因此,在课堂中实训包干责任制训练——即要求每一位学生都有其固定的工位,并且随时随地负责管理好与自己工位相关的一切事宜,主要包括必须在自己工位上操作、自己工位的所有物品必须整齐规范、自己工位范围内的物品不受到破坏、自己工位上发生的事情自己负责等。
汽修专业学生虽然以男生为全体,但现在的学生其责任意识已经越来越淡薄,一点点小事都会找许多借口来推托自己的责任。通过包干责任制训练,每一次课堂中都使学生感受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责任心。
2.3.3工量具管理训练
在我们的课堂中往往会出现临近下课时,学生迫不及待的想下课而将工量具乱丢乱放;或是因为兴奋练习,对工量具胡乱敲打致使其损坏等等不良现象。这些都反映出学生缺乏爱心,没有集体责任感,而这些却是作为汽修员工必备的职业素养。工量具管理训练,是根据工量具课的特点,每一名学生上课中都会有一套自己的工量具,作为学校的公共财产,要求每一名学生必须爱护这些工量具,并对工量具管理制定規矩,任何时刻都做到有借有还,并始终保持它们合理的归置状态。
工量具管理训练,有两个难点,一是坚持,二是有序。坚持,即要求学生每一次都能做到做好,但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讲,很难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有序,即要求学生每次领取与归还时都遵守一定的秩序,男生往往耐心不足,特别在临近下课过程中很难。因此这里需要老师毫不松卸的实施工量具管理制度,既在耐心与毅力上培养了学生,更在爱心与集体责任感上锻炼了他们。
2.4课后训练
课堂包括课前、课中、课后,课后训练可以使课堂效果更加完善。课后训练内容主要有三方面:
2.4.1工单改正制
当一个项目结束后,该项目的作业工单也当即完成。工单改正制,就是要求学生工单完成后当场进行批改,一般以自评、互评、师评三种形式综合而成,通过当场反馈信息使学生及时补充完善并加以反思,从而培养学生学会接受批评、学会总结评论,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
2.4.2卫生责任制
一个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工作效率,时刻保持工场环境干净整洁也是必不可少的。卫生责任制训练,是指在每一次课堂结束后,由相应的学生负责工场的清洁整理,从而保证整体环境的优良,并促进学生的责任意识。由于一直以来学生在班级中都有卫生打扫习惯,因此这一项训练难度较低,只需持之以衡即可,但要注意的是,工场卫生打扫的一些注意事项,防火防油。
2.4.3课后练习制
作为一名学生或员工,必须有很强的学习意识,而学习不能仅停留在课堂上。课后练习制训练,即指在每一项目结束后,制定一份延伸课外的练习卷,保证学生的后续学习。该项训练的关键之一是练习卷的制定,练习卷必须有一定的层次感、一定的发散性学习力度,旨在使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培养;另一关键点即在于执行力度及方法,教师必须每次都要求学生做到位,奖优惩差,实施的方法可以是多样化,可以个人练习,也可以团队练习,也可以寻找外援,如网络和其他老师等。
通过有效的课后练习制训练,最终使学生掌握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从而在走向职业生涯时,拥有自我学习能力,拥有完善的职业素养。
3.总结
优秀的士兵是训练出来的,优秀的运动员是训练出来,同时,一名优秀的学生或企业员工也是可以训练出来的。说不如做,训练的目的不止于让他知道,而是让他去做。让我们期待高素质的汽修职业者在训练中产生吧! [科]
【参考文献】
[1]吴钰乾.现代汽修职业道德[J].汽车维修技师,2011,(5).
