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第一课时说课设计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m66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学化学的一种重要工具,对整个中学化学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我把这节课内容设计成两课时。本课时,重点讲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如果仅仅是向以往那样详细介绍周期表的横行,纵行,很容易是学生产生枯燥感,而且课后的遗忘率特别高,为此,在本课时加进了有关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及元素周期表的编制的史料,就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向其揭示其中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使其受到多方面的教育。
  (二)学情分析
  在初中化学和化学必修1中曾经出现过元素周期表,但学生对元素周期表的认识只是停留在简单的了解和应用上(如查寻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在学习中较多是用机械记忆的方法,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刻,易遗忘,同时这部分内容又比较枯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引导学生从方法的高度来重新审视这一内容应成为教学设计的关键。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编排意图及学生的特点拟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认识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周期、族等概念。
  (2)使学生理解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并能运用原子结构理论解释这些递变规律。
  (3)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史并进行科学思想与方法教育。
  过程与方法:
  通过亲自制作元素周期表,认识其结构,学会通过表格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抽象归纳及演绎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意义,认识事物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通过引导和探究,引领学生追求科学美,形成科学的价值观,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三、教学重点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的性质,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原子结构的关系。
  
  五、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没有采用先由教师给出元素周期表,而侧重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通过启发、诱导、阅读、讨论、探究、练习。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效果。
  
  六、学法指导
  
  我们常说“授人与鱼,不如授之与渔”。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分析猜想法,自主探究法,归纳小结法。
  
  七、教学过程
  
  课前先让将学生分成10组,每组学生需制作一套20张等大的硬纸卡,并将1-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和相对原子质量写在20张硬纸卡上。
  1、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将1-20号元素的卡片按照你自己选定的规律摆放在桌面上。
  2、新课展开
  由于学生心中依据的规律不一样,其摆放方式各有不同。可能有的摆成“一字长龙”;有的摆两行:1-2,3-10,11-18,19-20……。
  在讨论设计阶段结束后,可由每组选派一名同学介绍他们的设计方案,同时要引导其他同学要注意分析,他们的设计方案是否合理。
  通过互相交流讨论,发现摆成四行:1-2,3-10,11-18,19-20。最能反映元素原子结构的特点,每行,电子层数相同;每列,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接着介绍元素周期表的发现史,从而让学生初步认识了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1)、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将电子层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
  (2)、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个别例外)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
  3.板书设计(略)
  
  八、收获与反思
  
  我觉得这堂课较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改新理念,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自主探究,教师的作用是引导者、促进者,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催化剂,并且充分运用化学史资源,了解伟人的发展史,让学生体念讲故事的乐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写实小说的创作队伍中,池莉无疑是影响范围最大,创作实绩最突出的作者之一。对庸常人生的客观书写,生活流式的叙事结构,平民本位的价值取向,成为表征池莉新写实小说的主要特点。  关键词:新写实小说 池莉 生活流 平民本位   继寻根小说和先锋小说之后,新写实小说成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初影响较大的文艺思潮和蔚为壮观的创作潮流。池莉无疑是其中影响范围最大,创作实绩最突出的作者之一
【摘要】思想品德课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讲授或讨论有关知识,而是要落实到学生的道德实践,要引发学生的道德实践、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以建构主义、情境教学的理论为依据,在实际的品德教学中,开展有效的品德教学,巧妙创设问题情境,活动情境和生活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道德需要,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全面、和谐发展。  【关键词】品德课;情境创设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就是在一定的情境进
【摘要】树立威信是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直接决定着整个班级的班风和学风。为此本文对树立班主任的威信进行了探讨。首先对班主任的威信进行了诠释,接着对班主任威信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如何发挥班主任的影响力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威信 心理健康    一、关于班主任的威信    威信是一种心理现象。班主任的威信是指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性和可信赖度,这实际上就是学生对班主任
【摘要】兴趣培养是一种运用教育、心理学原理进行教学的一种原则,在当今素质教育中显得尤为重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是传播知识的需要,也是改变教与学的双边关系,实施物理学科现代教学的需要。培养兴趣应以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学生心理特征为依据,本文从融洽的师生关系、有趣的实验课、有效的课堂提问来论述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关键词】兴趣培养;师生关系;实验;课堂提问    教育心理学原理表明
【摘要】课堂永远是个未知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经常会有意想不到的事发生,或是一个错误,或是一段困惑。为此,教师常常会变得束手无策,甚至想简单地、“跳跃式”地绕过这块“绊脚石”。其实,数学课堂中的“错误”是极好的课程资源,及时而机智地捕捉形形色色的“错误”并进行开发和利用,将会给课堂教学带来蓬勃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错误”资源; 突破难点; 创新思维    “没有问题的课堂才是问题最大的课堂。
【摘要】1942年至1943年宋美龄访美是其外交生涯的巅峰,对抗战时期中美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宋美龄一生的荣辱兴衰都与美国有着密切的联系,少年留学美国,熟悉美国文化;多次出访美国,产生重要影响;晚年隐居美国,不问政治。总结和梳理宋美龄一生与美国的恩恩怨怨对“宋美龄”人物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美关系 宋美龄 蒋介石 中国抗战  “情感与权力携手叱咤乱世风云,美丽与哀愁相伴演绎百年风流”
朗读,是一种眼、耳、口、脑并用的阅读活动,通过视觉器官、听觉器官的共同参与,将无声的书面文字言转换为有声语言,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有利于更加真切地感受作品,领略作品的精妙之处,以声传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是一种经常而重要的语言训练。《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的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朗读训练的重要作用  积累语
【摘要】数学素养属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综合性思维形式,它具有概念化、抽象化、模式化的认识特征。良好的数学修养是人的一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未来社会里,没有相当的数学知识,就是没有文化,就是“文盲”。 良好的数学修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自然,了解世界,适应生活;它可以促进我们有条理的思考,有效的表达与交流,运用数学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它可以发展我们的主动性、责任感和自信心,培养我们实事求是的科学
【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某一化学概念之前,头脑里对此并非一片空白,他们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而在传统的化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往往无视学生头脑中的前概念。本文着重从学生前概念的成因、特点以及对化学学习的影响出发,对中学化学概念教学中的“概念转变”策略作了初步地探讨。  【关键词】前概念 概念转变 概念教学 同化 随即通达教学    1、问题的提出  化学概念是有关物质组成、结构、性质
【摘要】本文通过对初中英语教学任务中常见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进一步分析课堂教学中如何激起学生的兴趣,如何正确教会学生发音以及课堂教学教学优化等。旨在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兴趣;发音;语言关;教学优化    初中阶段是每个学生人生成长中语言培养与驯化最重要的时期,特别是英语能力的培养与驯化。同时在中国部分地区,初中阶段还是英语起步入门的时期,如何正确引导学生入门与能力