[2]刘志雄著.优秀是训练出来的[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
【关键词】职业素养;训练;汽修基础工量具
我国现代教育中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但是近几年,中职学生的就业情况并不是很理想,中央教科所对我国的许多企事业单位调查研究后证实,现代企业和市场选择人才时看中的不只是学生拥有的证书,他们更看重其个人基本素质、基本职业技能及职业精神三大方面,即较高的职业素养。
我校作为中职院校,培养的目标绝大部分是直接进入企业,因此,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是我们的职责。汽修专业作为我校国家级重点专业,培养符合汽修企业有工要求的人才是我校教学的主要目标。本文立足于实际教学,以作者本人所教的汽修基础工量具课为试点,将汽车维修行业对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融入与日常课堂中,通过一定的方法加以训练,从而培养出更加优秀的学生和企业员工。
1.汽车维修行业对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
近几年,因为汽车维修从业人员素质不高而引起的事故纠纷频频发生,究其原因可以说是多方面的,最关键的还在行汽车维修行业人员的职业素养较低。所谓的职业素养,是一个很大概念,概括的说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思想(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四个方面。
根据汽车维修行业的特点以及近几年走访用人单位调查他们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综合发现汽车维修行业对该专业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1遵守汽修职业纪律规范
汽修职业纪律规范是指在从事汽修职业的人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它包括劳动纪律、组织纪律、群众纪律等基本纪律要求及一些特殊纪律要求。简而言之,即必须遵守企业及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如不迟到早退、上班期间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等。在学校课堂中,与之相对应的,可以指为遵守课堂纪律、课堂常规等。
1.2拥有汽修职业责任
汽修职业责任是指汽修从业人员在其一定职业活动中所承担的特定的职责,它包括应该做的工作和应该承担的义务。换言之,即必须有责任心,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并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勇于承担。
1.3具备汽修职业能力
汽修职业能力是指人们从事汽修职业的多种能力的综合,包括一般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对于中职学生而言,他们应该具备一般职业能力指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受挫能力等;专业能力,要求拥有一定汽修技术,能够胜任普通汽修工的技能;职业综合能力,要求具备一定的跨职业的专业能力,如有一定的计算机及英语基础、能够准备自我评价能和接受他人评价的承受力等。
1.4懂得汽修職业自律
自律是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 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在此要求学生懂得汽修职业自律,即要求他们在从事汽修工作过程中,懂得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诚实守信,踏实干活,规范作业,不放纵个人行为。
2.汽修工量具课堂组织训练四法
良好的职业素养不是一下子就能养成,而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课堂。作为中职汽修专业学生,在他们的学课中,汽修专业课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而汽修基础工量具课是他们入校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虽然我们的学生已经十七八岁,有许多的性格特点已无法改造,但毕竟他们还是学生,对职业素养还比较陌生,因此,从他们入校开始就进行训练,为良好的职业素养的形成打下基础。
根据汽修基础工量具课的特点,汽修职业素养的培养主要通过以下四法的训练:
2.1课前5分钟训练
我们的上课铃声有两次,第一次为预备铃,第二次为正式铃,两者间隔五分钟。利用这两次铃声,在第一次铃响时,由小组长负责整队检查课堂常规中所要求的准备好的事项,例如上课前穿戴好工作服;带上一支笔、一本课堂笔记、一本书;整齐快速在实训室前排好队伍。每一节课开始前都必须如此,特别在上第一堂课时和第一个月期间内,每一名学生都要求做到位,对未能做到的学生进行必要的惩罚,当然前提条件是学生都能够做到这一些。
课前5分钟训练,虽然看上去只训练了一些门面功夫,但实际上通过这五分钟准备一方面使学生加强学生的纪律意识,学会遵守制度;另一方面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及自律性,不以自我为中心,能够约束自己做好相应的事。
2.2口令训练
在汽修专业课教学中,实操是必须的教学内容,而其操作中规范性往往是最难传授于学生,或是教师最难管理的环节,也是作为课堂常规的重点内容之一。因此,在学生初次接触汽修专业课时,开展口令化训练。口令训练,即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口令进行操作。例如在汽修基础工量具课中的一些口令:在自己工位上时有准备、开始等站姿及操作姿势训练;集合时有集合、回位等排序训练。
这些口令,看似简单,实则用意匪浅。汽修专业的学生全部是为男生,他们的行为举止往往非常松散,规范性意识非常薄弱,而汽修行业却又是对规范化要求极高的职业。通过口令训练,一方面使课堂组织管理更加有序,另一方面,在这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团队规范化的必要性,从而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3常规训练
课堂常规是作为一名学生必须要遵守的规章制度,汽修基础工量具课堂上,根据课程特点,其课堂常规训练内容有以下三方面:
2.3.1工单训练
在基础工量具课的每一个项目内容中,学生都会有一张工艺单,在这张工艺单中主要包含了这一项目所需学习的内容以及学生该掌握的知识。工单训练,即要求学生必须做好工单上每一项内容,待一个项目结束后进行批改。该训练的关键点在于工单的制定,必须包罗万象,要把一些知识点及注意事项都有序地综合起来。 2.3.2包干责任制训练
汽修基础工量具因为其教学特点,每一位学生都拥自己一个工位,因此,在课堂中实训包干责任制训练——即要求每一位学生都有其固定的工位,并且随时随地负责管理好与自己工位相关的一切事宜,主要包括必须在自己工位上操作、自己工位的所有物品必须整齐规范、自己工位范围内的物品不受到破坏、自己工位上发生的事情自己负责等。
汽修专业学生虽然以男生为全体,但现在的学生其责任意识已经越来越淡薄,一点点小事都会找许多借口来推托自己的责任。通过包干责任制训练,每一次课堂中都使学生感受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责任心。
2.3.3工量具管理训练
在我们的课堂中往往会出现临近下课时,学生迫不及待的想下课而将工量具乱丢乱放;或是因为兴奋练习,对工量具胡乱敲打致使其损坏等等不良现象。这些都反映出学生缺乏爱心,没有集体责任感,而这些却是作为汽修员工必备的职业素养。工量具管理训练,是根据工量具课的特点,每一名学生上课中都会有一套自己的工量具,作为学校的公共财产,要求每一名学生必须爱护这些工量具,并对工量具管理制定規矩,任何时刻都做到有借有还,并始终保持它们合理的归置状态。
工量具管理训练,有两个难点,一是坚持,二是有序。坚持,即要求学生每一次都能做到做好,但对于绝大部分学生来讲,很难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有序,即要求学生每次领取与归还时都遵守一定的秩序,男生往往耐心不足,特别在临近下课过程中很难。因此这里需要老师毫不松卸的实施工量具管理制度,既在耐心与毅力上培养了学生,更在爱心与集体责任感上锻炼了他们。
2.4课后训练
课堂包括课前、课中、课后,课后训练可以使课堂效果更加完善。课后训练内容主要有三方面:
2.4.1工单改正制
当一个项目结束后,该项目的作业工单也当即完成。工单改正制,就是要求学生工单完成后当场进行批改,一般以自评、互评、师评三种形式综合而成,通过当场反馈信息使学生及时补充完善并加以反思,从而培养学生学会接受批评、学会总结评论,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
2.4.2卫生责任制
一个良好的环境可以促进工作效率,时刻保持工场环境干净整洁也是必不可少的。卫生责任制训练,是指在每一次课堂结束后,由相应的学生负责工场的清洁整理,从而保证整体环境的优良,并促进学生的责任意识。由于一直以来学生在班级中都有卫生打扫习惯,因此这一项训练难度较低,只需持之以衡即可,但要注意的是,工场卫生打扫的一些注意事项,防火防油。
2.4.3课后练习制
作为一名学生或员工,必须有很强的学习意识,而学习不能仅停留在课堂上。课后练习制训练,即指在每一项目结束后,制定一份延伸课外的练习卷,保证学生的后续学习。该项训练的关键之一是练习卷的制定,练习卷必须有一定的层次感、一定的发散性学习力度,旨在使学生综合学习能力培养;另一关键点即在于执行力度及方法,教师必须每次都要求学生做到位,奖优惩差,实施的方法可以是多样化,可以个人练习,也可以团队练习,也可以寻找外援,如网络和其他老师等。
通过有效的课后练习制训练,最终使学生掌握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从而在走向职业生涯时,拥有自我学习能力,拥有完善的职业素养。
3.总结
优秀的士兵是训练出来的,优秀的运动员是训练出来,同时,一名优秀的学生或企业员工也是可以训练出来的。说不如做,训练的目的不止于让他知道,而是让他去做。让我们期待高素质的汽修职业者在训练中产生吧! [科]
【参考文献】
[1]吴钰乾.现代汽修职业道德[J].汽车维修技师,2011,(5).
[2]刘志雄著.优秀是训练出来的[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